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 蔡文有心可雕龙
——蔡文心《阳光与暗影》序
□张晓东
我与文心小友有过一面之缘:在一次朋友家庭聚会时,她随自己父母出席了那次午宴。相较朋友们的孩子言,文心既不“少”,也不“青”,居中,属“青少”年。我看她身形娇小,面白唇红,眼神静深,寡言少语,在一群孩子中有点少年老成的意思。之前就耳闻文心写作方面的种种,一见之下,大喜,以为正合自己一向所论,写得好的人往往是在公众场合讷讷无言者。所以者何?写作端赖内视之功而非每于公众之所便夸夸其谈口若悬河者。
文心之父,名“兴兵”,不知可有祖上之殷望寄托其中?我与兴兵名分上是师徒,实兄弟,若望文生义,以我所知,此名于他相距甚远,兴兵不过一忠厚书生耳。他为爱女取名“文心”,不知当初可有讲究,现在看来倒有名实相副的意思了。初未见人而识“蔡文心”之名的时候,我脑子随机反应的是“蔡文姬”“文心雕龙”之念之像,这当然属无稽之谈,但以兴兵中文本科出身推,也并非不无可能。
现在文心要出书了,才刚刚16岁的一个小姑娘啊,想想自己16岁的时候呢,不由得感慨喟叹。天地造化之神妙,以我这样愚痴颟顸之徒当然无能了然。而兴兵要我为其爱女大作作序,实在给我出了一个难题,不情不愿中又不忍拂了老友之请,只好勉为其难应承下来。
之所以说勉为其难,乃因“隔”之存在,一是文之“隔”,二是代之“隔”。自己生性慵懒,又时光流逝已成老朽之态,身心两面渐成迟滞麻木,与文心这样的新锐一代怕已是难有交集了吧。所以虽然应承下来,内心总不免存力不从心之念。果不其然,一读文心文稿便记起王国维的“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的论断来,其文其思之新令我震撼,尤其文心以如此小小年纪便有如此作为,若能一以贯之给予健全环境,前途不可限量。
首先是文心对语言的掌控力令我惊讶。我的偏见是,一个人能不能写作,对语言的敏感度如何是最重要的风向标。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沈从文说,写作就是用文字做情绪的体操。写句子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句子,句子里是写作者情意志的综合,也还不止于此,又是对文字节奏、声音、意象、韵味的完整把控。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好的写作者要有自己的腔调。我以为,文心已经做到,这是了不起的起点,许多人写了一辈子也未必了然。“我很爱编故事,虽然别的小朋友都听不懂,但我的爱是很开心的,因为这是发自我内心世界里的故事啊。结果就是搞到八岁那年,我连日记都是编的了。”不说“我”而说“我的爱”,表达得多准,而因为更准,连这个句子的意趣也随之而丰富。“结果就是搞到八岁那年”,一个“搞”字是多么“老气横秋”,可老气横秋的背后反射出的是小小年纪就有的那一份坚定的自信。直截了当嘎嘣脆,真带劲!这叫什么?叫力道。很简单对不对?可是真难得。“我不是对文字敏感的人。”她还怪谦虚的呢。
另一个让我震撼的是文心对写作与存在关系的理解。文心再一次证明了天才的写作者往往具有早熟的特征。张爱玲在《天才梦》里写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可是上面爬满了虱子”时就和现在文心的年纪差不多。“我不爱观察生活,我觉得每天都是差不多的。”虽然韵味不如张爱玲,对存在的表达还是蛮有穿透力的。“《洛丽塔》是纳博科夫饱受争议的作品。陈村这样评论它说:事实上,文学从来就不是用来写什么‘好事情’的,因为幸福总是差不多的,你写出来总是那样,就没有多大意思了,写‘不好的事情’才是一种文学传统。古时候,外国有《十日谈》,中国有《三言两拍》《聊斋》,写的都不是‘好事情’。就连我们口头流传的也多数不是什么好事。文学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宣泄途径,能够帮助读者去看世界。《洛丽塔》就是写了人类的欲望一角。”话是借用别人的,可是引述在此,也足可看见引者的见识。
“我是对故事情节敏感的人,喜欢各种各样不可思议、构思巧妙的故事。”如果你读了文心的故事,你就会明白这并非虚言。“我喜欢自己虚构东西。我的很多文章里的故事包括国家、风俗,大都是我为了情节需要虚构的。虽然说灵感来源于生活,但我喜欢给生活中的灵感加上想象的外衣,让你在读的时候觉得奇妙无比又能看见现实素材的影子,这才是我要的效果。但有人说,文学有时候是为了发表自己不一样的心声,有想法就要在文章里大胆说出来,才会有共鸣。对于说这种话的人,我只能说:‘小心说得太清楚被剥夺发言权!’虽说作家描写一样东西为了达到效果,必须毫不畏缩。但文章的‘外衣’是格外有必要的,让你的心声更有吸引力。”想一想这段话里心思的缜密,转折后面丰富的蕴藏,还没有读过文艺理论的这个小女孩显然对艺术与人生的辩证法并不陌生。
