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成果展示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首届全国“文学课堂”展评示范课研讨(视频) 2015-04-02 17:15:58  发布者:闻瑛  来源:本站

点击观看以下“文学课堂”示范课视频:

 

熊芳芳小说欣赏课《没有名字的东西》(作者奈保尔)

王克强小说赏读课《父母的心》

李前尚散文欣赏课《秋天的怀念》

钱建江新诗鉴赏课《再别康桥》

董辉古体诗词读写课《跟作家学写作之苏轼篇》

李崇崑文学写作指导课《给文字加点颜色》

 

首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示范课

专场论坛摘要

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处  闻瑛/整理

 

王世龙(主持人,校园文学专家,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文学课堂”展评活动策划发起者):

大家刚听了“文学课堂”示范课,我们现在进行研讨交流学习,在台上就座的是讲课的老师和点评专家,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鹏举先生做重点指导。

我们为什么举办“文学课堂”展评?如何上好文学课?文学课应该有怎样的特点?文学课堂怎么定位?这是我们要研讨的问题。

大家从“文学课堂”参评要求里可以看到:

第一,“文学课堂”要体现教师的文学素养。执教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要体现不同的文体规律与特点,使教学内容与过程体现生动的文学味。

第二,教学设计要富有创新精神,不限于一般语文课教学模式。可以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学课文或选择一篇课外诗文佳作的阅读指导,可以是某一文体某一方面的专题写作指导,可以是文学社团一次实践活动的读写指导,也可以是某一名篇名著的阅读方法或读书随笔指导等,总之教案要整体设计,要和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以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为抓手、切入口或出口,体现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学生自主实践、在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方法。

第三,关于课型的定位。要求以诗歌(古体诗、新诗)、散文(包括杂文随笔)、小说(包括童话故事、科幻小说)三种文体,根据中小学生年龄不同特点与需求选取教学范本和教学内容,进行文学阅读、鉴赏或写作指导,也可以是文学活动课或社团活动课。

今天七位老师的公开示范课给我们提供了研讨的案例,课型有小说欣赏课、赏读课,有散文欣赏课、新诗鉴赏课,有诗词读写课、文学写作指导课,也有文学社团读书活动课,现在还是请他们说一说做课的感受(由于时间关系,每人用最简洁的话说理念、要点,更多的话,希望会后再认真思考写成反思论文)。

【示范说课】

熊芳芳(广州外国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我对自己做课的惯例要求是,每一堂公开课都必须是处女课。就是说,从来没在外面讲过,并且也没在自己的学生当中试讲过,我觉得这样才能保证我的激情完全不被消磨。另外,讲课之前绝对不见学生,不给预习题,尽量保持课堂的原生态和家常味。这次教的是一个课外文本,是事先发给萧山十中张旺老师印发给学生的。上课前我问了学生,文本是前一天晚上发给他们的,学生也都预读了一遍。

这堂课响应“文学课堂”展评的要求,我的目标预设是:引导学生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独特性,并激发学生对《米格尔街》的阅读兴趣。

我在《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一书中说过,文学的本质功能不是解决,而是理解。甚至,文学并不负责给予界限分明的理解和判断。它的主题往往是丰富多元的。界限分明地判断好坏对错的,是道德教材和政治课本。小说不是,小说是一面镜子,它以特殊的角度和眼光,让你看见真实的人生。真实人生是复杂的,小说忠于人生的真相。

整个课堂的推进,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计划。

令我遗憾的是,话筒前两分钟有小小的声音,接着就时有时无,后来我索性弃而不用,“徒”口讲完了全程。我自己带了录音笔,但录下来的音频听不清学生的发言,只能努力凭记忆边听边猜,我自己的声音尚可辨识,过程中有摄像,但因为没用话筒,录像的音效估计也够呛。祸不单行,我的课件由于活动现场的电脑系统版本低不支持,我设计好分步显示的提问都被整批发送了,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实在有点小郁闷,呵呵。

