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文学社团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浙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特辑:感悟生命意义,探寻文学源泉 2015-12-31 14:27:17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文学网

 

感悟生命意义,探寻文学源泉

——浙江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特辑

 

﹥﹥校长寄语

每个人的一生都富有诗意的情怀;每个人的心灵变化,都是一朵花蕊的绽放。用好文字,使心灵成长。细品生活的泉源,一切都在用心之中。用心感悟,才能体现生存环境的意义所在,坚持不懈地用心体会生命的语言文字,赋予人性思考的真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汤跃明   

﹥﹥社团素描

至源文学社成立于2011年11月。社名寓意为探寻文学创作之源。现有社员98名,指导教师有迟志强、章萍、张懿等。

社团长期开展文学创作讲座、校内作文比赛、户外文学采风、与其他高中和高等院校社团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出版有社刊《至源文学》、社报《源·音》。

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先后有800多人次在县市省、国家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奖或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

至源文学社先后被嘉善县教育局评为“嘉善县百佳学生社团”金奖第一名,社刊《至源文学》在嘉善县第一、二届学生文学社团优秀社报社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第二届《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评选中荣获“百强文学社”团体奖,并成为意林青少年作家培养基地,社刊《至源文学》同时荣获“全国优秀社刊”奖。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等单位授予“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团”“全国示范文学社团”称号,至源文学社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浙江省电视台,嘉兴市、县电视台及多家网络媒体曾多次对至源文学社进行报道。

 

﹥﹥活动剪影

 

初冬游太湖,取得真经回

□ 章萍(浙江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指导教师)

 

2014年12月7日,初冬,微冷。至源文学社在指导老师迟志强、章萍的带领下,一行二十多人前往湖州师范学院,与文学院的太湖文学社进行交流。

湖州师范学院是浙江省内知名大学,此次高中文学社与大学文学社进行交流活动,在嘉善县所有的学校中还是第一次。湖州师范学院位于太湖之滨,故其文学社命名为太湖文学社。此次活动得以成行,还要特别感谢我社原社员陈了同学的牵线搭桥,她现在是这所学校的大学生,虽在大学,但心里也还想着高中母校文学社的发展,经由她的提议与联络,终促成这次活动。

上午九时,阳光刚好。太湖文学社社长莫一航同学率一众社员在学校门口欢迎我们的到来,参观校园之后,便带我们到了文学社的会议室。太湖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蒋瑞教授和一些社员也早早地在会议室等我们了。

首先太湖文学社莫社长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社团情况,重点讲了该社对古代诗词的研究,尤其是怎样填词,怎样学习写词。其社员还现场为我社社员填词作诗,他们的诗情才华,让我社社员大长见识。之后我社指导老师也介绍了至源文学社这几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对方也对至源文学社的迅速发展壮大表示敬佩。之后,蒋瑞教授从文学与人生、人性的角度给各位同学做了精彩的讲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让人受益匪浅。同时,我社社员还就文学创作中遇见的一些难题,积极地向蒋瑞教授请教,蒋教授一一给予热情的解答。最后,双方交换社刊,签订合作协议书,湖州师范学院太湖文学社将进一步帮助、支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的发展。

此次大学之行,同学们收获甚多,同时也看到了与大学文学社团的差距,但这也更加激励了同学们学习的信心与勇气。用更好的文章、更专注的研究角度来提升社团的实力!

