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王蒙,河北南皮人。青年时代参加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后任共青团北京市东四区委副书记,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改正。历任北京师范学院讲师、新疆文联编辑、伊犁巴彦岱公社二大队副大队长、文学局创研室干部、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常务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常委,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基金会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等职。1953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因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青狐》、“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等,中短篇小说集及散文随笔集多部,诗集《旋转的秋千》,评论集《漫话小说创作》《当你拿起笔》《创作是一种燃烧》,古典文学研究专著《红楼启示录》《双飞翼》等,演讲集《王蒙说》等,《王蒙文集》10卷已出版。其中短篇小说《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80三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相见时难》分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访苏心潮》获第三届全国报告文学奖等各种国内文学奖。1987年获日本创作协会和平奖,同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二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王蒙:文学阅读激活青春和生命
崔华林
在深圳读书论坛上,王蒙就“文学阅读” 充满激情地发表讲话。
王蒙说:“我童年和少年的阅读在于两个字:发现。”他提到,1949年以后,我们写“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发展的“发”、现象的“现”,而他读书时,写的是“发见”。在他看来,那个“见”字特别好。因为人在看到书、开始阅读以后,才开始看到世界,才有书作为参照。而没有书或阅读作为参考时,人对世界的感知实际上是非常模糊的。恰恰是在阅读书之后,才“发见”这个世界。王蒙提到,他这辈子看的第一本书,是在1941年上小学二年级时看到一本《小学生模范作文选》,第一篇的题目是《月亮》,第一行字是“皎洁的月儿在天边升起”。原来他对月亮也有一点感受,那时北京的天还没有雾霾,月亮是白白的、亮亮的,直到看到“皎洁的月儿”,忽然发现月亮真的是皎洁的,兴奋极了。这是王蒙对“皎洁”的认识,形容月亮太好了。虽然这个词他后来很少用,但当时给他的感触特别大。后来,王蒙开始有不一般的发现。看到《战争与和平》里的男主角受伤时的一段描写,看到蓝天白云的感觉,对天也有一种告别。如果没有文学,可能他对天的感受不会那么强烈和向往,对世界的认知也无法达到这个程度。经过语言文字、符号的组合,世界变得提高了。某种意义上说,压根不读书的人,对文学和世界的发现都太可怜了
青年时代,王蒙开始体验到文学书籍对人的激扬,一下子把火力点起来。他特别入迷文学书,在阅读中找到共鸣感,跟着书中的人物一块儿高兴、难过、愤怒。如果没有文学激活青春,很可能是乏味、呆板、繁琐、枯燥的青春。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美好或激情,也没有那么多痛下决心、立志的东西,当生活中这些东西不够的时候,我们从书中、文学中得到。
王蒙上初中时,读巴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写的是想象中的工人大罢工的故事。他对扉页上印着的《圣经》中的一段话印象深刻:一粒种子只是一粒种子,但是如果把它放到泥土里,它自身死了,却会结出无数颗种子。这句话让他十分震动。而巴金提到的革命和死亡,也激发了他对生命的思考。
王蒙说他最喜爱的鲁迅作品是《野草》,让他感受到人的内心世界可以非常深。那时才发现,人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感知、发现、向往、温习美好,这是文学的一大特色。
王蒙在讲座中特别提到了史铁生,认为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别人问史铁生“你为什么写作”,史铁生有一个很特殊的回答:“为了不自杀”。因为他的病非常痛苦,别的事干不成,通过写作把痛苦的生活升华了,这是史铁生对文学的理解。1980年,《世界报》对全世界1000名写作者采访“为什么写作”,王蒙的回答是:生命太短促而又美丽。尤其他现在进入耄耋之年,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延长了他的生命,使得刹那变成永恒。就像看《红楼梦》,书中永远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他们的青春定格在那里,永远鲜活。
