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帆掠影,惊艳湘湖
——浙江省萧山中学红帆文学社特辑
﹥﹥校长寄语
我赞美红帆,始终秉持着自由不羁的精神,以无拘无束的个性、创新跳跃的灵魂、厚实的文化积淀书写着校园文学的奇幻之旅。掏出一腔的深情,怀揣着生命的欢喜,织成了绚丽的锦缎。一本本社刊映照着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品格、驰骋千里的抱负。愿这灿烂的荣光激励一代代的逐梦人,在校园文化的花海中采撷满怀的芬芳。
——孙戎
﹥﹥社团素描
浙江省萧山中学红帆文学社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历28年春秋。文学社以“红帆”命名,寄寓着学生的文学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执着追求,更喻示着美好的未来。现有社员100余人。28年来,文学社努力为学生营造展示文学才华的缤纷舞台,开辟放飞青春梦想的广阔天地。经常举办讲座、竞赛等生动丰富的文学活动,利用萧山、湘湖等地方文化资源开展采风活动,还积极参加多项作文大赛。现办有同名社报、社刊《红帆》,汇集社员佳作。
在长时期持之以恒的精心耕耘下,红帆文学社这片沃土硕果累累。大量的社员作品被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不少知名报刊如《中国校园文学》《语文报》《萌芽》《美文》《新作文》《作文报》《作文点评报》《语文新圊》《中学生天地》等都专版或专栏推介红帆文学社作品。社员在各项写作赛事中频频获奖,多人获得“文学之星”“希望之星”称号。文学社获得杭州市“最具实力社团”称号。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等举办的评选活动中,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由于校园文学方面的突出成果,学校被推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雨中游沈园,伞下品古韵
□俞祎(浙江省萧山中学红帆文学社社长)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位于浙江绍兴市区的沈园,因陆游唐婉一段凄美的爱情,两首千古流传的《钗头凤》闻名至今。作为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本是富商沈氏私家花园,宋时池台极盛,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尽是江南风光。红帆社员去时,正是初冬时节,虽不见苍翠绿色,然黄叶飘零,铺陈于地,又有细雨绵绵,却更感受到一份朦胧之美。我社社员沿着林中小径游览沈园景色,漫步园林间,似乎能跨越千年,感受那个年代陆游唐婉间的爱情。
离开沈园已是中午,下一站我们来到仓桥直街。仓桥直街位于越王城历史街区内,府山东侧,是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涵,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道,有“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之美名。我们一行人在那里领略古城风光,漫步在仓桥、龙门桥、凰仪桥等传统古老石板桥上,水城风光尽收眼底。河道两旁以水乡民居为主,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沿街多有摆着小摊售卖传统绍兴小吃的,也引得我们连连驻足品尝舌尖上的绍兴。
在仓桥直街度过美妙的三个小时后,我们驱车离开绍兴,回到萧山,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社员秀场
这是三月的萧中
□ 徐浩哲(浙江省萧山中学1614班)
这是三月的萧中
清晨的雾霾还没有真正散去
竹叶还留有枯黄
花儿们倒是开得及时
玉兰开了一路
红盈盈的那一棵在洁白堆里显得高贵
桃花等玉兰谢后也施施然开了起来
西伯利亚大楼在这片花海中灯火通明
细节决定成败在远处若隐若现
背后是一张张奋笔疾书的脸
高三的学子们在做最后的拼搏
乒乓球台上还是那么热闹
倒和那玉兰的架势有一拼
羽毛球馆紧闭着大门
跑道在大雨过后出奇的湿滑
只有建筑工人在做最后的修整
这岸柳树长出了新芽
叛逆的枝条掉进了夕阳里
对岸亭台楼阁依旧
这岸葡萄藤下学姐挺直腰板大声背书
对岸船夫孤独一人准备出航
图书馆前的猫是不怕人的
高傲地踱进尊师亭
小黑狗倒是有些胆小
总躲在草丛里偷偷看着你
电梯一般人是不能进的
隐形的写着几个大字
一切为学生的安全考虑
夜里的天空是红色的
周围的霓虹灯纷繁复杂
仿佛照亮了整个世界
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
只有车库的灯刺眼地照着人
这是三月的萧中
没有烟花
却有鲜花
一切都还没结束
一切又刚刚开始
不必着急
不必惶恐
努力吧,等待吧
不久以后便是阳光明媚时
爱上一匹野马的人
□金竹(浙江省萧山中学1504班)
有段时间,某选秀节目里的“你嘴角向下的时候很美……安河桥下清澈的水……”,唱红了一首《董小姐》,也成全了那个其貌不扬的宋冬野。
显然,歌词所唱的那位“董小姐”,绝非乖巧清丽的邻家小妹,而是另一类叛逆不羁的女孩子。她们会抽烟、喝酒,会出入夜场卖弄唇角戏谑的笑意,没准手臂上还缠绕着吓人的文身,耳垂上深深嵌着一整排耳洞。
每个人都喜欢甜甜软软的红豆西米捞,但世上最有蛊惑力的,永远是那些几滴便能染出一池血水的桃红烈酒。她们活得自我而纯粹,不为任何人改变,却能在别人的生命里煽起暗黑火焰,叫人余生沦陷。
难怪歌手唱到最后,只能无奈喟叹一句——“爱上一匹野马,而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是啊,多么可怜。
有的人心太小,小到只能塞得下油盐酱醋茶之类的家长里短、琐琐屑屑,哪里还腾得出一片毫无羁绊的广袤天地,供一匹野马驰骋?