 

 

﹥﹥社员秀场

老 墙

□ 郁雨萍(浙江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 

 

这是一面老墙,它伫立在这里,少说也有近二十个年头了。

斑驳的墙面,暗淡的颜色。不高大,甚至不坚固,有些松散。风一吹,就颤颤巍巍的。

这一方土地,没有娇贵的花朵,只有零星散落的几点不知名野花陪伴着,也不曾有活泼轻盈的鸟儿在此筑巢。它渴望风儿带来几粒种子,或者有几只普通的麻雀在自己身上停留栖息,好歹为这一片荒芜能带来些许生气。

它一直是羡慕着的。左邻右舍都各有风光。一边是历史底蕴丰厚的古墙,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另一边是流光溢彩的现代化玻璃墙,每天都有许多职业白领走进走出。可它有什么呢?它什么也没有!没有时光的沉淀与历史的汇聚,也没有外表的华丽与目光的簇拥。竖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显得如此尴尬。邻居时常会蔑视和嘲笑它,它涨红了脸,却沉默着不说话,也没什么好争辩的,毕竟它没有资本。时间久了,它就被遗忘了,于是就愈加冷清。它学会了叹气,叹得面前的梧桐树叶纷纷扬扬地掉下来。

一年四季,它最害怕的是冬天。原本就荒凉的这里,花儿枯萎了,草死了,再没有任何的生物与它相依为命。它只能在寒冷的苍穹下,像受惊的小猫,蜷成一团,躲避着暴风雨,守着自己过冬。它耐得住孤单,却按捺不住一颗不安的心。

更大的苦难还在后头。对于大多数事物来说,下雪是美好的。可对于它,是噩梦的开始。雪花一点一点在墙顶上积压,它无暇欣赏,惊恐地伛偻着。经过一个晚上,雪在身上结成厚厚的痂——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有一只手紧紧地握住它的心脏,快要渗出血来,它无法呼吸,像一条被抛上炽热沙滩的鱼,几近窒息。它害怕终有一天会将自己单薄的身子压塌。

它坚韧着,等待春暖花开时。天气终于放晴,冰雪开始消融。负荷越来越轻,最终那层有着磨难印记的痂也被狠狠撕去,它咬牙没叫出声来,但留下了疼痛的泪水,顺着残缺的身体淌下。它知道,一年中的劫难过去了,还有新的生活以及并不光明的未来等着它。

老墙依旧在这一片土地上守望,静候属于自己的将来,等待未知的命运,或腾达,或默默无闻,抑或被拆除,消失于尘世。

 

(指导老师:迟志强)  

 

追 悟

□ 刘子威(浙江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

 

喧腾的海浪,拍击着海岸山脉。一段段旅途,抚慰疲乏。

温软的阳光,柔和着书页清风。一本本文集,释开焦灼。

每至假期,我便极力从父母那争取,争取一段亲近自然的小小旅程。

总觉得这世界上,山是最沉稳的,也是最显岁月的。他深深地停留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经历着远远多于人一生的风雨。独特的丛林沟壑、峭壁悬崖,是他磨砺后展现给人们的绝美姿态。那么人生呢?是否也应该像山那样寻一片土地,淡雅地生活;怀一个切实的理想,不怕挫折地追求?

伫立,又见到山那边的海,那宽容、亲切的海。看潮起潮落,张开双臂,去获得只属于这颗脆弱心灵的那片宁静。打开许久以来都未曾解开的心结。观日出日落,去悟得时光的推移,可以让人对事物在对其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彻悟。海的洗礼,让我读懂释怀与从容。

山海漫旅,一种向前的、永不言弃的信念也便充溢于心。

平日,每每于书桌前,许久未读完的文字便似山海般唤我,于是,一种空虚和苦闷便攀上心头。

我,尽可能地留出那只属于自己的“空闲”,寻个清静之处,在晨曦中,或黄昏里,亦无计较自己到底在书中意境的何处,只要能够无所顾虑地读我爱的文字。

而尤爱散文!爱它优美而隽永,凝练且畅如涓涓清泉,缓缓而至。爱它细致而深邃,平淡且达似湍湍山涧,徐徐而来。唯美的意境,世事的体悟,让我的心随之而动,或探得世间百态,或寻回本真,或品悟人生真谛。

文字以它的灵动,警醒着来往烟波中忙碌的我们,或“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或在学习的竞争中受挫而疲惫。很多时候,与其沉浸于悲伤迷惘,不如多读些文字,也无妨出去走走。文字和自然,拥有特殊的力量,让人平静,泰然。我知晓,用平静而知足的心来对待生活,时光就可优雅,生命便会精彩。

