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文学社团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福建漳州第一中学听潮文学社 2015-01-07 16:08:12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4.3

听心灵之音,逐文学之潮

 

——福建漳州第一中学听潮文学社

 

 

校长寄语

听心灵之音,逐文学之潮,颂校园之美,抒胸中之志。

——方跃飞

     

社团素描

几回潮头掀云起,敢为壮志搏浪时。百年老校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水仙芬芳,书香氤氲。听潮文学社初建于20世纪80年代,2004年重新组建,重新定位,以“听心灵之音,逐文学之潮”为宗旨,从此步入了新的时期。

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复刊的《听潮》,为广大学生提供发表和交流的平台,并出版合刊,收集学期内学生的考场优秀作文及竞赛作文。2012年110周年校庆之际,《听潮》改版为集新闻与副刊为一体的彩色校报《芝山钟声》。

近年来,在文学社的带动下,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项作文大赛,在“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文心雕龙杯”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比赛、复旦大学“博雅杯”征文以及福建省内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屡获佳绩。文学社先后被评为“全国50佳文学社” “全国中学示范文学社”,学校获得“全国校园文学优秀校”“全国写作教学示范单位”等荣誉。

 

我爱社团

 

一道绿色的心篱 

何纯洁福建漳州一中听潮文学社)

    

    还记得,当初毅然决然地向听潮文学社投入社申请书时,微微逸出一丝怎么也藏匿不住的雀跃。我知道,“人和心,必须有一样正在旅途中”。我该感谢老天,在文学社为我修筑一道无形的篱笆,藤蔓缠绕,跳跃着鲜活的绿,悠然中或能看到南山上盛开的野荆花,让我的心我的灵魂和我一起昂扬地扎根生长吧。

    入社那天,王老师直言不讳地笑说:“听潮文学社是学校最大的社团。”大家的优越自豪感油然而生,完全没料到他的下一句话:“但是,也是最穷的一个社团。”在大家爽朗的笑声中,我反而更有《陋室铭》那种念天地悠悠的感觉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壮哉!美哉!乐哉!而后,老师说将几本余下的校刊赠予我们,当是“礼轻情意重”!大家都诚惶诚恐地双手接过,此时只觉那是世间最贵重的礼物。

如愿以偿地进了编辑部,虽然不是想象中专心于默默码字的写手,但也心满意足地成了“我在现场”的一个小记者。拿着笔记本一本正经地采访同学,校运会、艺术节、慰问活动,欢乐地穿梭在人群中,蹦跶着记下那些精彩的画面。似乎,有什么在一点点地变了。好像不再像以前那样不会和文字以外的所有生物交谈了。同学曾说了一句:“哎呀,你在听潮真是如鱼得水啊!”妙哉,我惊叹于“如鱼得水”这个词竟将我入社后那种充实感描写得那么淋漓尽致。

想起那个温暖的小小说——鱼说:“你看不见我哭,因为我的眼泪在水里。”水说:“我看得见你哭,因为你一直在我心里。”

    我渐渐也谈笑在人群中,本来嘛,心篱不是囚牢,更不是桎梏。只是帮我挡住了世间过多的纷扰。心篱还在,仍有一方净土!

女中豪杰社长,才华横溢部长,还有我们的邻家姐姐责编……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文学梦聚集到了一起,到了听潮这一汪活水来了!

所有的文字,都会唱有回音的歌。所有的文字,都会作有故事的画。

我的文字,不过兴趣使然,心血来潮有时也信笔涂鸦,码些情到浓处时的文字。自叹无缘梦笔生花,只是满满地打好包裹,在文字的路上逡巡。有时也焚香夜诵唐诗宋词,在故纸堆里敲骨震髓。回头谢你赞我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记否,毛老师曾这么解读过校报《芝山钟声》的名字——初闻不觉有什么,然而越琢磨越有味道,越思索越有深意,恍若耳畔真有圈圈钟声环绕而上,萦绕耳旁。

在每天天空露出鱼肚白时,独坐于绿色的心篱之内,侧耳便能听到呼朋引伴而来的波浪声,还有远方古老的钟声。就这样吧,每天都惬意地听潮吧!

