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课堂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重视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5-09-17 16:57:01  发布者:唐正立  来源:本站

山东省莒县第一实验小学  齐兆生

 

曾经听到过的这样一个教学故事:一位外国教育专家来到中国的一所学校考察时,听了一节课,课的执教者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上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算是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课上到临结束时,老师问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都明白了,没有问题了!

按理说,这算得上是一堂优质课了,起码中国学者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当问及那位外国教育专家时,这位外国朋友却连连摇头,嘴里不停地“NONO……”问其原因的时候,他说:“课上得那样流利,教师把课都上得没有问题了,这还算是一堂好课吗?”言外之意,课堂教学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就是说,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来,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才是一堂好课。外国教育专家对这堂课的评价,不能不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是片面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整体性,忽视了课堂的真实性,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性,最终导致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淡漠。

的确,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往往都是教师主宰着课堂,首先,课堂上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出来的,而不是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后发现提出来的,所以,有一些“问题”又往往脱离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习惯于“去问题教学安全模式”,即使有问题,更多的也是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学生用不着思考便可回答。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本得不到提高,也就谈不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说,课堂上,让学生自觉地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去探究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生成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自主感悟,还是合作学习,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成效如何,“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问题”不断,探究就不会停,假如没有“问题”了,学习也就结束了。难怪北京市特级教师顾德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课文讲完了,学生愿意把课文再看一遍,你就是好老师。”可见,学生之所以再看课文,那是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有疑问而没有解决的缘故。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重视课堂中的“问题”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学生异质性的解读是形成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为课堂上话语的霸权者,学生只能充当着配角或旁观者的角色,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对学习内容难以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的认识。事实上,每个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需要,都有自己的个性体验,都有自己的独特感悟,都有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因此,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以增强他们的探究的信心和提问勇气,这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基础。

特级老师支玉恒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当同学们在深情地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互相泼水祝福的场面的过程中,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问:“老师,现在,我们都提倡节约用水,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这不是在浪费水吗?”

看的出,由于学生经常听到节约用水的宣传,所以才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说明学生还不了解泼水节的文化内涵。不管怎么说,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大加赞赏,接着,他又让同学们再读课文后思考:“同学们,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这天大家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这“水”到底暗含着什么情感呢?”

不一会儿,学生陆续举手讲出了自己对“水”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大家都明确了“水”确实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应该节约的,但是它在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中还有另一种文化内涵,就是它代表尊重、友爱和祝福,所以,傣族人民喜欢用“水”表达着自己美好的情感,可见,泼水也只是象征性罢了,因为这样爱水的民族能不节约水吗?

二、教师理性化的设疑是诱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动力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难以达到对文本内容深透的理解,有时是由于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所以便“生成”了“疑”,可见,这“疑”是思维的起点,是解决问题开始。学生也有无疑的时候,此时,教师应理性化地设疑,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释疑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生成阅读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设疑可以学生对问题额探究。

如《一夜的工作》表达了对周总理无限热爱和崇敬的感情,其中结尾处有这样两句话:“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和“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这两句话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的思想感情,如何利用这一情感源叩开学生的情感之门,使学生产生热爱周总理的情感体验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自由读了课文后面的两段文字后,我又让学生把上面的两句话画下来。接着,我问: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都认为意思一样。因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相同,句中的“新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指同一个国家,所以,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无限热爱之情。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不使句子重复而变换说法罢了。

至此,学生似乎觉得问题已经解决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时也正是教师设疑的好机会,于是,我是这样进行设疑引导的:

师:这两句话中的“新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作者分别对说话时讲出来的?

学生这时恍然大悟,脑海里又荡起了阵阵涟漪,开始从相同之处寻找不同点了。

学生通过讨论认为:作者在这里强调“新中国”,目的是做纵向比较,即同“旧中国”进行比较。因为作者也是过来的人了,他曾经耳闻目睹了旧中国反动权贵们的所作所为,他们当官不是为了老百姓谋福利,而是为了自己享尽荣华富贵;而眼前的周总理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日夜操劳,劳苦地工作,生活又是如此简朴,这样的品质,旧中国的反动权贵能与之相比吗?

