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林莽,原名张建中,河北徐水人,1949年11月生。著名诗人,是“白洋淀诗歌”代表诗人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理事,北京作协理事。1968年毕业于北京第四十一中学,到河北白洋淀插队,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任北京第八十七中学教师、北京经济学院教务处科长,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历任《诗刊》编委、诗刊社副主任,副编审。现任《诗探索》主编。著有诗集《我流过这片土地》《林莽的诗》《永恒的瞬间》《林莽短诗选》《林莽诗选》等以及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等。
读书使生命灿烂
林 莽
我很怕别人问我应该如何读书和读哪些书。因为人和人的不同,每个读书者动因的不同, 使这个问题成为了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如果对提问题的人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好为人师,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道来,很可能会贻误他人,造成笑柄。
我是一个读书的受益者,但却没有总结出一套读书的方法和理论。或许是命运使然,在我的年轻时代,在那个最缺少书籍的时代,我却意外地读到了一些书,是那些书为我后来走上文学之路奠定了基础,并初步了解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我在上小学、中学时期,因为那时的教育体制,很少读课外的读物。因为“文革”的停课,因为父亲的被审查,我退出了当时的社会活动,有一度在家里读了一批18、19世纪的小说。那是那个特殊时代从学校图书馆里流出的书籍,它们在我的同学和朋友中相互流传着,是它们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初始的启蒙。
我在一篇题为《心灵的历程》的文章中曾写道:“我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也许我会按部就班地走上人生之路。但是,当我家的门窗上贴满了标语口号,父亲被造反派的车辆强行拉走之后,在光线暗淡的屋子里,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幻灭。青少年时代的幻想与希求如同落入了深不可测的陷阱。是母亲镇定自若的口气使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怀疑与反抗的情绪把一个一向积极热情的青年引向了内向与深沉。60年代的最后几年,我是在社会与家庭的动荡与不安中度过的。每当我外出回来,转过街角的时刻,总担心着家门口又会出现什么。那些随风飘摇的标语纸至今仍会在我心中招摇,心灵的创伤随时都会流出血来。也就是那几年,我坐在这所房子的角落里,认识了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歌德、托尔斯泰、普希金等等大师们。他们在我幽暗的心灵上投下了智慧的光芒。这些从砸烂的图书馆中流出的书籍,一本本地从朋友、同学手中传来,又很快地传走了。在那些苦难的日子,它们伴我度过了许多青春的时光。也就是那些日子,我慢慢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我心情抑郁的时候,能使我摆脱那种心境的就是自己所珍爱的那些书。”那些书不仅给了我精神的安慰,引导我走上文学之路,它们还告诉我:人类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善与恶,并不是学生时代老师告诉我们的那些简单的、表面化的社会伦理与道德。
在后来的生活中,除了在大学工作期间,为开一门《现代艺术认识方法》的选修课,在一个暑假里,集中翻阅过上百本专业文艺理论书籍外,除此都是非常零散的阅读。
上面我用了“翻阅”这个词,这是我常用的一种方法,不是死啃一本书籍,往往是很快地翻阅,了解一本书的大概。有兴趣或有需要的时候再回过头来认真地读。有时候我会同时翻看着几本书,有些书不是一口气能读完的。即使是读小说也是这样,有的小说我甚至是从中间随便翻开一页读起的,如果作者的语言有味道,字里行间有超出故事之上的意味,我就会读下去。如果语言平平,没有艺术性,我就不会再为那些一般化的故事而再读下去了。有的书是超出了我们经验和知识范围的,我不是指特别专业的书,这样的书有些人说好,我们一时读不明白,也许它需要时间和生命的阅历,我们不妨在阅读中期待生命的成熟。在读外语中,有一种课本分为泛读和精读,我以为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式。我经常对写诗朋友讲,要认真地读几个你真喜欢的大诗人的作品和别人对他的评论以及他自己的艺术论,我强调认真,那便是用生命和心灵去读,那是一种精读。那样,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个地学习,每个人学了一点点,那也就积少成多了。当然,一个诗人的成长除了学习和生活阅历,更是和他的天分相关的。