我的课堂有“藏”与“抖”。这里的“藏”,是源于语文教学的定见——我们总喜欢给作品概括总结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来,否则就不放心不安心,觉得没能教给学生准确的知识。事实上,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往往“不准确”才是真正的“准确”;小说主题的多元,由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好的小说总会义无反顾地去呈现生活的真相。它不愿意下结论。也是不可能下结论。最后的“抖”,必须使用名家的观点,否则无法令人信服,甚至还会被人指责教学知识落实不到位、不准确,弄不好扣你一顶“误人子弟”的帽子,就够你受的了。人物情节主题讨论到这里差不多了,但小说的三要素,还有一个“环境”未涉及,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正好可以借由对环境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整部《米格尔街》的阅读兴趣,所以我决定花些时间在这一要素上。由人物和情节好坏的不确定,到小说主题的不确定,过渡到环境好坏的不确定,从而进入到小说的另一要素“环境”。(编者注:熊芳芳老师的课堂得到与会专家与代表的高度评价,课堂实录及评价附后)

钱建江(江苏省常熟实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阅读优秀的诗歌,可以拓展我们的胸襟,净化我们的灵魂。

《再别康桥》一诗,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它明显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代表了新诗借鉴西方诗歌艺术而又注意体现民族特点的取向。这首诗像一首小夜曲,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情感的潮起潮落,低回曲折,一咏三叹。

新诗有很多值得鉴赏之处,诸如语言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像《再别康桥》这样一首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诗歌,其审美点是很多的,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鉴赏,需要依据文学课堂的特质以及现场的教学情境来考虑。

徐志摩的这首代表作,同时被收录在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和苏教版初一语文教材内。今天是和高中同学上这首诗,对高中学生而言,诗歌所体现的新格律诗的“三美”这一形式上的特点是容易把握的,关键是诗人在这首诗里倾注的复杂情感,我们该读出更多的意味。课堂上,在朗读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品读意象这个环节,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诗人所要告别的,既是康桥的自然景物,也是他的青春岁月,更是他的精神家园。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力求体现文学意味。例如,通过对改写的古体诗与原诗的比较,让学生对新格律诗的艺术特色有感性的认识。教师以示范的方式要求学生用现代散文的形式进行改写,在改写中进一步领悟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课外选择优秀新诗进行鉴赏等,也都体现了文学教育中读写结合的传统理念。

不可否认,在我们的人生中,每个人都在渐渐远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我,希望通过文学教育,来寻回自己的精神家园。

李前尚(河南省夏邑育才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散文,我每一次去读,都有不同的感受,都会流泪。我根据散文的教学特点,抓住人物的情感表达,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美读课文,读出情感 ;二是美读课文,读出美点;三是随文抒写,妙笔生花。

我通过美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课前视频歌曲《母亲》的播放,创设了一种浓浓亲情氛围,引用史铁生《合欢树》中对母亲的回忆和怀念的语段,恰当地切入了文本。然后通过分段朗读、教师范读、全体朗读、男女合读,配乐朗读等不同形式美读。让同学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怀,体会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我在范读时,配上凄婉的《滴水的月光》二胡曲,深情的朗诵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师生。

在第二个寻美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词“瘫痪”和“憔悴”,采用说文解字的方法对这两个词进行解析,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瘫痪时生活的艰难,母亲面对对生活失去生活信心的瘫痪儿子和自己病入膏盲时的心急心情。我又围绕“一块儿”和“好好儿活”这条主线来分析,即母亲劝史铁生要和母亲一块儿好好活,因为我不好好儿活,母亲离世后我决心和妹妹一块儿好好儿活。“一块儿”内涵丰富,这时的史铁生双腿瘫痪,暴怒无常,而母亲已是肝癌后期,脸色憔悴。可是我一直不知道母亲已病入膏盲,她却劝我要好好儿活……她从没替自己考虑,而是为自己的儿子而活着。“一块儿”和“好好儿活”贯穿全文,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不愿意看花,到愿意和母亲一起看菊花,再到母亲去世后和妹妹一起看菊花,史铁生在母亲的关爱下慢慢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完成了母亲读的遗愿,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秋天的怀念》中每个词如颗颗珍珠,用一条银线贯穿起来,构成了完美的动人篇章。