“文学对于我来说……是我向别人展现我的世界的方式。……这其中的故事呢,都是荒谬怪异的,像是一出又一出的闹剧。你或许会觉得无聊,或许觉得不可思议,或许觉得可笑幼稚……反正无论你怎么觉得,这都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感受我的世界中的你们的世界?”不管你如何评价我们的小文心写下的故事,从她这些自我表述的文字中,已无可置疑地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天才少年的自我成长。作为一个已经踏上写作征途的人,她已明白个人风格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并以她自己的方式勤奋地探索着将来注定属于自己的道路。我给予尊敬的注视与祝福!
(作者系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讲授现当代文学,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熟悉的名字,陌生的人》《句子里的世界》,即将出版学术随笔《一个人的圣经》、学术专著《身体对心灵的诉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
——蔡文心《阳光与暗影》序
□ 丁友星
与地域无关,但却又是地域现象。新时期以来,阜阳文学最抢眼的现象莫过于女性文学现象了,其靓丽风采甚至令众多男性作家都要为之侧目,她们的创作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是戴厚英,她的长篇小说《诗人之死》《人啊,人》等,曾经震动整个中国文坛;其次是苗秀侠;再次是闫红;再次是魏巍力。现在又出现了一位更加年轻的蔡文心,虽然她“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是,她的文学潜质已经初步显示出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90后的蔡文心,还是一位在读的高中女学生。第一次接触她的作品是在去年。当时我正在编辑本地文学杂志《清颍》,在众多来稿中,她的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其寓言般的故事情节、戏剧化的叙述方式显得与众不同。小小的年纪能有如此高的天分,实属难能可贵。我的浓厚阅读兴趣一下子便被她吊了起来,于是,我找来她的作品,一口气读了许多,进一步扩大了我对她作品的了解,进而发现她的作品视角独特,思维活跃,语言新颖,别具一格,具有较强的魔幻现实主义意味。在她的作品当中,往往是现实与神话、真实与虚幻、沉醉与清醒相互杂糅,亦真亦幻,真假难辨,共同构成了她作品奇特怪异的景象。同时,她的作品也概莫能外地显示出少年作家本位的创作宗旨;不过,她的作品却少有地在题材的多姿性、故事结构的多元化上,展示出她那符合少年价值取向的典型人物与群体肖像来,从而不经意间地融入了少年文学的共象。
在传统的文学话语体系中,少年文学一般都是被排除在文学话语权之外的,文学一旦被冠以“少年”或“儿童”字样,其文学性便立即遭遇到不同程度的贬值。为了反抗这一点,许多少年作家都采取了魔幻现实的逃避方式,消解他们对现实、人生、经验、理论等诸多方面的不足,蔡文心置身其中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与其同道。其实,若论少年文学,窃以为,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成人文学所界定、归类、擒服,一句话,就是被理解、被解释、被诊断。成人文学可以在其自由合理选择的过程中构建他们自己的特色;但是,少年文学的本性则决定了他们的写作行为,限制了他们的写作思维,进而使他们的文学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文学。因此,无论他们是在被构建的过程中,还是在被界定的过程中,他们的写作总是受到成人文学自然和非自然力量的控制与软禁,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其影响的包围圈,尽管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写作有种种诉求与挣扎,但其结果甚至也很难令他们自己满意。这都是可想而知的。
为此,在阅读分析蔡文心的每一篇文学作品过程中,我都力求小心仔细地观察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文学元素,希望从中能够发现她的作品有与众不同之处。结果,我发现她的作品始终能够遵从“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的创作原则,令其作品语言十分突出地洋溢着“诗意”和“透明感”。除此之外,蔡文心的作品还有与其他少年文学作品一样的品质,即鲜有意识形态性。她更喜欢在动物世界、神话世界、寓言世界中徜徉,表现出少年文学共同关心的主题。而在具体人物处理上,蔡文心的作品却表现出既有对强势人物的崇拜,也有对弱势人物的同情;但是,处于她这个年龄段的少年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可能深刻地分辨出社会、人性等各个方面更深层次的真与假、丑与美、善与恶、好与坏来。