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怀古/《屈原投江》石咏
汨罗江畔兮,风萧萧。 大夫悲愤兮,思如潮。
环顾忍抛兮,橘林泪。 反身投向兮,大江涛。
吾乘龙舟兮,越千载, 追寻大夫兮,水已遥。
怅抛香粽兮,随江远, 空唤大夫兮,朝天嗷!
忆秦娥 · 端午祭屈原
江溪咽,* 江峰对捧江前月。 江前月, 曾悲君去, 忍瞰君别!
幽兰愤断昭高节,《离骚》尚在音容绝。音容绝, 滔滔江水,大夫陵阙!
* 江溪者,指汨罗江和香溪也。汨罗江为屈原投江地,而香溪在屈原家乡。
念奴骄 · 东坡赤壁怀古
横波骤卷,浪追跳,千古风流遗迹。鸿雁南征鸣道是:又过东坡赤壁。峡气喧奔,碧流倒竖,疾溅千飞玦*。江山瑰伟,激人争作豪杰! 遥想苏子当年,黄州屈驻,壮志难平歇。独上赤矶抒浩荡,赋就惊天文阕。九百年终,我来凭吊,听继铜琶裂。扶翁同醉,今宵临壁江月。
*注:玦者,半圆环美玉饰物也!
《唐多令》 · 武昌蛇山南楼怀古
昔,宋词人刘过路过武昌,独上南楼,见江山之凄凉感国运之破败,遂作《唐多令》一首以发胸中之忧愁。该词为词咏武昌之千古第一力作。 今吾喜上南楼赏江城美景,面对武昌之壮丽,顿感江山之兴盛国运之昌隆,禁不住步过翁原玉而歌之,遂成《唐多令》新词一首,曰:
百厦矗芳洲,千轮涌浩流。赏风光旋上南楼。阁下车虹桥荡彩,龟蛇并,唱春秋。 黄鹤问云头:故人新到否?好江山尽扫凄愁。万里碧浆皆是酒,翁管醉,纵情游!
双调·折桂令 · 黄鹤楼怀古
巍巍天下著名楼,看遍千年,阅尽春秋。多少经历,江中丢作,史海沉钩。 日送高士迎泰斗,时留锦诗满墙头。穿史回眸,黄鹤银鸥:崔颢题诗,李白含愁!*
*李白登黄鹤楼,正要题诗,突见崔颢题诗。诗仙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无奈搁笔而去。但是李白心中还是放不下,遂到金陵登凤凰台另写一首试图超越崔颢黄鹤楼诗。尽管李白的凤凰台诗也是唐诗精品,但是历代评家皆认为其意境上尚未超过崔颢黄鹤楼诗。此乃李白之终生遗憾也!
江城子.黄鹤楼夏日登临怀古
一天飞霞一江风,莽桥彤,碧江空。古阁琴台,远隐月湖松。黄鹤南楼皆转遍,均不见,李崔翁。*1
当年崔颢疾题终,一诗雄,万诗躬。抱憾诗仙,搁笔叹朝东。登说唐人诗趣事,心醉醉,意憧憧......! *2 【旧韵】
* 注释同前首
七律 · 岳阳楼怀古
岳阳楼上拜文公,云梦潇潇烟雨胧。
浩浩洞庭波淼淼,葱葱君麓瑞融融。
凌霄锦句千秋颂,凭水宏篇万代崇。
遥看碧涛银浪里,君心涌荡我心冲!
注: 1洞庭湖古代称“云梦”。
2 高端:高尚端正之意
3“宏“——宏篇/锦句,指范仲淹《岳阳楼记》/ 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范仲淹,字希文,又称范文正公,故此处称文公
5 君麓:位于湖心的君山之麓 东麓有舜帝之二香妃墓,而今一扫哀愁,瑞气融融。
七古·马鞍山太白楼怀古
— 赏谢云章教授《参观马鞍山太白楼》有感
江水悠悠云悠悠,马鞍山前断魂流。
欲吊诗仙登何处?采石矶头太白楼。
五古·端午祭屈原
大夫可安好? 遥天问汨罗。
一枚相思粽, 双泪簌簌落!
曲·殿前欢·古琴台怀古
古琴台,古琴还奏古时怀:子期长逝伯牙嗳,琴断哀哀! 《高山流水》永徊,继曲抚琴深慨,祖辈情魂传代。千年到我,泪满双腮!
忆秦娥·新年琴台怀古
琴园曙,琴台高卧偎江浦。偎江浦,知音故事,绝戚荆楚! 高山流水琴声舞,樵夫高士连心愫。连心愫,千年悲诀*,我来怀古!
人月圆·蛇山怀古/吊民族英雄岳飞
铁骑烈马悲天吼,青史看英雄:执缰傲矗,睛光怒扫,万里飞濛*。 忠肝正气,滋丰华夏,九百年同。我今吊祭,心腾浩水,泪溅长风!
*飞濛:污染清空之阴霾浊雾。
注: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黄鹤楼下的鄂州(今武昌)屯兵镇守达7年之久。他3次北伐抗击金军,都以武昌作为基地。其所填《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即出自这一时期。
长相思·古琴台(怀古)
伯牙来,子期来,琴奏高山流水徊。相知在此台。
千年哀,万年哀,痛悼知音琴手呆。断琴痛满怀!