为了让同学们走近作者的情怀,感悟母爱的平凡和伟大。我设计了“随文抒写”训练环节,这也是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能力而设计的。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顺利地完成了写作训练。学生优美的语言,感人的话语,对文本独到的理解,精彩感人的朗读,体现了萧山十中孩子们的丰厚的文学功底。

最后为升华情感,让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得到人生的体验,我也写下了对秋天对母亲怀念的诗篇欲养而亲不待,子欲孝而亲不在,母亲离开我已经三年了,在菊花烂漫的秋天,在这美丽的湘湖之畔,我站在这文学课堂上,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配乐朗诵了下水诗文《写给母亲》。母亲生前的一件件小事,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母亲的一句句教诲,一声声嘱咐在我耳边萦绕。真情实感的表达,深情凄婉的朗诵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当我的配乐朗诵戛然而止之时,师生共同鼓起了掌声,久久在课堂里回荡。

王克强(江苏省江阴暨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文学博士)

我今天的发言主要涉及三个关键词:严谨、平衡、创新。

对于文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设计之严谨。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以严谨的态度成就完美的设计。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你是文学博士,那你说说文学有什么价值?”我说:“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你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的疏离,然后建构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相互平衡中,你得到了安慰、愉悦乃至更多。”这就是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二,以平衡的张力成就美好的人生。

根据康定斯基的精神三角形理论,文学课堂应该具有先锋意义。先锋意义表现在文学课堂要追求三个永远:永远喜新厌旧,永远在变化,永远在创新。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三,就是以创新的追求成就师生的未来。

董辉(河北省唐山丰南一中语文高级教师):

文学是我们人类在与自己、与自然相互认识过程中逐渐自省的思想历程的记录,是我们关照天人合一、天地精神的获得,是我们人类灵魂上的自我认知的飞跃,更是我们中华语言博大精深的最深刻最精雕的打磨。所以,我认为文学的意义首先在于灵魂的启迪与教化,其次在于美学的熏陶与渐染,再次在于语言技能的提升与获得。于是,我觉得我们有责任要对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进行传扬。

基于此,此次文学课堂的设计,我定位于“跟名家学写作系列课之苏轼篇”。第一课时,我主要是通过有效的课堂环节设计,借助课外导读材料,让学生熟悉并了解有关苏轼的经历及作品。在知人论世中,“企获灵魂的关照,文学寻根”。这个环节,我们主要是通过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及苏轼的相关作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诞生了苏轼这位伟人;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才培养出了苏轼这位旷世奇才;而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才让这样一个心善、才高、有为的伟丈夫路遇坎坷,几经贬谪。阅读之后,课下作业是《苏轼,谢谢你》,让学生们撰写感想。这个环节,主要是让苏轼的人生经历给学生们上了一课。李苦禅曾说过“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他谈到画家“画的价值,重在人格”。其实,岂止是绘画,诗人的“诗”,音乐家的“曲”,这些艺术形式背后,最应该被看重的都应该是隐匿于文字之下的灵魂,坚毅、果敢、善良的灵魂。

我思考,文学家虽然看似是用文字书写了专属他自己的个性人生,抑或是描绘了属于别人的个性生命(小说),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在书写和描摹着专属于人类的灵魂。或坦途一片,写你如何兴尽不傲;或坎坷一生,抒你如何笑傲沧海;或苦乐参半,悲喜共具,绘你如何沉浮跌宕,心平神定。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文字的背后哪里躲藏的是一个个瘦小的躯体,那里分明藏匿着整个天下,整个茫茫人世间。于是,文学带领我们回归的不仅仅是作者那拳头大小的心脏,而应该是带领我们结识了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幕幕复杂世界的真实。