 

社员秀场

 

风波

许玮婧(福建漳州一中听潮文学社)

 

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在昏暗的路灯下,足尖一下下闷闷点着粗糙的水泥地,低头看着高大建筑在地上投下的模糊不清的轮廓,口齿不清哼着歌。

哼着哼着就哽咽了。

他不想回家。

他还是忘不了昨日的黄昏,落日在天边燃成了大片绮丽的晚霞,巷子尽头,那个男人狼狈地坐在破旧的砖瓦墙下。西装外套跌落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埃动作娴熟地把针筒扎入静脉,神情一下由痛苦变得轻松。

 

他走进门,悄悄地摸进父亲的房间。父亲睡得很熟,不时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小心地在暗中摸索,终于摸到了父亲的公文包。他轻轻打开,把手伸到公文包里摸索着他不希望找到的东西。随即,他的手指碰到了一个窸窣作响的包装袋,里面是一个管状的东西,旁边还有一个冰凉的玻璃瓶。

他摇了摇小瓶子,里面是液体。

他坐在地上,抱着公文包,听着父亲的鼾声,一动不动。公文包真凉。

 

父亲接到了电话,几乎是狂奔到学校的。

他和同学狠狠地打了一场,脸上全是斑驳的伤痕,脖子上还有几道青紫色的指痕。他仰头看着父亲,一脸淡漠。撕裂的衬衫张着大嘴讥讽地笑着。

父亲眉头紧锁,心疼地望着他。父亲脱下西装外套,里面的衬衫微微发皱了。他一手拿着西装,另一只手颤抖地伸向他:“痛吗?”

他用力地甩开父亲,用力地推开,人高马大的父亲竟踉跄了几步,脸上写满了惊讶。

他泪流满面却顾不得擦,浑身不住地颤抖,愤怒地向父亲咆哮:“我以为你做生意真的是为了照顾我和妈,是为了给妈治病,是为了我上费用昂贵的重点中学,没想到啊,本以为你早出晚归是因为公务繁忙,如今?原来你在干那些勾当!你把钱拿去干吗了?说啊!”

父亲嘴唇抖了抖,没有开口。他一把拉过父亲,猛地撕开制作精良的商务衬衫的袖子,他看到父亲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触目惊心。他突然笑了。

“哦,你把钱拿去干吗了?你吸毒啊。怪不得你越来越瘦,怪不得你有时一回家有时就鬼鬼祟祟地躲我!他们说得对,我是没爸,我也不想认你这个爸!妈的医药费是你吸干的,是你害死了妈!”

他声嘶力竭,一把夺过父亲的公文包,用力扯开,把里面的东西往外倒。白花花的合同和文件纷飞在办公室的半空,一只针筒和一个玻璃瓶掉了出来。瓶子碎了,里面的液体溅在一本摊开的病历本上。

他愣了一下,缓缓地俯身拾起碎瓶子,瓶子上的标签写着:止痛剂。方正的黑体字被药液无情地晕开。

摊开的病历本上,贴着的化验报告,写着“脊髓内肿瘤,恶性”,体检日期是母亲去世前的三个月。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惊愕,然后病历本湿了。不知道是流出的药,还是他流下的泪。

父亲的泪已决堤。手却无力地松开,西装外套跌落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埃。

他眼见着这个高大勤恳的男人,最疼爱他的父亲,在这样的一场风波过后,缓缓栽倒在地。

轰的一声,再也没有声息。

 

在一场风波过后,再也没有声息。

 

 

