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当从书本走向生活
□ 赵婀娜 高莹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试以得到好的分数,还是聚焦于人生教育,致力于良好的品德与人格的养成?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做得如何,还有哪些待改进与完善之处?在日前由中华书局主办的“国学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也引发了记者的观察和思考。教材良莠不齐,小学、初中等各学段学习内容重叠,国学诵读被呼吁却难以长期坚持等问题,是专家们谈到的当前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如何解决国学与当代教育之间的“排异反应”,让国学或传统文化顺利融入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教育首先发力。教育部在去年3月26日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此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以各种形式走入学生课堂。而让教材成为国学的载体之一,不仅可以通过教师授课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给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文本。
扎根于传统社会的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更需要各方发挥合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就指出,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即国学教育要使被教育者“习惯成自然”。遇到老人自觉尊重,见到儿童主动爱护,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让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好德行蔚然成风。“从现实的、自己身边的伦理关系做起”的行为,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走出校门进入家门,真正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才能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正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所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生教育——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当然,做好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挑战。正如楼宇烈先生指出的,提起16世纪的世纪文化名人,知道莎士比亚的国人多于汤显祖,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多于《牡丹亭》。教育一旦失去了主体意识,就只能沦为别的文明的附庸。“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加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国民素养,都需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建文化的主体意识。
只有流传中的文化,才称得上真正的传统。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教育的融合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随时代发展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选自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边文 / 辑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随后,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又明确指出,“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进一步强调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以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
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原载于文学校园2015年第3卷)
上一篇:那些远去的文学名著
下一篇:书法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