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课堂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李镇西的民主课堂 2015-01-21 17:20:08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4.5 作者:李炳亭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 )

 

李镇西“民主课堂”的“代表课”是《春之怀古》。

依然是“不讲”,放手让学生围绕着导学稿“自学”,现在李镇西的导学案又多了一个突出的特色,即“学法指导”。

 

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我能够和你们一起来阅读欣赏一篇散文《春之怀古》。

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读一篇文章的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是不是至少应该分四个步骤:

首先,要把文章读一遍,或者朗读,或者默读,总之至少要读一遍,能够多读几遍当然更好。

其次,要扫除字词障碍,在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太熟悉的字或词,那就要动手翻工具书查一查,把字音弄准,意思弄懂。

前面两个环节做好之后,再仔细读,目的是感受文章的妙处,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语句,或者说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将这些部分勾画出来,想想:好在什么地方?你有什么联想?如果可能,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从文章中提出问题:不懂的地方,迷惑的地方,甚至怀疑是作者写错了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自己思考,或与同学讨论碰撞。

这四个步骤,简称为“朗读”“除障”“欣赏”“质疑”。还可以俗称为“读一读”“查一查”“划一划”“问一问”。

我们学《春之怀古》就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好吗?

 

李镇西的新型课堂有四个步骤,即“读一读、查一查、划一划、问一问”。

在课堂现场,学生们学得积极主动,课堂动静相宜,小组对抗热烈生动,课堂生成丰富精彩。李小萌同学说,李校长的课总是让我们忘了时间,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看过李镇西这节课的人,评价都基本一致,这样的课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节课堪称李镇西践行新课堂模式的最佳课例。

当年李镇西是靠“民主与教育”起家的,可以说,民主是李镇西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概括李镇西的“不讲”的课堂,如果忽视了其“民主”显然会失去其精髓。

李镇西的民主课堂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核心是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灵魂是民主。民主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体现在每一天的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变革课堂师生关系,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

这与他实践了多年的民主教育思想一脉相承。他在其博士论文《民主与教育》中曾阐释过这样的观点: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民主看做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即认为民主不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这种内在的修养体现于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相信人性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相信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是能够和睦相处能够真诚合作的。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李镇西把落实这一民主思想的课堂称作“民主课堂”。武侯实验中学对民主课堂做了这样的解读。民主课堂就是充满民主教育理念的课堂,它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能力与潜力的无限信任,意味着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与个性,意味着在师生是在探求知识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朋友,意味着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意味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民主课堂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是以师生积极交流对话生成为主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幸福与人性光芒的课堂。

民主课堂在借鉴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确立的基本模式是“导学案”加“小组合作”。“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民主课堂实施的有效载体,或者通俗地说,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习的“指南”。而“小组合作”是学生学习的形式,是民主课堂实施的有效方式,是学生依据“导学案”所采取的行动。

根据这个模式,每一位老师都开始上“探索课”,课后以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讨论总结。在李镇西“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行政干部也积极上研究课,李镇西也率先垂范带头上研究课。一个学期以来,每周每个学科都有半天的校内研究课,每次都有一位老师上研究课,然后,根据学校的《评价量表》展开研究与探讨。

 

(摘自《特级教师李镇西:为何从“讲”到“不讲”》)

上一篇:用比对法教《孔乙己》
下一篇:为学生铺路搭桥架梯子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