踏莎行·南楼吟(南楼怀古)
黄鹤楼高,南楼竞列,巍巍耸耸争奇绝。潇潇缈缈白云端*,楼台近水先得月。 刘过当年,登临赋阙*。拍栏叹尽千秋咽。我今亦在南楼歌,临江唱尽真豪杰!
南乡子·采石矶怀古(之一)
危壁矗江哀:百丈天矶殒伟才。千载悠悠思缈缈,
凭台。抱宇高吟唤李白!*
*采石矶顶上有一“联壁台”,传说诗仙李白醉酒捉月于联壁台边,不幸失足坠长江而死。
落花时 · 李白飞天(采石矶怀古之二)
泛舟赏月采石矶 ,醉借云披,飞临河汉观天绮。脚刚起,坠江溪!
千年扼腕诗仙去,旧景萋萋。清光空照矶台上,江抑抑*,水依依!
*抑抑(yiyi 去声):千年前江曾夺去李白生命,故有挫抑歉愧之状也!
浣溪沙·玉门关怀古
人雁穿空尽远方,一轮圆月送斜阳。古关大漠暮天长。
谁把阳关三叠起?千秋故事荡苍茫。一声羌笛气回肠!
注:
1 人雁:人字形雁群。
2《阳关三叠》是依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诗意所谱成的著名古代送别曲,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乃中华音乐之瑰宝。王维诗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忆秦娥 · 湘妃竹(九凝山怀古)
湘妃竹,湘妃泪点飞杆宿。飞杆宿,舜君憾逝,二妃
追哭! 呼天泪洒湿苍麓,哀君气绝投湘洑。投湘洑,
竹悲千古,缀斑苍绿! 【依入声韵】
*湘洑(fu阳平):湘江之大水蜗旋
* 这是一个凄楚的远古传说:传说娥皇、女英乃尧帝之女,舜帝之妻。舜帝到潇湘治水不幸逝世于苍梧九凝山。娥皇女英闻讯赶往九凝山,见舜帝墓而泪洒竹斑,悲痛难已,最后双双投入湘水而绝。
浣溪沙 · 汨罗橘(汨罗江怀古)/端午祭屈原
汨罗江头汨橘香,香飘千载诉柔肠:大夫让我候忠良!
汨罗深深归淼淼,大夫耿耿逝茫茫,幸留魂魄护华康!
浣溪沙 ·大漠听唱王昭君(青冢怀古)
塞上高风万里长,茫茫大漠接穹苍。葱葱青冢*沐斜阳。
“一划琵琶春水起,几枚金种麦原香。”歌翁唱毕月如霜。
*青冢:传说昭君墓四季总有青草覆盖,故别称青冢
王 昭 君 简 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晋朝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期宫女,汉朝皇帝为了边疆安定与匈奴和亲,命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单于。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民间传说昭君当年与单于走遍北边山山水水。昭君每到一处都给当地百姓带来福音: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出现了河流。昭君将从汉朝带来的小麦良种撒向原野,土地就变绿泛起麦香(事实上是昭君将当时汉朝先进的农耕文化带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社会)。
昭君死后,葬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郊大青山下,面对黄河。由于其墓常年会有青草覆盖,所以昭君墓又被人们称为“青冢”。 昭君为中国古代民族团结融合作出了卓越贡献。所以历史纪念她,人民纪念她。其传说一直传唱到今而不衰。
临江仙·中华名楼巡韵(三楼怀古)
越过青山翻绿水,漫游千古名楼。登高旋上竞风流。凭栏追赤玉,攀柱吊银钩*。 一曲琵琶心荡起,巡楼阅唱春秋。滕王黄鹤岳阳悠。王勃崔颢请,同上仲淹舟!*
*太阳和月亮
*王勃作《滕王阁赋》,崔颢作《黄鹤楼》诗,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他们及他们的作品都分别成为了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这中国三大历史名楼的人文名片。他们与三大名楼永存不朽!
五绝·古琴台怀古
鹦鹉号啼处,琴台空对人。
高山流水咏,一曲泪沾襟!
五绝 · 落日江边咏岳飞(黄鹤楼怀古)
青史爱国将,当年冤死囚。
满江红烈处,词响泪追流!
【新 韵】
南乡子·香溪怀古/ 昭君故乡吟
翠岸绿草长,香水一溪向碧江。昔日溪姑何处在?朔方,青冢*香魂诉夕阳。 溪养好姑娘,美过天仙侍汉皇,免战和亲荒漠赴,思乡,万梦魂归泪雨滂!
* 如今的湖北兴山县香溪是王昭君之故乡 * 呼和浩特昭君墓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南9公里的大黑河畔。是西汉王昭君(王嫱)的陵墓。亦称"青冢"。
卖花声·武汉盘龙城怀古
远古盘龙湾,浩大城环!何年何代考难谙*。岁月随风飘缈缈,遗址驳斑。 宏景已垣残,气宇仍端。三千五百岁不凡。美玉青铜遗我辈,谢祖荣颁!
*谙(an平声):知晓之意。盘龙城遗址的年代至今尚未准确定论,因为它有些类似于四川三星堆遗址:古代史书上没有关于它的信息记载。盘龙城遗址将武汉的城市历史扩展至距今至少3500年!
上一篇:陈奕纯:画眼中之景,写心中之情
下一篇:李西闽:写作是自我救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