于是,自会懂得“一蓑烟雨任平生”,自会寻到所向往的人生释然与心灵自在。

坚强和宁静的内心,需要自然的浸润;宽容和释然的胸怀,需要文字的依伴。

人生应是一场追悟,无拘束地追求,有岁月的感悟。

青葱的原野上,独自迎风奔跑,轻嗅文字的味道,尽享落日的感动,毫无保留地去爱那漫天的霞。

 

(指导老师:迟志强)  

 

秋 蝉

 

□ 邵顾盈(浙江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 

 

夏日的末端,天气这般浮躁,时阴时燥,伴着阵阵蝉鸣。

轻轻推开透明的窗,伸手接住那昨夜狂风暴雨吹落,今日伴着和风送至我手心的落叶,泥土的芳香还未透出,先嗅到雨水的清新。

天空依旧灰蒙,悬挂在头顶的倾盆大雨不知何时便会悄然落下,即使,也避不开耳畔那声声聒噪的蝉声。

静静凝视院落里那颗有些枯黄的树,我略犹豫,步入那一方小小的院中。

和煦的风突然变大了些。

接住从半空飞舞着落下的枯叶,意外地发现在那几抹枯黄中竟隐藏了一抹不属于这季节的墨色。

那是寒蝉,夏的精灵,秋的逝者。

捻起那小小的墨色,细察那一笔一画,惊讶地发现,这不为我熟知的生物,竟是这般完美。

夏初出生,只有短短数月的生命,对他而言,生命太过脆弱,不知道何时他就会悄然死去,他能做的,只是用他的生命去追求。追求生命的热情和激情。

天空突然放晴,风停雨散。

院中那棵小树上再次传来蝉鸣。转身,凝视那枝丫,我仿佛看见一抹浓重而富有生命力的墨色,在伸长喉咙,用力嘶吼,他们在歌唱,用短暂生命歌唱激情,不知疲倦地追求。

生命不止,鸣声不停,是他们对生命的诠释。从出生开始,他们的生命便进入了短暂的倒计时,从那时起,他们便开始唱起了一首兢兢业业的死亡之歌。

忽然想起夏季深夜里,那更具生命力的鸣叫,当时只觉得聒噪,现在想来却是那蝉在为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编织独特的乐章。他们追求生命,可那夜深人静时,只有自己品尝宁静与孤独;人们好梦正酣时,也只有自己品尝寂静与空荡。只是他们不甘沉沦于永恒的寂静,不甘于默无声息地逝去,而是用生命之火燃烧追求。

这就是秋蝉啊,那声声聒噪的蝉鸣本就是属于他们的生命乐章啊!

我淡淡地笑了,将手中的逝者归还于那诸多枯色之中,转身,步入屋中,再次执笔,继续我未完成的属于我的追求。我的身后是从未见过的美丽,金色的阳光照射在那枯绿的树上,折射出点点绚烂。原本的聒噪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动人悦耳的乐声,那是因追求而谱写的生命的乐章……

                                               (指导老师:章萍)  

 

追梦的老爸

 

□ 路心怡(浙江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

 

 

我的爸爸,今年47岁,比起以前可以抱起我、陪我玩的时候,他,老了,我,胖了。时间改变了很多,但却始终改变不了他是我的爸爸——一个追梦人。

我爸的梦该从一个烂俗的爱情故事说起。那时我爸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仅凭着一股冲劲和对我妈的爱,便当着我那严厉的外公的面说:“我一定会让你女儿过上好日子的。”这就是一切梦的伊始——为了好日子。从那之后,我爸已经追逐了近20年,并且一直一直都在追。