之所以选择这首词,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该词短小,词格规律简单,容易初学者记忆和模仿。其二,该词是词人豁达境界的集中体现。而我本着文学的教育意义的原则,我祈望学生能从苏轼身上学会身逢坎坷后的豁达与乐观。这些精神品质,对于在竞争中打拼的学生而言,意义更甚。

李崇崑(吉林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作为中国文学的初级形式与基础成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青春色彩和人文气息。在校园文学的创作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达到校园文学高度,需要创设文学课堂。

在纷繁紧张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渗透引导,进而让学生创作出深入灵魂、张扬个性的校园文学作品,从而打造文学课堂?巴金说,只有将内心体验与文字完美融合,才能写下有生命的文字,经历岁月的淘洗,而暗香长留。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与生活的强烈共鸣,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有一种强烈地想法,即把自己的独特想法和大家作以交流,不吐不快。于是,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词语便能在学生的表达中得以酝酿、在过滤中得以沉淀。

在平常的教学中,在平常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适地发现可以练笔的生活片断,站在学生层面,和学生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创作。可以是针对偶发事件的细节描写,可以是特别日子(如节日等)的感怀,可以是对某一现象的抒写等。这样,能够率先垂范,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让他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展现个人才情。

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创作过程是引领的过程,也是同行的过程,还是陪伴的过程。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判断出学生作品中呈现出的个性风格,以及可能达到的愿景。因此,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相应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共鸣,并且愿意和师生作以交流。这一环节是心灵的靠近,是思想的碰撞,更是写作热情的点燃。为此,教师应该在这一环节中,关注学生的表达,并能从学生可以接受的高度提升认知。以此带动班级更多的同学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渐渐地习惯阅读,习惯写作。

基于此,暂不谈文学课堂的形式,仅就文学课堂的实质而言,只要能恰好让学生的心在那一刻动了一下,只要能恰好让学生认为那般情景、那般景致需要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只要他们在品味某一词句时,恰好学会了洞穿其中的内涵,又恰好在自己的文字中得以巧妙呈现……我认为,他们在课堂中找到了文学之门的钥匙。——或许,对初中生而言,这把钥匙远远比教师告诉他们“文学是什么样的,校园文学是什么样的,文学课堂是什么样的”更重要。因为,只要他们拿到钥匙,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欣赏校园文学的真面目,领略校园文学的天地,文学课堂的风景。

张旺(杭州市萧山十中教科室主任,花雨文学社指导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

社团活动课,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课型,需要我们加以实践探索。当然,说社团活东课堂化,不是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体现老师的有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来构建这节课。据个人观察,很多社团活动课,缺少设计,随意性很强,从而导致实效性流失。究其原因,是没有把社团活动课作为课堂来实施,从内涵与本质上来讲,社团活动课应成为文学课堂的重要形态。我举行的这节读书活动课,从选题到编创剧本,从演员的选定到编排,从剧本的排炼到定形,从主持人的安排与活动的设计,从活动的导入到活动的展开,从环节的设计到具体细节,既尊重社团活动的特征,又彰显课堂的规律与架构。课堂的实施既严谨,又开放;有预设,又有生成;既有老师的指导,更有学生充分的主体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对社团活动课如何更好的开展,是一次很好的实验与体验。

