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 中学生文学 > 文学新蕾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崔冬炎:我想成为净化心灵的天使 2015-12-31 16:41:27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文学网

 

 

小作家崔冬炎特辑

 

 

﹥﹥个人简介

崔冬炎,199911月出生,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学生。曾荣获全校十佳少年、优秀干部、金星少年、全面发展星等诸多荣誉,被评为全市优秀学生干部。已在报刊发表作品5篇。获全国、省、市各项文学写作竞赛奖励十余次。20157月在第八届“文心雕龙杯”校园文学写作大赛中被评为“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

﹥﹥写作感言

我喜欢笔墨在纸上飞扬的倩影,喜欢思想随心所欲地在笔下迸发。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没有因为任何人而改变过想法。我想听到的声音,不是教我发财,也不是教我成名,只是几个简单的祝福,祝我正直、聪明,祝我活在某种文明之中。这便是文学最初带给我的感觉,它使我摆脱纯粹的物质欲望,将我引上一条净化心灵的路。而我,也想成为一名能净化心灵的天使,这,就是我为什么想成为作家的原因。

 

 

日思归

 

□ 崔冬炎(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

 

一个人的家乡到底在哪里?

前些日子,住惯了城里的爷爷奶奶突然张罗着要回老家住,家里人都不同意。老家远在乡下,久无人居,回去后也无人照料,很是不便。可爷爷依旧决定回去,他说:“人老了,总是要回去的。”

不只是他们,老家中留守的那些老人,他们的子女也大都不在身边,孤身一人住在老屋,像村前扎了根的老槐树,走不了,也不想走,只是静静地待着,看着车辆急驶过后的尘土,在时间的年轮上刻下“匆匆”二字。诚然,时间会使一个人成长,会使一棵树粗壮,但他们都会老去,就像一句虔诚的禅语——叶落归根。

中国人自古便有着独特的恋乡情怀。一个人,无论是外出求学也好,在外经商发财也罢,总是免不得要回乡看看,寄托情思;若是回不去,怕也少不得梦里百转千回,泪湿枕巾。

乡愁不比其他惆怅,它总是细水长流,先在你心中埋下一个种子,也不必生长,只需扎根,渗透到你的身心,等到你远离家乡之时,它便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一下又一下地戳着你的五脏六腑,或许不会深入骨髓,却不曾断绝,让你欲罢不能。就像檐台滴落的水花,一下又一下地砸在你的心上,砸成一个印记,不灭不褪。

记得韦庄曾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少时的我们在外游历,尚不知人间冷暖,只是紧紧地攥着手中的青春四处闯荡。可时光易逝,当我们再无力去挥霍时光、尽知人心险恶后,又怎会不怀念家乡那片温暖的土地?儿时的玩伴,童年的生活,淳朴的民风,或许才是我们所最为牵挂的吧。

走西口的路太长,黄沙漫漫,小妹妹的歌声还在耳畔萦绕,又怎么不让哥哥牵肠挂肚。外面的世界虽好,可终不如家乡那片沃土来得亲切,来得温暖,令人思归。

本以为终究明白了爷爷的心意,可又不禁因母亲的话陷入更深的思考。母亲说:“老家有什么好待的,还是不如在城市里的好。”

是啊,只闻君子思乡断肠,怎不见君子常回乡看看?只怕这回乡,却也只是匆匆一瞥,即日便踏上征程,远赴他乡。更有甚者,怕是连看一眼都不曾想过吧?可堪回首,当年为何要离,离了,便是再也回不去了。游子的游,怕也是有着这一层苦楚和凄迷,隔着那一层淡淡的却又浓浓的烟雾,拨不开,却又斩不断。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愁思悠远,愁的不是回不去,而是不能回。难怪人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又能回去做什么呢,你的乡音已全消,你的鬓角已花白,你走到地里,再无儿时的那片高粱地,也没有童年的玩伴与你斗草取乐,你是不能做什么的。你只好围着村子转上一圈,不禁哑然:儿时与伙伴同行游玩,走了一天也不曾窥见村子的一角,可现在,怎就不经意间转完了?不是村子小了,而是你老了。这里已不再令你心安,吾心安处是吾乡,你还回去做什么呢,相见不如怀念,只想低头思故乡,却也不再想,也不敢再回去看看了。似余秋雨所说:“乡愁成了一个结,一场劫,任古往今来,无人能解。”你只能带着这个结,去到万里之外,奔赴那场情劫,断肠而又不归。

鸟儿仍在枝头叫嚣,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又是一声声:“不如归去。”

 

地图·中国

 

□ 崔冬炎(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题记

  

 

在我的卧室里有一幅中国地图,占据了大半面墙,与我那狭挤的房间实不相称。我曾在地图上标标点点,圈圈记记,别人问我缘由,我回答这是我去过和喜欢的地方。无人再加以追问。可其中深长的意蕴,只有我一人知晓。

圈的地方我确实是喜欢的,我总会在闲暇时将目光投向那里,去回味,去思索。那个漫天雪花的哈尔滨,是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刺骨侵肤,是凿开松花江的冰层跃入冰水中的冬泳勇士,是夜晚梦幻般的五彩冰灯。冀中平原的武强,拥有历史文化颇久的博物馆,是昔日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五千年孕育的血肉。新疆腹地,是呜呜鸣笛的列车声。西藏雪域,是布达拉宫前飘扬的经蟠。地图之美,不只是表面之广。

我看那地图上一横一点的国界线,勾勒出960亿平方千米的中国。横,那么苍劲;点,那么雄厚;似我少年中国,傲然挺立。燕山下,长城的标记连亘千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当时的国防,已令世人皆惧;阴山营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军士之势,所向披靡;天山附近,虽烽火渐遥云渐远,可神威依旧镇边关。地图上的山,每一道,皆是国之屏障。

曲曲折折的长江黄河,在地图上贯穿东西。黄河咆哮,抗洪救灾之时,无数优秀子女不畏艰险,奔赴前线;长江浩荡,三峡西电东输工程,世界闻名,无数百姓因此受益。北至长江三角洲,南到珠江三角洲,无论是上海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还是深圳蛇口的微缩世界,都曾在我脑海中播映;东海防空识别区,群岛得以保护,此日漫天俱欢颜,有此足以壮海威。地图上的水,每一浪,皆耀中华之光。

我看着地图上的中国,思绪不禁飘到远方。仿佛看到长白山下,中朝交界之处,我军战士严阵以待;酒泉发射中心,一颗颗人造卫星直冲云霄;曾母暗沙,现代化的军舰队护海巡航;帕米尔高原风雪中的战士毅然挺立。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无一处不彰我邦之威,不显我国之强。

地图上的中国,豪气冲天;中国的国防,前途似海。愿梁启超的呐喊尚未息声: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上一篇:任婧雯:全身心融入文字中
下一篇:李欣悦:在写作中找到自我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