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阿房宫赋》。临近结束了,我出了一道小练习,要求学生拟写一副对联,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表达学了本文的感思。
本来,我没打算真的要学生去做这道练习。因为我知道,这练习说是“小练习”,其实不小,学生要做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拟写出对联,需要学生多高的语文素养啊,我们的学生能够拟写吗?即使我,也是拟写不好啊;就对联的形式而言,我最多只注意到对仗,平仄相合是难以吃准的。所以,我本来的做法是:练习照出,但答案直接展示出来吧。
不料,有个学生阴阳怪气地说:“老师,你给我三分钟时间,我给你一副精妙对联。”既然他这么说了,我怎能够灭了他创作对联的热情呢?于是,我顺势要学生尝试着拟写吧。
这当中,我对对联做了些简说,提示他们,上下联内容上要有所联系,字数相等,结构相应,词性相对;至于平仄嘛,从宽处理。
三五分钟之后,一位学生首先宣读了他的大作。果真,如我所料,如他所言——“献丑”,写得很不咋样,引起了大家的哄笑。紧接着,另一位学生主动展示他的劳动成果。他写得也很不成功,甚至上下联字数都不等。不过,他们肯动脑筋,有勇气,这的确是不错的。
就在此时,我突然灵光一闪:既然对联这么难写,我为什么不降低难度呢?我为什么一定要求学生完完整整地写一副呢?我完全可以提供上联,让学生写出下联啊,这样处理,学生不是很容易有了成就感了吗?于是,我即刻调整思路,说:“这样吧,我来出个上联,大家来对个下联吧。”出的上联是“阿房一宫建”。奇了怪了,后排以那个最先发话的学生为首的一帮男生几乎异口同声:“秦朝两代灭!”这样的下联蛮好的啊,但是我还是说道:“将‘灭’字改一下。”那个学生大声道:“亡!”学生大笑。我知道学生笑的含义,无非是“亡”与“灭”同义,将“灭”改成“亡”换汤不换药。其实,这一换,换得极有道理。我便又跟学生讲了对联的另外一点常识:上联尾字当为仄声(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四声),下联尾字当为平声(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一、二声)。我肯定了大家对出的下联和那位同学的修改,然后展示出我准备的完整对联:“阿房一宫建;秦朝两世亡。”
我一共准备了三副对联,另外两副对联文字长,难以再像第一副对联那样处理了,只好直接展示出来给学生看了:“阿房宫雄伟富丽终化土;秦王朝骄奢淫逸致亡国”“秦帝国一座宫楚人一炬化焦土;杜牧之一篇赋悲叹一声警后人。”
回想起上面所言教学的处理,自感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既然预想到题目有不小的难度,为什么还要出这么难的练习呢?
既然预想到题目有不小的难度,我为什么不想着降低难度呢?
因为有很大的难度,我便欲直接提供答案,这不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吗?既然出了练习,让学生体悟咀嚼,不是更好吗?
追求目标过高,方法不当,再精心的设计也是白搭,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一位高明的教师,不仅预想到题目的难度,更应该灵活处理,巧妙地降低难度。总之,语文老师一定要经常站在一个学生的位置来思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适度铺路搭桥架梯子,降低难度,细化指导,从而达到教学上的高效。
上一篇:李镇西的民主课堂
下一篇: 张衡:谁解其中味 ——《林黛玉进贾府》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