一、课堂设计:突出“社团”的基本特征。

社团活动课是一种特殊的课堂形态与课堂类型,必须与平时的课堂与课型区分出来:一是要考虑到教学对象是社团的学生,他们明显比其他学生有自己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有明显的文学爱好与特长,有较广的文学阅读面,有较深的文学阅读积淀,有较好的文学写作基础,基于此,在课堂设计时,起点要高,专业性要强,活动要多,探究要充分,充分彰显“我的课堂我做主”,让每一个都充分地展现最好的自我;二是要考虑到教学的形式主要靠“学生的自主活动”,课堂以活动为主线,逐层深入,一步步把活动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课由花雨文学社社长孔涵睿主持,参与课堂的是花雨文学社全体小作家班的成员。课堂一开始就先声夺人,伴随着舒缓悠扬的朗诵声,社员们一起走进了曹文轩的文学世界,每个人的童真时代都有这样一个纯净的世界,而曹文轩便为我们又现了这样一个纯美、干净的世界。翻开扉页,你便会不由自主的进入这个世界,而我们对于这片净土也各有各的感受。于是,在话筒的传递中,大家纷纷发表了对《我的儿子皮卡》《草房子》等一系列曹文轩作品的感受,随后还有一些成员则将这份感受化作文字记录了下来,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向我们展现。有关于曹文轩作品独特理解的,也有关于曹老师语言文字特点的评析,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曹文轩小说中塑造的生动人物以及那细腻唯美的轻灵文风,文学的气氛热烈而浓郁。

二、教学过程强调文学的育人功能。

文学是人学。校园文学的功能第一是育人,第二才是写作技能本身。因此,社团活动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强调文学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文学“润物无声”的不可替代的育人特点。基于此,为多角度多侧面的演绎曹文轩的文学世界,挖掘与解读曹文轩的文学经典,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学育人,读书成长的功效,我们在活动中穿插一个情境剧《细马》的表演,《细马》在课堂中精彩的演出,点燃了全场的激情。邱二爷形象逼真,邱二妈细腻矛盾,还有那单纯的细马,孤单的秃鹤,惟妙惟肖的再现了书中的情境,有几处演绎甚至叫人忍俊不禁。你会感觉你就置身在那个小村庄中,就在蒋一轮的那节课上。课本剧的表演,不但加大了对作品理解的深度,作品中人物对学生的心灵与精神成长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次活动还特邀嘉前几届花雨文学社社员、现在的萧山作家协会员的王佳萍作特邀嘉宾,她也讲述了曹文轩的作品对于她人生的意义与影响,并以诗喻情。最后我做了总评,引用了多位名家对曹文轩的高度评价,还提炼出了“花雨精神”就是坚守与执着。这些也都紧扣了文学育人的目标与指向。

通过一位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让学生收获丰厚的人生感悟,这不仅仅是一场浪漫的文学之旅,更是一种高雅的人生享受。让我们与文字结伴,与文学结缘。

【专家点评】

邓虹(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员,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首批文学教育名师):

各位老师,很抱歉,我们组来迟了。原因是讲课老师全情投入,听课老师意犹未尽,真可谓是“萧山斜阳无留意,‘芳辉’脉脉有余情”啊!

首先要表达的是对这二位年轻教师的钦佩。芳芳老师比我小8岁,按吴思敬老师的话说,小十年对于诗歌创作而言就差出一代人了。听完她俩的课,特别有一种紧迫感和欣慰感。紧迫就是因为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被拍死在沙滩上,欣慰则是感觉我们的文学课堂越来越繁荣。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青年名师的出现,使得文学教育教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下面就简要谈谈对二位老师的文学课堂的感受。

1.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作为文学课堂的老师,饱读诗书,自身就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在课堂上信手拈来,娓娓道来,从容大气。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知识、能力的保障。

    2.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今天在二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摇动,这种召唤。老师用自己的才情学识,用看似不着痕迹,其实是颇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在自然地悄然地摇动和召唤学生的灵魂。这种召唤有两个层次:有老师心灵与学生心灵之间的灵魂召唤,还有生生之间的互动和才情感染与召唤,课堂的力量是强大的。

3.两位老师都是很自觉地把课堂临时生成或过往学生学习生成的资源,非常自然而巧妙地运用到课堂学习当中。以前总是教材、教师知识储备一统天下,而当今新课改背景下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纳入课堂,就很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应届往届)知识和技能的良好传递。