师:对,这是第一句话的意思。那么,第二句话又该怎样理解呢?

生:作者在这里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目的是做横向比较,即同“外国”进行对比。因为作者此时总觉得只让自己甚至全中国人民知道周总理的高尚品质还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还应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周总理是怎样的一个人。因此,作者自豪地说:“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意思是说你们国家的总理能做得到吗?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为有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自豪。

师:对,问题就在这里。所以说,这两个句子虽然都表达了作者热爱总理的思想感情,但由于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就不完全一样,后者比前者在程度上更重了一些,更能表达出自己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可见,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有疑而问,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学生无疑时设疑,同一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课堂生态化的构建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构建,以体现生态型的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成为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价值构建的过程。可见,生态化的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当我在引导学生讨论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奶奶出现了时,一位女同学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妈妈是最疼爱自己的女儿的,而课文中为什么说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亲人呢?那妈妈哪里去了呢?问题的提出,确实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课文对“妈妈”的描写很少,只是在课文开始部分“小女孩穿着妈妈的拖鞋”时出现了一次,所以,我的教学预案中根本没有考虑“妈妈”的问题。说实在的,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可能会认为学生刁钻,现成的问题不去讨论,为什么去胡思乱想呢?但在新课改的今天,学生提出了异质性的问题,便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了。于是,我接着这位同学的话题说:是啊,难道“妈妈”不疼爱自己的女儿吗?那“妈妈”又哪里去了呢?

接下来,就出现了同学们纷纷替小女孩找“妈妈”的情景,其积极性确实也出乎了我的预料。

1:我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可能外出给富人家打工而没有回家吧,所以看不到妈妈了。

2:那么,妈妈外出打工就不疼爱自己的女儿了?

3:我认为,小女孩的妈妈也许是病死或饿死了,所以就不能疼爱自己的女儿了。

4:这个说法虽有些有道理,但是,妈妈死前不疼爱自己的女儿吗?

5:对。应该交代清楚妈妈是在什么时间死的。我认为是在小女孩还不懂事的时候死的。

6:(受到上述启发后)小女孩刚出生不久,由于家庭贫穷,致使妈妈营养不良而生了病,但又没有钱医治,不久,便死去了,只留下一双拖鞋,小女孩穿着它上街卖火柴。小女孩也只好由奶奶抚养了,所以,小女孩也就只记得奶奶了,因此也就觉得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了。

7:(又做了更生动的想象)小女孩的家庭本来就很贫穷,爸爸又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气,最后把家当都输光了。因此,脾气也越来越坏,经常拿妻子出气,大打出手,结果,小女孩的妈妈由于受不了这样的虐待而被迫撇下刚刚懂事的女儿远走他乡了,只给女儿留下一双拖鞋,至今仍下落不明,太可怜了。小女孩也只好由奶奶来照管了,过了几年,奶奶也由于贫穷和饥饿而离开了人间。在以后的日子里,爸爸的脾气更坏了,这不还在家里等着女儿卖火柴赚来的钱去买酒喝呢!谁会知道,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就这样被冻死在街头呢!这个黑暗的社会真是太可恶了!

可见,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按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教师从生态课堂的角度出发,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了学生个性化生成,使学生的问题变成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其实,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答如流的“精彩”的课堂,并不是真实的。如果真有这样的课堂,那只能说明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浅显,有可能只是在知识的浅层面上进行,没有触及到知识的内涵深处。再说,问题是教学存在的前提,一旦没有了问题,自然就没有教师“教”的必要了,也就没有学生“学”的必要了。所以说,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地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原载《莒州教苑》2015年9月刊

上一篇:首届全国“文学课堂”展评示范课研讨(视频)
下一篇:陈永睿:山青楼朱浪花白,多彩世界动地来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