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培训 > 初中写作 > 方法指导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学生作文中的思辨性必须强化 2015-01-21 17:28:33  发布者:素岚  来源:《文学校园》2014.5 作者:唐金龙(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你就像走在大雨中。所有的东西都在试图绑架你,让你成为它的囚徒,听它的话。自立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阿乙(作家)

 

新学期开始,授课班级已是高三了。第一次作文,我向学生出示以下材料,要求学生自立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根州比拉镇附近的农场里,农场的主人养了一头公牛,他用铁链把牛锁在了榆树上。健壮的公牛经常拖着重重的铁链围着榆树奔跑。日复一日,铁链在距离地面约3英尺的树干上勒出了一道沟痕。几年之后,铁链已深深地嵌在了树皮中,和树干牢牢地长在了一起。

后来有一年,密西根州遭到“荷兰榆树病”袭击,大片的榆树染病枯萎死亡。人们都以为这棵高大、古老的榆树肯定不会幸免。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棵榆树并没有死亡,反而生长得更加茁壮。大灾过后,它也成了该地区唯一一棵依旧傲然挺立的榆树!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密西根州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对这棵神奇的榆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正是那条铁链拯救了榆树的生命。原来榆树从生锈的铁链上吸收了大量的铁质,而正是这些铁质对致病菌产生了很强的免疫力。

 

对于这则材料立意,同学们几乎确定为“苦难的作用”“伤痕也是营养”“受点苦是好事”“为苦难鼓掌”“噩运中重生”“痛并快乐着”。更有甚至将观点确定为“没有苦难就没有新生”“成功必须经受苦难”等等。

对材料切入的角度如此统一,是我没料到的。而且不少是片面甚至说是偏激的。特别是强调“成功必须经受苦难”是非逻辑思维的偏向结论。我们固然承认,苦难在某种程度上不一定是坏事,甚至还会因为某种因素的作用而起到好的作用,但绝不能一概就说苦难的作用就有多大多大,似乎不经历苦难就什么也做不成似的,这就偏激了。

那么,学生应该辩证地全面而客观地分析所谓苦难的效应。我们需要苦难的磨砺,但我们不必凡事都历经苦难才能取得成功的,如果能避免苦难而走向成功则是幸运的。

出现这样的高度统一,也反应出现在学生思维基本是平面的,缺失辩证思维意识。

这让我想到近来热议的法国高考作文题。以文科考试为例,如要求在以下3题中任选其一:人们在工作中到底获得了什么?是否所有的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的?评点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一段关于“国家”的论述。

考经济社会科与理科也大体是这样的考题,都是开放的,让学生在辩证分析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据资料介绍说,法国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

法国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气力学习哲学呢?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哲学课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学会对周围司空见惯的现象说“不”,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养成创造性的思考方式。这点确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现代人来说,重要的倒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要对事物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在纷繁中寻找到明晰的路径。

而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引发你思考,促使你去提问,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它不会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它会指引你去思考、思辨,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是否站得住。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个人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是哲学家。然而,我们眼下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把这种可能扼杀了。

当下我们的教育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明确的标准,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有人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这种对错标准往往并不解释原因,而在很多中国人的心底也一直是接受这种观念,教育就是明辨对错,而是在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记得某高校一位教授在评价中国高考作文时说过这样的话,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他们忘掉高考作文的写法,从零开始,重新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思考进行阐释和表达。要我说呀,这位教授恐怕是过于乐观了,现实是很多大学也肩负不起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重任。

应该说,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个尊重个性与人权的环境里,很可能是一种普遍的国民精神气象,而在一个思想受压抑的环境里,则更可能是人云亦云的求稳求安,由此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体的创造力与活力。

改变这种现状难度极大,从何做起,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那么,也不妨从微观处入手,各个击破。就作文写作而言,让学生勇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到独立思考,恐怕还是可行的。

这是教学智慧,更是教育勇气!

上一篇:小说与散文应该是趋近求同的(上)
下一篇:丝丝入扣,顺理成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读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