于是只能远远看看,一脸的眷恋与不舍、心痛与无奈的模样。
一直到暮色四合,野鸽子纷纷扑棱着回树林。可惜那属于自己的马儿早已跑进别人的草原了,只得百般落寞地缓缓起身,在地平线上投影出长长的孤独。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嘴上一笔带过,心里却一直重复。
重复着什么呢?安妮宝贝说,你睡得太少了。你话太多了。因为你睡得太少了。
孤单的时候,就希望有人来倾听一整夜;倘若没有人,有酒也行的。毕竟人总有一天要习惯把心事一点点塞回心里去。况且,有些心事,就是无法说与别人听,宁愿让它酿在心里,渐渐变成酒,自己干一杯。
爱与持续性疼痛,生来便如影随形。
一时的不得志所带来的寂寞,再正常不过,然而长久的难以释怀,便是大可不必的。
这匹野马从你的生命中奔腾而过,激扬起千丈红尘,把你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得动荡不宁
——但你为何终究没有狠下心来,纵身一跃,拿生命作赌注去尝试征服它、驾驭它?
那只能说,你爱它,但爱得不够深。
你爱它,但不敢确信它值得你毫无保留地付出,值得你冒天下之大不韪拼死追求。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藏匿着一片草原吧。
它很自私,只肯在最恰当的时刻,为最合适的那匹马儿敞开怀抱。人的一辈子,仰慕过形形色色的野马,或缠绵,或狂放。可到最后却都放任它们奔驰进别人的草原,为什么?为什么!
只因你那颗心在战栗在犹豫——“再等等,这不是最好的马儿……”
好了,弄明白了,既然这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路,没有人曾逼你引诱你,又何必动不动就谴责命运不公,日日夜夜被束缚在浓稠化不开“失落感”中?
失去了一个董小姐,自然会有苏小姐、唐小姐、金小姐;错过了一匹看起来挺适合你的马,自然会有千千万万匹更优秀的,争先恐后呼啸过你的生命,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
总有一天,当你真正爱上一匹野马,一匹令你甘愿放弃尊严、自由、生命也要征服的马儿时,你就会相信——原来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这般辽阔的草原。
(作者曾被评为萧山区首届“校园文学之星”)
猗郁年华 (节选)
□叶思嘉(浙江省萧山中学1504班)
爷爷的名字中有个“竹”字,不知道是因为竹子才有了这个名字,还是因为名字才有了他竹子般的人生。
我仅仅知道爷爷是种竹子的,年轻时便种,从爷爷絮絮叨叨中的过去某个日子开始。那时的生活如同苦竹,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与诗词里那些高雅不沾边的。爷爷不是隐逸的名士、贤人,也没有什么值得时时挺直了脊梁骨的高傲,相反,他只是一介布衣,常常弯腰干活的农民,没有空闲也不会吟诗作对。
爷爷得弯腰挖竹笋,得浇水施肥,也得砍了竹子做些竹器。奶奶总说起爷爷挖的竹笋鲜嫩极了,也爱夸耀家里还留着的几把陈旧却依然结实的竹椅——“你爷爷做的竹椅是村里最结实的啊”。
弯着腰的爷爷直起腰来瘦瘦高高的,像竹子。做农民的爷爷却不是白丁,他能写一手瘦长的毛笔字,不算漂亮,却挺拔。爸爸小时就跟爷爷学过毛笔字,被爷爷的竹棍教育长大成人,也被穷困的爷爷硬供着读书,又送去当兵。现在,他虽不再用竹棍教育孩子,却也常说:“侬做人得正,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
爷爷的大半生全给了山坡上的那片竹林,直到那年村边的矮山为新造的公路让道,生生被挖掉了一半,他再也不用守着山上的竹林了。退休的爷爷却又在家里的花坛里种上了竹子,将山头的那抹绿搬回了家。爷爷依然天天早起,按时浇水施肥。
再后来,爷爷被检查出了胃癌,平静地做完了化疗,这几年他又开始打太极拳,对着竹子打,偶尔也会望着竹子出神。竹子碧绿而挺拔,像在被中国诗画里那样,似乎永远不会老去。我后来总也觉得,中国诗画里少了位“种竹人”,弯着腰,也直着腰,不会吟竹画竹,却像竹一样活着。
爷爷是爱竹子的,爱那些贫困、艰难的日子,年复一年的绿满山头,他沉默的青春在里边,他朴实的梦想大概也在里边。爷爷老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终有一天会成为历史。我们总以为老年人不过是桑榆之光,理无远照。然而他们却仍是茂盛的,即使在那一天到来时,也能告诉我们:竹,一生一花;生命,在终结处仍可燃烧。
自由与樊篱
□施舒雨(浙江省萧山中学1510班)
当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疯狂的时候,如果你还是清醒的,那么你就是最疯狂的人。人们用自己的疯狂修筑了一道樊篱,把异类隔绝在外,你能忍受这样的精神孤独吗?