在她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识里,无所不能、行侠仗义就是强势人物的特征;而一无所有、一事无成就是弱势人物的特点。作为少年作家的她,判断更趋于简单明了,纯真无邪,其倾向性也十分明显突出;因此,她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更多的是缺乏既具备强势人物呼风唤雨的一面,又具有弱势人物幼稚可笑的一面,以及相反的情形;代之而起的是,他们的无所不能常常遭遇他们的幼稚率性,甚至是自以为是,进而很少例外地导致其人物形象的二元化对立。这种少年思维模式放大了的冲突、矛盾构成的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制造出来的滑稽、夸张的故事效果,无处不在地在彰显着她那少年文学的个性特点。
然而,在此最值得一提的是,蔡文心乃安徽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中国少年作家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主席团委员。她勤思考,好读书,爱写作,小学就开通了个人博客,迄今已累计创作出4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几十篇作品已见之于书报杂志和网络,2013年她的作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小说类一等奖、全国“十佳少年作家”奖,2014年她的作品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与书香中国网络赛区一等奖,且安徽卫视“少年中国梦”栏目还专题报道了她,随后央视网、凤凰网等全国50多家媒体予以转载。当然,蔡文心的文学写作还远不够成熟,差距依然存在;但是,窃以为,她还很年轻,只要她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相信她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最后,我以清初诗人赵翼《论诗·其二》中的两句诗赠予蔡文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祝愿她能够大胆创新,写出时代精神与个性特点来,独领她这个年代女性作家的“风骚”,成为阜阳乃至于更大范围内文学的又一位翘楚。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阜阳市文联副主席,鲁迅文学院2005年第五届高级研讨班——中青年文学理论评论家班毕业。)
我的追梦文学路(自序)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饱受争议的作品。陈村这样评论它说:“事实上,文学从来就不是用来写什么‘好事情’的,因为幸福总是差不多的,你写出来总是那样,就没有多大意思了,写‘不好的事情’才是一种文学传统。古时候,外国有《十日谈》,中国有《三言两拍》《聊斋》,写的都不是‘好事情’。就连我们口头流传的也多数不是什么好事。文学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宣泄途径,能够帮助读者去看世界。《洛丽塔》就是写了人类的欲望一角。”这句话使我受到了启发,心里也感觉轻松了不少。
因为我给人感觉总是怪怪的,“中二病少年”“说话不过脑”“闷骚”“毒舌”是很多人给我贴的标签。我并没有因此不高兴,因为这些标签或许没什么不对啊,一般被这么形容的人都会大胆地想象,胆大地写出不得了的东西。被人认为脑子有问题,也没什么不好的。
最早开始发挥想象力写东西是在上小学前吧。我对于文字什么的比较弱智,别人家孩子四岁都认识三百个汉字了,我到七岁都认不了几个字,但这阻挡不了我编故事的脚步。我很爱编故事,虽然别的小朋友都听不懂,但我的爱是很开心的,因为这是发自我内心世界里的故事啊。结果就是搞到八岁那年,我连日记都是编的了……老师爸妈都告诉我,日记不可以编的,写下的必须是你每天发生的真实故事。于是我从此就不再写日记,我不爱观察生活,我觉得每天都是差不多的,写日记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像写作业那么难受。所以我被人问长大想做什么职业的时候,我总是会说:“做什么都行,反正不能做记者!”因为对我来说,这种职业纯属是在写别人的故事,还不准发挥想象力,无聊透顶。
不用想也知道,语文课对我来说就格外痛苦啰。我并不是那种“作文写得很好经常被表扬”的好学生,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就太狗血了。身为一个“资深语文课堂反面教材”——声明一下,我不是对文字敏感的人——无论谁都不会把一个提笔忘字、考试答题语法总是搭配错误的人,与“会写文章”的人联系在一起吧。我是对故事情节敏感的人,喜欢各种各样不可思议、构思巧妙的故事,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能准确把握什么情节狗血、什么情节可以给故事添加亮点。
