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视野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诗歌何惧“等风来” 2015-04-03 11:04:42  发布者:素岚  来源:转自中国作家网

 

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往往也正是诗歌在公众中广泛流行的时期,亦是“跟风读者”与“跟风作者”大量涌现的时期

3月26日,在诗人海子逝世后的26年里,这一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诗歌的一个纪念日。实事求是地讲,人们对海子的纪念,并不仅仅因为海子的诗,也包含对 海子英年早逝的“诗性生命”本身的一种追索,或者说是消费。这种文本之外的“纪念”,引来“不纯粹”的质疑也不意外,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朋友圈一夜之间被海 子“刷屏”的时候,对于这种诗歌爆炸性传播的惊疑和担忧,也就自然而生了。我关注的是在这一系列富有争议性的举动背后,支撑着许多海子爱好者和诗歌爱好者 年复一年乐此不疲的原因是什么。

在更早一些时候,另一件与诗歌有关的事情,也曾突如其来地霸占过相当广阔的舆论空间——我说的正是余秀华。先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朋友圈爆红,然后是“脑瘫诗人”的标签备受争议,进而从文学现象上升为公共话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诗歌总成为爆点?

毫无疑问,在目前的文学版图中,诗歌的位置是相对边缘化的,无论是在文学范畴还是在市场范畴,诗歌都不是这个时代的宠儿。然而,诗歌却又频频出现舆论爆 点,成为产生全民化文学现象最多的一个文学体裁。似乎是诗歌界存在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炒作团队,将诗歌的大事小情都炒作成全民狂欢的舆论热点,甚至连当代诗 人在普罗大众眼中的形象,也变得语出惊人乃至歇斯底里起来。炒作团队应该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何诗歌事件总是呈现出一种“一点就着”的爆炸式传播?原因很简 单:因为大众对诗歌的需求实在是太强烈了。饥渴之下,一拥而上,如是而已。

海子的去世几乎可以作为当代诗歌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海子之 后,再没有能引起全民关注的诗人。这样说也许有人会不服气,并且列举出许多最近一二十年的优秀诗人,但文学影响力的范畴并不是由其核心读者决定的,而是由 其外沿决定的。“优秀作品”和“影响广泛”并不构成必然的关系。对于远离诗歌“圈”的普通读者,最近一二十年无疑是一个缺少诗歌的年代。这里面有许多的原 因,包括文学生态环境的改变、社会氛围的变化、作者群体的更迭,但如果说是因为“今天没有人读诗”,这样的说辞是立不住的。余秀华的被发现、海子的被纪 念,在传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普通读者”,他们当然不是少了诗歌就活不下去的“核心读者”,但他们毫无疑问是读诗的,是对诗歌有所期待的,更是不吝为诗 歌传播略尽绵力的。然而走近他们身边的诗歌并不多见,所以他们大多数时候表现得似乎与诗歌绝缘,只能在余秀华这样的新人出现时一拥而上,或者日复一日地咀 嚼那些“过气”的诗人。

这样的读者,我们很难说他们是“忠诚的”“可敬的”“伟大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平凡的读者,一个文学体裁的兴盛,一定是无从谈起的;而动辄将这些读者斥为“跟风”,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赌气说法。

很多人说,当下是最缺乏诗性的时代。然而换一个角度,当下也是最渴求诗性的时代。各种诗歌衍生而出的流行文化虽然冲淡了诗歌的内核,但也拓展了诗歌的外 沿;在充斥着标准化效率化消费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渴求反而更加热烈。因此,对于诗歌和诗人而言,这可能也是最好的时代,从海子到 余秀华,包含的一个事实便是,20余年来,且不谈“伟大诗人”,产生“现象级诗人”的土壤始终是存在的。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眼下诗歌的 问题——如果承认确实有“问题”存在的话——并不是公众“诗意”的匮乏,而恰恰是“诗”本身的匮乏,更准确地讲是“公众之诗”的匮乏。读者或者从海子“如 何死去”体会人生与理想,或者从余秀华“如何生活”感悟现实与温度,这些具有时代性和普遍共性的情感,在经常标榜“诗歌是私人化体验”的当下,显得尤为珍 贵。各花入各眼,如果确实是以“私人化诗歌”为追求的,自然不必对这种“流行”“跟风”大惊小怪,无非是一般读者的自由选择。更何况,纵观中国乃至世界诗 歌发展史,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往往也正是诗歌在公众中广泛流行的时期,亦是“跟风读者”与“跟风作者”大量涌现的时期。可见诗歌并不是像“文章憎命达”一 样,天然地拒绝流行与大众化。如果时至今日,仍旧认定诗歌无法自己守住本心,非得在社会的冷遇和边缘化中才能“保持自我”,那实在是小看了今日的诗歌和诗 人们。

因此,面对公众对诗歌的“跟风”时,也不妨偶尔放下沉重的戒备心,和千千万万不太懂文艺又需要文艺的普通人一起,放松心情,等“风”来。   

上一篇:刘庆邦:情感之美
下一篇:读经典,收获的是“种子”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