无题——《短歌行》写意

游谨维  漳州一中听潮文学社2015届社员(现居就读于英国伊钦中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长夜遥望,灯明火暖。铮铮琴声,悠悠相思。风卷长江,战火泯灭。荒岭盘蜒,战鼓犹存。邺郡之声,曹主狂野。铜台无影,美亦何怨。壮志依旧,美人佩环。重山难越,何得婵娟。长剑独舞,心若怯虎。再叹战景,雄心何觅。忧思且在,情殇涌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凯歌长叹,君与何存。远芳弥散,香歌独赏。自饮壶殇,自弹箫曲。兵书轴卷,遍览无数。赤壁风来,我自欲胜。佼人远居,我自画心。孤剑向天,何阻我志。江水翻腾,唯我踞心。璧联珠譬,弃之何惜。且看曹诗,雄野满室。聊以自慰,何惧独忧。嘉宾远在,鼓瑟独磬。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琼阙难觅,天璇何求。骊宫华溢,空居杂人。独行江心,思志惘曲。绞心如刑,垂髫忆心。江陵夏口,败走志存。南郡师胜,引忧如见。梅兰居阁,近临重围。遥望何求,唯有踞之。何能胜之,唯恐败之。独饮曹酒,辗转反侧。黛眉欲之,古风无舫。清风吟唱,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天浊云浓,怒吼绝喉。软玉温香,何容他窃。休鼓重鸣,旌旗飘翼。箭上弓弦,鞍马齐驱。坛酒狂饮,赤壁火烧。江浙二乔,取之何犹。铁骑扬沙,志宏苍野。云梦大泽,何以惧之。战船铁盾,征柔灭蛮。江南郡属,江北臣侍。战火冲天,美人归心。若君耻笑,扬剑灭之。

 

“千”“万”与“孤”“独”

郭凯健(福建漳州一中听潮文学社副社长)     

                          

  以前读古诗囫囵吞枣,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没体会孤独郁闷的境界,反笑老翁太傻。李白好歹选个好天气,才和敬亭山相看不厌。这么冷的天,大自然都不和你做好朋友。

  后来撞南墙泪流满面,才通晓柳宗元一片心境。就是严寒天气,最好无人叨扰,孤独的意味才能在孤舟上独自赏雪的光景里体会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强大到不惧风灾雪灾,不怕生活无常,不惧他人碎语,不后悔过往,不担忧前程,他因此独立,因而自由。不管天地之间是冰天雪地还是花红柳绿,他都能行走自如。

    于是我惊觉自己不断往前的时候,已经困在原地。我们已经习惯于逢迎他人的生活,为了能更好地融入一个集体,总是违背自己本心。

    大至国家民族,小至三个人的小群体,都能产生集体暴力。对于后者,我深有体会。当三个人里有两个人持相同观点,则第三个人往往改变自己的初衷。当两个人思考习惯与行为方式相似,第三个人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模仿另外两个人。虽说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差别,但人的学习能力异常强大。于是我们渐渐变得相似,直至被贴上相同的标签,彻底成为牢不可破的集体中没有面目的一员。

    根据木桶理论,集体的共同旨趣只会维持在最底层。比如说,粗话往往能在集体宿舍里盛行,而抱着一本《查拉斯特拉如是说》安居于打牌的舍友之间,则有很大可能性被视为外星人。因此我们倾向于赞叹孤舟老翁能忍受严寒的外星人般的体格,而对这颗星球上瑰丽的景象视若无睹。

  一个人保持独立到底有多难?想写一篇文章,最初只想文以载道,抒发己见。一旦想到这文章发表出去的影响,不禁字斟句酌,收敛锋芒。无论是他人善意的劝阻,还是恶意的谩骂,总能轻易地改变你曾经坚持了很久的想法。网络时代,独立思考更为难上加难。精英占据金字塔顶端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身处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撒哈拉沙漠。谁也没有比谁聪明多少,与我们意见不一致只代表你想错了,不如跟随代表集体智慧的漫天黄沙吧。苏格拉底毫不动摇地相信每个人都应认识自己,此刻处于惊诧之中:是雅典人就得转?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并没有说人是集体动物。这里的人首先是具有个体独立意识的公民,不是奴隶。城邦实质上是生产力未长足发展时,人们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自愿让渡一部分权利而结成的小部落,本身具有契约性质。城邦的形成捍卫了每一个公民独立思考的权利,直至城邦后期,雅典人不再重视公民权利,不再用独立的心灵去感知这个世界,多数暴政终于酿成大祸。