从一开始白手起家,借钱买了船靠运楼板赚钱,到卖掉了船,买了摩托,当了老板开始跑生意,再到现在有了汽车。我爸在追梦这条路上奔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却不是越来越轻松,他的每一步都如最初的那一步一样的艰辛。这些起起伏伏,花白了他的鬓角,在时间的罅隙之中他用他挺拔的身板和宽大的手为我和我妈撑起了一个温暖的空间,风霜雨雪全被他挡在他的背后。他早就完成了当年的梦想,但他依旧在追——更好、更好的日子。

他曾经因为生意的失败坐在客厅里整日整日地抽烟,在家几乎两个月没出门。我爸那只会在他吃饭、洗澡甚至睡觉都会响起的、让我恨得牙痒痒的手机在那段时间里显得特别安静。在那浊热厌腻的夏日午后,只有风扇的响声和散不去的烟味缠绕着我爸。我开始止不住地希望那只手机响起——我知道我爸是多么需要它的响起。

最后,手机没有给我爸带来任何希望。两个月的消沉随着夏天的暑气渐渐退散。既然没有人带给他希望,那他便自己去找寻。那年,我爸37岁。

用了7年,他已将曾经失败的影子轻扫干净,一切都是那样的顺风顺水。但是,我爸是一个追梦人,他不会只满足于驻足后一眼望尽的风景。他开始因为太过于平稳的日子而忧虑不堪。不安分的追梦人,又一次踏上了新征途。那年,我爸44岁。

一切的病痛终究都会过去,他依旧是一个已经完成少年梦却依旧在追梦的人。他说所谓生活,不是生下来、活下去就好。所以他一直都在为他的生活添置各种“梦”的色彩。

看着我妈一直保存到现在的一张我爸年轻的一寸照——瘦削、帅气、头发微卷,我想我外公一定猜不到这样一个小子竟然真的带给他的小女儿这般好的日子。

 

(指导老师:张懿)  

 

﹥﹥师墨留香

 

十 年

□ 迟志强(浙江省嘉善中学至源文学社指导教师)

离开故乡已经有十年了。生在塞北,工作在江南。我也像是候鸟一样,一两年回一次老家。每次都来去匆匆,带着兴奋回故乡,带着不舍回江南。

想家。想念在故乡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父母没有和我住在一起,而是留在他们最熟悉的那片黑土地上。那里有他们耕作了一辈子的、曾经喂养我长大的玉米地;那里有他们的至亲的兄弟姐妹;那里有他们熟悉的左邻右舍,有已经习惯了的每周去赶的集市。

我一直要父母来我定居的江南和我同住,以便尽我的孝心。十年了,他们只来过两次:一次是我刚刚结婚,一次是我有了儿子。但都是住了没有多久就回老家了,让他们多住一段日子,他们却说看到我工作得好、生活得幸福就够了。再说老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也住不习惯。其实我知道,来到我这里,他们是很不适应的。因为这里没有了他们以往那些熟悉的人事,虽然和我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离开了那片黑土地,就像丢了魂,让他们不自在,让他们孤独、寂寞。

十年了,时常怪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任性,一心想离开那片一到春天就会刮起遮天蔽日的沙尘暴的黑土地。一心只顾着自己的理想,去往梦中水乡。黑土地是逃离了,理想也实现了。可是,离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当初为什么就没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呢?

十年了,现在想想,自己的根在哪里?是在那片被自己抛弃的黑土地上吗?不,应该不是。根,其实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牵挂,哪里就是自己的天堂。用十年明白这个道理,你说,是不是有点晚呢?

今年,父亲的心脏病复发,他在老家,而我和他相隔几千里,只能干着急,却帮不上力。幸好,发现得及时,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然而这件事,更让我内心痛苦了好久,面对变故,有的只是无力感。

十年,我亏欠父母好多。希望接下来的几个十年,多想父母的幸福,多考虑父母的感受,拿出最大的诚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安度余生。你说,我还来得及吗?

 

(原载于《文学校园》2015)

上一篇:唐山一中唐风文学社特辑:万千气象,自在唐风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七中学馨荷文学社特辑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