我以为,读书给我们启迪和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而更高的境界是一个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互通和对话。一本书,我们不能指望它字字珠玑,如果它在某一行或某几页给我们以真知灼见的心灵启示,那就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当然,如果一本书的文字让你找到了知己,在阅读中,你如同在与一位朋友倾心交谈,你的生活与文化经验在书中得到了验证,那才是一种最愉快的阅读历程。
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他人而读书,都是很荒唐的。想读,并在阅读中有愉悦和享受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心灵的需要,那样才会有更多的意义。当我们走过了博闻强记的少年积累阶段,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向,那时的阅读已不再是一般化的,而是有选择的。为了求知和治学的读书,是专业性的,而为了生命的需求才是更高层次的。
读书也许是没有捷径的,不要问他人怎样读书,读什么书。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读,去选择。那些使你为之动情的、为之感动和为之心悦诚服的书籍,都是你应该去读的。反之可以弃之不读。那些时髦的、时尚的不妨了解一下,因为追风和追星的,一定都是肤浅的。我们的世界中有许多的文化垃圾,它们会覆盖人们的灵魂,让我们的生命发不出光来。如同吃了人间凡果的孙悟空消失了刚出世时双眼中穿透天庭的光芒。确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因此而变得暗淡,失去了生命的创造力。
当我们按照生命最本真的指引,从一本书引发另几本书,并逐步读得更多。我们的生命也会随之灿烂起来。
【作品选读】
时光追忆(组诗摘选)
林 莽
六月,在布拉格
起伏的山峦上森林苍郁
大提琴的忧郁犹如乌云般涌起
那些红色的屋顶 昔日的王宫
还有整个中世纪的往事
沉重得足以压弯了人们的心灵
尽管伏尔塔瓦河静静地流淌
天空的雨 时落时停
六月的布拉格依旧让我的心头无法安宁
在古老的查理大桥上
那些黑色的石头雕像见证了多少历史的 瞬间
他们是否也满含着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感叹
布拉格之春的冷风是怎样地吹过了大地
天鹅绒革命者的心中 何时燃起了
永不熄灭的灯盏
在这座古老和曾经无比辉煌的城市
人们在阵阵小雨中匆匆而行
在那些用石头铺成的陈旧路面上
曾走过了多少王公大臣 武士 学者和百姓
还有 那个从黄金小巷幽灵般溜出的卡夫卡
他的那只大甲虫映出了人心的扭曲与变形
布拉格 这中世纪古罗马帝国的首府
伏尔塔瓦河在静静地流淌
当我看到它时 为什么
心中依旧蓄满了无奈与忧伤
牯岭落叶
这是百年前的石阶
落满了黄色的秋叶
那些曾经招摇在枝头的 如今
在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这些高大而独具灵性的悬铃木
它们都来自哪儿
来自哪一片既古老又遥远的母树林
在我们一同行走的这条山路上
曾经走过牧师的黑衣服
欧洲女人们亚麻的格尼裙
他们的儿女
同赛珍珠一样经历了温热而泥泞的大地
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上
如同这些叶子
拥有过一个简朴而安然的童年
这些脚下的落叶
也曾在一群年轻的士官生脚下窸窣
他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他们的灵魂飞扬
但身躯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牯岭的落叶
还曾在某些历史要人们的脚下窸窣
秋去冬来 飞雪掩住了以往的脚迹
而今天我们满怀虔诚
心绪平静地拾级而上
不惊动天地
更不打扰鬼神
仰望乾坤 敬畏山岳
将内心的思绪化作潺潺的溪水
为过往的一切轻吟浅唱
既是缅怀 也是景仰
一堆一堆的黄色的落叶
百年来 就这样
静静地安卧在
这条已经陈旧了的山路上
注:庐山上的牯岭镇,一百年前开始由西方商人、传教士修建了许多栋风格各异的别墅,还有高大的冷杉、松柏和悬铃木。每到秋天,那些梧桐的叶子就铺满了条条山路,在人们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上一篇:郭沫若《女神》评析
下一篇:曹禺戏剧思想的美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