4.芳芳老师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般课堂讲小说,多多少少是缺乏文学独有特性的。小说这种文体的主题一如生活本身复杂而不确定。可我们长久以来的课堂偏偏要把生活的不确定和生活的复杂说个一清二楚,非要得出一个固定的结论。在今天的课堂上,面对高三的学生,芳芳老师突出了高中课堂的关键点:思维的训练。训练体现在维度和力度两方面。思维的维度是多角度的,思维的力度是强有力的,于是就达成了本课思维的深刻性。老师本身拥有思想的深刻性,才有可能传达给和促成学生的深刻性。而这恰恰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它更是重点。

5.董辉老师的这节课很有特点。这是一节诗词鉴赏和创作课。如何让学生进入创作?她在开头结尾都用自己的诗词创作做示范,短时间内去除了学生对文学创作的陌生感与隔膜感,十分自然巧妙,同时体现出老师的文学才华。与芳芳老师一样,课堂容量大,强度大,符合高三学生的特征,体现了高中教学的特点。

最后,对二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作为个人才华非常优秀的老师,是否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更大的空间,让我们看到学生有成为甚至超过你们的可能性。而老师的价值则正体现在对学生学习非常独到的点拨与提升上,这也是最见老师功力的地方。

受到二位老师的文学感染,谨以一首小诗为我的发言作结:“西湖风景如既往,校园论坛绘新颜。芳芳从容解小说,董辉随性写诗篇。析出生命千般色,引来慧心万眼泉。文学金秋两美玉,温润江南一片天。”

周健(辽宁大连教育学院高中语文研究员,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

总体看来,钱建江老师和李前尚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秋天的怀念》这两节课是比较成功的,都能体现“文学课堂”的味道,有值得关注的“看点”,也有亮点中需商榷的问题。

《再别康桥》的教学鉴赏目标应突显两点,一是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特点、整齐章法及和谐柔美音韵所展现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诗中的完美融合。其鉴赏重点是体会诗境之美,难点是把握意境的营造方式。执教者能够准确而集中地定位教学鉴赏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特殊性,即通过诵读与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执教者还引导学生捕捉与体悟接近诗歌原旨的诗人感受,尽可能低解读出诗人对康桥的挚爱与留恋,避免了诸多所谓的“惜别的感伤与忧愁”之类的脱离文本的解读。执教者如能在整体把握全诗的内容导读前提下又注意在细节的点拨中体现“导”的技巧,会更大程度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之作,母爱之情细腻真挚,催人泪下。怎样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之中并有所悟有所得,是本课鉴赏教学需考虑的重要问题。执教者采用以下方法引领学生学习文本,即通过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走进作者,体会其内心的感受;走进文本,体会母爱;走出文本,学会感恩;教师亲笔范文示例,表达对母亲的感念之情。执教者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心情,抓住一些重要语段与词语让学生品读,感受母亲的心情变化及那种独特的母爱,从而把握作者情感及文本主旨。执教者如能从文中细节描写入手,提引学生推敲品味词句,并在设计鉴赏问题时注意呈现一定的梯度,将会使学生的主体自主参与的意识得以强化与提升。

在我们的语文课程中,散文的教学大家比较熟练,而诗歌教学特别是新诗体的教学一直是薄弱的。主要原因我想是许多老师对新诗表达手法不熟悉,“诗无达诂”,不好把握新诗的特点。但诗歌作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在我们的语文课程中应当是重点。通过诗歌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智的熏陶培养,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其他文体的教学就会水到渠成。因此“诗歌课堂”是我们今后“文学课堂”展评活动需要深入探索与实践的课程。希望在今后活动中看到更多新老师的文学好课!