  这些天里,努力思索如何在自己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有的人喂马劈柴,有的人周游世界,有的人活在梦想里,有的人冷峻地看待现实。不必苟同,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但却有自由的权利。自由的真义是独立,而独立意味着孤独,想要读书时无人打扰,可能会面临独自刷题的煎熬。想要无拘无束地生活,则要天天面对柴米油盐,直至生老病死一人承担。自由意味着你不再躺在集体的大床上,你是孤独奔向大海的细流,你是荒原上独食的狼。你是十月壮阔的夕阳,却有独自提前下山的凄凉。

欲享受自由,则必先忍受孤独。

 

    师笔留香

 

氤氲从容是吾乡

王龙祥(福建漳州一中听潮文学社指导老师) 

 

自古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不同时间,莫不如此。

闽南,吾言吾语是吾心,吾乡吾土亦吾梦。

在这片温润的土地上,滋养着一种从容之气。因着祖祖辈辈的循规蹈矩,我从未动摇过安土重迁的沉郁情怀,更不曾感受变革的波澜。我享受着小桥流水之静雅、袅袅炊烟之恬淡、家长里短之关切、随檐品茗之悠闲……民风之朴,如若此山此水!

历史匆匆,万年先民闽中郡;岁月悠悠,千秋陈氏漳州府。我们的祖辈们何尝不想放慢步履,踏出这节节乡音留与后人呢?然而,已经够缓了,缓到无忧无虑,缓到从容不迫,难怪宋代郭祥正诗云:“倦步且来消干暑,穿云此去彻鳌头。”(《半漳台诗》)。是这山水携来之舒倦,亦有意气激人于穿云,而今品起,还真有历史匆匆而山水从容之矛盾!也难怪外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何等清闲之地,让人往而恋之,不免流连忘返!

龙溪衙邸汀漳道,闽南微雨芗江流。历史,在山水氤氲之下,尽著人文之从容。对闲适的体悟,我想还得数林语堂先生最深切了:“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正是在闽南的小乡村长大,浸染了这天地间的气息,让他在生命的记忆深处,有了这份山、这份水、这份艺术家的性情,更有了这份流芳于世的悠闲气韵。林语堂在《我的家乡》一文中说道:“生活在纽约的高楼大厦之间,听着车马喧嚣,怅然若有所失。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边,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这也许正是山水之气对于一方民人的福赐吧!我想,这不管是于文学,抑或是于做人,无不大有裨益。不然,若无此等坦荡与从容,哪得两脚踏中西文化之开阔气度,也定无一心评宇宙文章之怡然自得。

至此,我深信了——没有地域,就没有民族,也就不会有亘古的文明。

林语堂也许可算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但我要说,诠释历史文化还是应当归功于山水,归功于这方养育吾民的水土。因为每一片大地都能孕育出它所特有的人文气质,每一方水土都必将承载它所滋生的历史文化。

宋代李则这样诠释说:“亭枕临漳一水阴,半空云雾锁寒林。山从天宝来峦远,基辟开元历代深。”(《临漳台》)临漳一枕,真可谓姿态怡显,半空锁雾,更有如沐仙境,难怪后世子孙打出“园林城市”的名片;而那“基辟开元”更彰显着 “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厚重与深沉。

可这份“深沉”似乎并不适合,还是因为那山、那水,那从不给予人紧迫感的山水之气。她总是那样舒缓,那样淡雅,“喧嚣”这个现代化了的词汇似乎难于跟她比肩而行,难怪林语堂在异乡的车马喧嚣中,要怅然若失!这就是育我于成的家园,我们亲切地呼之为吾乡吾土。正是这山水的气质,深刻地影响了闽南人的文化基因与人格气质。

山水从容,人也从容,连梦都是从容的。怀我故土,念其久远!怀我乡音,念其绵延!这方安闲而圣洁之地,吾辈怎能轻易割舍!前人感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后人岂能叹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追远思之,当应珍惜这山水之灵气!文化时人孟泽先生曾经说过:“一切辉煌的文明,都依赖于继承者的去创造,否则就剩下悲情。”面对历史,作为一个“闽南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延续这个从容的梦?也许,就是这所谓的“创造”吧!

上一篇:江西南昌湾里一中梦笔文学社
下一篇:山东金乡第一中学晨曦文学社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