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司高丽, 1998年7月出生。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河南省文明学生。在多家报刊发表习作10余篇。曾获郑州市中小学作文大赛一等奖。2015年7月在第十三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荣誉称号。
﹥﹥写作感言
一直向往这样的场景:雪夜里蓑舟上的拥炉独酌,竹林中幽篁里的划然长啸,山巅处云海中的吟咏放歌,草原上穹庐下的策马奔驰。时光打马而过,这些或温暖或孤绝或从容或洒脱的情景渐渐驻进了我心里,此般韵味也在不知不觉间流转于我笔下。如果生与死、自由与束缚、永恒与刹那是文学的永恒命题,那么我永远也不能对此免疫。只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永远相依相伴那天地间最瑰丽的景、人世间最温暖的情。
﹥﹥作品选萃
且听风吟
张潮有这么一段文字:“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能在平平常常有时甚至艰险重重的生活中活出这般诗意淋漓的味道,确是令人赞叹。几米有这么一幅画,画中的女孩站在嶙峋的峭壁上,咫尺之外即是悬崖,然而女孩不忧不惧,轻轻踮起脚尖,迎风而立,侧耳谛听风的清啸,清风徐徐,衣裙飘飘。
人生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三界不安,犹如火宅。面对人生中的丛丛荆棘、万丈深渊,更有几人还能从容地体味生活,以诗的心境倾听风吟?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以他一贯的优雅打动了我。作为一个“参加葬礼的名人”,川端康成经历了数场生死永诀,然而面对残酷现实的捉弄,他仍能以他明澈的眼眸,欣赏生活中最细微又最动人的美。在命运的锻造下,他看到的不是黑夜、离别,他所注意的是诗意的时光、飞鸟和女孩修长的眉宇。
出身于医科,还曾从事过工商管理,作为麦肯锡的合伙人,冯唐大概算得上是世俗眼中的成功者了。然而身处热闹的都市,甚至喧嚣的名利场,他不甘于金钱的满溢、物质的充实。他追求的是那一缕清风,是那于世俗中荡涤心灵的清泉,少了那悬崖听风的从容与诗意,便也少了他“捡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的恬淡自然。
作为智力的残疾者,她生活的艰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她似乎早已被世界抛弃,注定活在痛苦与折磨之中:先天的疾病,爱情的枯涸,家庭的缺失……然而在无尽的黑暗与挣扎之中,余秀华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希望,她所保有的是自由的灵魂。她在该掏出匕首时掏出花朵,在能申辩时保持沉默,始终怀抱着对世界永恒的爱,使她总能发现生活中被人遗落的诗。她在痛苦中写就的诗篇,化作袅袅春风,融释冰冻的心田。正如海子所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远方,亦是她心灵的寄托、生活的追求,不为名利所扰,不为病痛所扰,不为平庸所扰,始终在内心深深保留着一小片诗情的栖息之地,外物的好坏,早已置之度外,死生亦然。
然而如今的人们,恰恰是被那世俗的万般桎梏牵绊住了悠然的脚步,蒙蔽住了欣赏的眼睛,在物欲中浮沉。然而,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你所要做的,便是释放自己束缚住多年的口、眼、耳、鼻,去沐浴阳光,去触摸那雨露,去体味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正是有了且听风吟的心境,路遥面对一碗白水、一个馒头,也照样写出了《平凡的世界》;在漫步黄沙、水比油贵的撒哈拉大沙漠里,三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汪曾祺怀着稚子般的新奇,记录下身边的一草一木……
我不禁想起苏子的《记承天寺夜游》:竹不曾少,少的是品味修竹的眼睛;闲暇不曾少,少的是秉烛夜游的兴致;诗亦不曾少,少的是那颗在世俗挣扎中还能望月行歌的诗心。
活着之上,还有诗与远方。那不妨乘一叶小舟,在人生的激流中洒然前行,即便满天风雨,也可以欣赏沿途的红叶青山。
青山正妩媚,且住听风吟。
何谓科学
作为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以搞怪幽默赢得国人的注目。但若只看到了搞笑、娱乐,你的好奇心未免也消失在了浮华的城市、功利的社会中了。
当下,科学似乎已被量化为专利的申请、论文的发表,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似乎都已抛诸脑后。“科研”是什么,恐怕在社会上引起了质疑,影响了科学的形象。但菠萝科学奖还是给我们以触动,激发我们的科学信仰。科学,不仅仅是论文的发表、课题的提出。
梁启超先生曾言:中国学术界缺乏科学精神以致生出病症:一笼统,二武断,三虚伪,四因袭,五散失。发展到今天,愈演愈烈,科学要求我们用理智去判断事物,去研究诸如“一根棒棒糖能舔1000次”“蚊子为何不被雨滴砸死”的问题。
多年来,中国教育始终重教轻用,死板单一,这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素质的提高,更阻碍着中国科学之发展。菠萝科学奖启示我们重视怀疑与求实精神的培养,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的好奇心。任何科学都不能浮夸和虚假,敢于创新与敢于否定同样重要。无论菠萝科学奖令人多么捧腹,只要有理有据,同样值得尊重。
菠萝科学奖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为当今的科学正名,拒绝功利浮夸,追求最初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