我喜欢自己虚构东西。我的很多文章里的故事包括国家、风俗,大都是我为了情节需要虚构的。虽然说灵感来源于生活,但我喜欢给生活中的灵感加上想象的外衣,让你在读的时候觉得奇妙无比又能看见现实素材的影子,这才是我要的效果。但有人说,文学有时候是为了发表自己不一样的心声,有想法就要在文章里大胆说出来,才会有共鸣。对于说这种话的人,我只能说:“小心说得太清楚被剥夺发言权!”虽说作家描写一样东西为了达到效果,必须毫不畏缩。但文章的“外衣”是格外有必要的,让你的心声更有吸引力,就算找不到共鸣也是会有人看的。毕竟谁也不愿意看赤身裸体的人乱吼乱叫,那样子惨不忍睹对吧?当然也没人看不穿外衣的文章其中的呐喊声。既然文章要穿上外衣示众才可以,那为何不给它穿风格独特的衣服呢?
文学对于我来说不是什么记录生活点滴,也不是给虚拟的人物赋予生命(我有的一篇文章能死好多人……),而是我向别人展现我的世界的方式。我不是沉溺于自己世界不可自拔的人,我愿意把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展现给别人看,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且做好了承受质疑与骂声的准备。选择这种方式,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这本书完成的时间有些长,大概是从上初三那年开始写的,一直延续到今年的高二上学期初。书中的故事大都不长,但它是许多个小故事连成的大故事。这其中的故事呢,都是荒谬怪异的,像是一出又一出的闹剧。你或许会觉得无聊,或许觉得不可思议,或许觉得可笑幼稚……反正无论你怎么觉得,这都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感受我的世界中的你们的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蔡文有心可雕龙
——蔡文心《阳光与暗影》序……………………………张晓东(001)
江山代有才人出
——蔡文心《阳光与暗影》序……………………………丁友星(004)
我的追梦文学路(自序)………………………………………………(007)
第一辑 木偶戏
时间刑,妈妈……………………………………………………………(002)
第二辑 喜 剧
动物的人类世界…………………………………………………………(018)
巨大恐惧症………………………………………………………………(023)
你说、我说、他说………………………………………………………(028)
一无所有的灵魂…………………………………………………………(031)
第三辑 悲 剧
负心………………………………………………………………………(040)
塞壬母亲的希望…………………………………………………………(046)
夜月下的提普卡…………………………………………………………(054)
第四辑 音乐剧
酷刑·暴君·天谴·严惩………………………………………………(062)
讽刺的歌谣………………………………………………………………(065)
第五辑 背景歌谣
童年………………………………………………………………………(074)
狗狗背……………………………………………………………………(077)
赶魂犬……………………………………………………………………(078)
吾之子……………………………………………………………………(080)
旋转木马…………………………………………………………………(084)
第六辑 演员们的故事——Strange people
先知………………………………………………………………………(088)
卑鄙人……………………………………………………………………(089)
盲人………………………………………………………………………(090)
两姊妹……………………………………………………………………(092)
鬼才………………………………………………………………………(094)
傻帽………………………………………………………………………(115)
占有者……………………………………………………………………(116)
闯冥者……………………………………………………………………(122)
睡美人……………………………………………………………………(123)
恋人………………………………………………………………………(126)
妄想症患者………………………………………………………………(128)
人体兽面…………………………………………………………………(131)
女王大人…………………………………………………………………(133)
圣诞老人…………………………………………………………………(135)
无聊又滑稽的旁观者……………………………………………………(138)
被欺骗的人………………………………………………………………(140)
奴隶主的圣诞节的礼物…………………………………………………(143)
奇怪的木头人(终结篇)………………………………………………(144)
上一篇:教师作家蒋从华作品《杏坛心月》出版
下一篇:教师作家贾海金《校园文学习作例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