游荡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精神旷野,你或许能获得自由,但同样必须接受惶惑,直到这样的无助把你击败,然后你自己跑进世俗的樊篱中去。这正如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所说的:“人们实际上不喜欢自由,如果真的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会不知所措。”国王到最后不也自己选择了疯狂么?他看见每一个国民都颠倒是非不分黑白,所有人的共识铸成了一道枷锁,拘束自己也压制别人,他不堪重负,用最后的“众乃欣然”宣告了一个悲剧的结束。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腐朽的时代里,人们都会愚弱而麻木,朝廷会腐败而无能,而臣子的振臂一呼往往只能换来“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下场,一切希望都只能被消灭在深渊之中;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时代在走向灭亡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拯救它——所有樊篱外的“异类”都被同化,时代的举手逼迫清醒的人饮下狂泉。
快逃进樊篱内吧,寻求安全的庇护所;投身于这一片浑浊,在晦暗之中沉寂。这才是对的,这才是芸芸众生该有的选择。
但我仍以一种狂热的崇拜感供奉着那些敢于在樊篱之外游走的狂人。
他们甘心把头颅伸进铡刀,用热血唤醒疯狂,或许这根本就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徒劳,但这样的血色让他们成为晦暗史书中的一笔丹砂,于千年之后,于后人口中,成为时代的脊梁。
如狂人尼采所说:“我的时间尚未来到,有些人将在死后诞生。”
所有敢于追求思想自由的人,敢于逃脱时代樊篱的人,要么成为疯子,要么成为传奇,那些成为传奇的人,终会在死后诞生,于其精神之旷野,于樊篱之外,开出不染淤泥的莲花。
为什么我们要逃离樊篱?因为时代的灰暗么?那么,当时代的樊篱是标准的正确的,是真与善,我们是否应该囿于樊篱之中?
我并不认可。人与人必定是不同的,有疯狂的也该有清醒的,有贪欲必有廉洁,有独裁也必有民主,正是有不同的感情与思想,才显得世界广大无边。樊篱总有边界,以一种“强壮”的思想去取代其他所有的思想,使“强壮”成为“道德”,这本身就是对自由的抹杀。而如果所有人都妥协,接受同一种思想的支配,没有人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敢做时代的先驱——他们的一切思想文化只能在樊篱中存活,随时代樊篱的消亡而死去,那么,没有文化典籍可以供后世研读,所有思想都无法被传承。
不管是对是错,至少他们敢于追求思想的自由,挣脱时代的枷锁,这本身就是一种隐者的气度和对思想的崇敬。
不管时代是怎么样的,就如有光的地方一定有暗一样,有暗的地方必定有光,当很多人都坚持一种标准的时候,请允许有人游离于标准之外,因为承认了暗的存在,才证明了光也存在。只有光影交错,才是纷繁人间。
总要有人在时代的樊篱之外放歌,总要有人敢于在樊篱之外坚守自由,有这样的挣扎、棱角,才有不同文化观点的碰撞,才有一个时代的先声。
自由,是所有时代先驱心头的热血,是文人心中的锦绣,是一切诗意的源泉。
自由是在樊篱之外,敢于独行。
上一篇:江苏省洪泽中学洪泽湖文学社
下一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王石中心校经典文学社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