对文学的起源,王蒙有一个说法,他最喜欢讲文学起源的故事是《一千零一夜》。一个女孩为了抗争政教合一的统治者每天杀一名少女,就每天晚上讲故事,直到天亮时戛然而止,统治者为了听故事,破例不杀她。直到讲完1001个故事,统治者改邪归正,去掉杀人的规矩,女孩就此挽救了无数少女的厄运。王蒙曾在多种场合讲过这个故事,他觉得这个故事太好了:文学是对死亡的战胜,是对残暴的战胜。
而如果一个人处在逆境时,没有比读书更好了。1957年、1958年的政治运动中,王蒙凭借读《双城记》,启迪他以尽可能坚毅的态度渡过人生难关。阅读扩充了心胸,再回到生活中,面对那些批判,想想也就是口水。而1963年~1979年在新疆的生活,王蒙也是通过阅读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时的文学,给人无限的描写,使得人一下子就扩张了。
王蒙直截了当说,青春时没有文学,爱情就只剩下本能。他读《阿Q正传》时,最痛心的不是阿Q被枪决,而是阿Q求爱的失败。本来可以跟吴妈很好地求爱,比如大可以引用或背诵一段徐志摩的诗:“我是天边的一朵云”或“你我相遇在黑夜的海上”,结果却求爱不得,变成了“性骚扰”。但写爱情写得最好的人并不一定能收获最好的爱情。王蒙说,在他的阅读中,写爱情最好的是《海的女儿》,堪称爱情的圣经。作者安徒生是一个老单身汉,写的爱情却这么美好,因为他整天琢磨、渴望着爱情,当然写得好了。还有战争也一样,作家通过文学、想象、艺术的夸张表现,用想象弥补生活,用向往弥补现实,用可能性充实了现实性,最终发展了精神能力和弥补生活中的不足。
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很多人不再阅读文字,认为文学快不行了。但王蒙很肯定地说,千万别相信这些话!因为思维的发达离不开文字,只要人类语言功能、思维的功能没有丧失,文学依然是很高贵的产品。他提醒大家,如果只浏览不阅读的话,群族的白痴时代就降临了。现在国人的网瘾很严重,但早晚会过去,还是要阅读,阅读文学、经典作品。
﹥﹥作品选介
青春万岁
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为王蒙19岁时创作,是其进入文坛的代表作品。《青春万岁》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于一身,是当代青春文学扛鼎之作,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1986年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
小说以1952年北京女二中(现东直门中学)为背景,描写了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同时也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作品主要描写了郑波、杨蔷云等一些学生党员对一些生活困难、思想落后的女学生——如天主教会“仁慈堂”中长大的孤儿呼玛丽,出身资本家家庭的二小姐苏宁,一心想当科学家、对集体和他人缺乏热情的李春等人的热心帮助,使她们最终都能融入到学校这一大家庭中来,共同进步,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学生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和很高的思想觉悟。同时作品中也穿插描写了郑波和杨蔷云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学习成绩,以及郑波与田林、杨蔷云与张世群之间的不成熟的、朦胧的爱情故事。
该书刻画了一群不同思想性格、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学生的风采,谱出了一曲社会主义的青春之歌,真实地再现了一段历史性生活,浓烈的时代感贯穿于整组人物形象的艺术创造之中。当看到杨蔷云在新年晚会上热情奔放的朗诵,当看到郑波花费几个小时解开一道数学难题,当看到李春因为同学们的友谊而露出的笑脸,当看到杨蔷云与张世群在北海冰场上邂逅时的欣喜,你会感觉到,青春曾经那样热情地拥抱过我们,虽然短暂,却留给我们一生享受不尽的温暖。该书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谱写成了一首赞美生活的歌。《青春万岁》的人物处于革命产生的巨大社会变迁和转移之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革命后生活的一片新绿,是一个民族对恢复战争创伤、建设美好未来的渴望。无论其中是否包含以理想代替现实的因素,对这些天真烂漫的知识青年来说,革命是他们所厌恶的黑暗龌龊生活的清道夫,是驱逐污浊的一道清流。正如作者所说,这样一代青年人是“难以重复地再现的”。
[附] 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序诗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