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课堂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互动引得“活水”来 2015-01-06 16:22:05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4.2 作者:河北石家庄十七中语文教师 郭洪杰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特别是阅读。它培养的是学生的五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其中第五种能力是新课标新加的一项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互动教学,切实发挥互动的有效性?朱熹有这样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在互动中培育出的学生阅读时的文本意识。

在互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小组讨论的热闹场景,即生生互动,但教师面对学生的答非所问,常常苦不堪言,慨叹学生答题不着调,殊不知,是老师的引导出了偏差。我曾经在指导学生阅读《总想为你唱支歌》一文时对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些尝试。

下面是该文的开头和结尾: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成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啊,总想为你唱支歌。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

上课之前,展开的是教师与文本对话,即认真解读文本,分析行文脉络。

这篇文章题目是《总想为你唱支歌》,“你”指代的是大西北,“唱支歌”的意思就是歌颂、赞美。“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啊,总想为你唱支歌”一句,是作者感情基调的主旋律,为大西北唱赞歌,为黄土地唱赞歌,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归结点。抓住了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写作的主旨,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课堂上,充分展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展开。我让学生讨论:本篇写了大西北的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作家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大家从文章里找出这样的片段加以分析:

 

夕阳里的左公柳被大漠的风沙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民勤县的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车,在泥沙上躜躜走着;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荒漠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

    

同学们悟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通常不是直露的,而是蕴含在写景、状物或叙事当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心灵有感于人、事、物或某种情境,叙事状物以表达心意、抒发情怀,这就有了散文的审美。这里的景和物寄托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是景和情的统一。

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而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也同时进行着。

老师启发大家:读完本文,你读懂了什么?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也是这样吧?于是,文眼很快被大家认定: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啊,总想为你唱支歌!

 

四、对话中师生共同探究

对话中,一些重要问题在师生共同探究中迎刃而解。

问题之一: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第一小问要求回答两个形象的特点,考查的是学生的概况能力,但这种概括不能想当然,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在这节阅读课上,学生有了文本意识,自然会找到这样的词句:“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找出里面的关键词句,答案自然就有了,那就是: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对于第二小问,从上面的分析过程中非常容易得出这个问题的解读。那就是: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问题之二:解释“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和“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通过回归文本,解读这两句话可谓易如反掌。    

显而易见,“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蕴含的意思是: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地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而“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一句,显然是运用对比手法,歌颂大西北的粗犷坚韧。两相比较,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问题之三: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对文本解析中大家发现:“仿佛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等比喻,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写死亡的胡杨秫挺立了身子不肯倒下、枯枝败草的尸体等,都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宁死不屈、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令人震撼;胡杨林和枯枝败草两相对比,把胡杨林顽强的毅力更加突显在读者的面前。归结起来,答案如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问题之四: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戈壁石是美丽的:“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 戈壁石是诱人的:“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这何尝不是大西北的美丽、诱人呢?“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 戈壁石的呼唤不就是大西北的呼唤吗?于是我们可以这样归纳: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可谓实现了多重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介质互动。这堂课,因为学习目的明确,又遵从了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通过互动沟通,兴趣引导,课堂实现了高效,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但是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靠的就是学生的阅读、感受、体味、提炼、总结,没有文本意识,离开文本依据,就没有源头活水,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可能有清晰的思路,也就无法达到清如许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钱建江:用文学教育寻回自己的精神家园
下一篇:原野里荡漾起诗意的绿波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