尤立增(河北省张家口一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首批文学教育名师):

文学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是文学课堂,文学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文学课堂并不完全等同于阅读课、写作课,它应该有自己的“特质”,那就是课堂要回归文学的本质,把课上出“文学味”,而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

文学课堂中,教师要变化角色,由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练者变为有人文色彩的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老师要深刻理解“唯有用灵魂才能塑造灵魂”“用情唤情”的道理,要真正实现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文学课堂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必须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因此,在文学课堂中,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将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受到鼓励,学生将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大写的“人”。文学课堂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传统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文学课堂要使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相联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注重发挥文学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文学素养的养成。

李崇崑老师的《给作文加点颜色》是文学创作的指导课,老师以富有文学特色的“颜色”为载体,唤起学生与生活的强烈共鸣,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理解了“色彩词”在写作中的意义,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合理,实现了“以情唤情”“以文学手段促成文学创作”的教学目的。王克强老师执教的《父母的心》是小说赏读课,课堂打破了传统文学鉴赏课的局限,借助国外先进的文学理论,上了一节有“气场”的好课。我认为,两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语文教师对文学课的准确定位,就在于教师观念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种尝试,一种成功的尝试。

王岱(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萧山市第十中学花雨文学社的读书活动课《走进曹文轩的文学世界》在张旺老师的指导下,上得很成功。

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文学活动课的特点:

一是紧紧围绕着活动来,这节课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花雨小作家班的同学们通过诵读、交流读后感等多种方式品读曹文轩的文学作品,同时还选取曹文轩的名作《草房子》中的片段进行了改编演出,同学们细腻的表演,将人们带入到小说的情境之中,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作品的内涵,从而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活动课还安排了已毕业的校友的演讲,在演讲中分享她的阅读生活和创作的诗歌,最后张旺老师做了恰到好处的评论,对这节读书活动课进行了必要的提升。每一个活动都可圈可点,都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活动课的线条清晰,层次感强,可谓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阅读鉴赏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是紧紧围绕着读书,围绕着文学来,体现了文学社读书活动课的特点。无论是这节课的整体,还是不起眼的小环节无不是围绕着读曹文轩的作品、试图走进曹文轩的文学世界所做的努力而进行设计的,无一笔是旁逸其外的。整堂课可谓是漫溢着书香,回荡着诗情。

三是紧紧围绕着学生来,而不是围绕着老师来。老师基本上隐居幕后,张旺老师只是在最后才对曹文轩先生的作品特点及阅读要津做了要言不烦极为精到的讲解。学生始终是这节课的主角,他们或读作品,或品语言,或谈感受,或演话剧,或做主持,活动得充分、认真。几乎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没有旁观者,活动课就是“我们的”课,而不是老师的课,活动课的舞台是为学生搭建的,主角自然是学生。花雨社员们精彩的表现就是文学社最好的作品,当然也是张旺老师最好的作品。

当然任何课都会有多多少少的遗憾,这节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没有失误甚至连一点小偏差也没有,可以讲很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但也许正是因为预设得太充分可能就会缺少一点灵动性。交流缺少了碰撞,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文学创作的灵魂是自由,同样阅读鉴赏的灵魂也是自由。多一点自由交流,多一点自选动作、临时发挥,也许会更精彩!当然这多多少少是有些苛责了。

但瑕不掩瑜,我相信这节在张旺老师指导下的文学社读书活动课会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带来深远的影响。此亦足矣。

张鹏举(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中国教科院语文专家)

久闻熊芳芳老师课上得好,书卖得火,文发得多,于是有了想听听这位“新生代语文名师”课的念头。这次“首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活动”与她不期而遇,于是就有了享受一节好课的机会。我就与大家再分享一下听课的感受。

  一、充满悬念与期待的导入

老师这节课的内容是文学欣赏课,讲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 保尔《米格尔街》中的《没有名字的东西》。引导学生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独特性,并激发学生对《米格尔街》的阅读兴趣是这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上课伊始,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引人入胜”。

开门见山,以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答问切入(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接下来奈保尔的自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评价均指向同一焦点:不幸的童年经历与成为伟大作家的关系,这就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作家的身世及其取得巨大文学成就的必然性,紧接着又用同样是著名作家阿来对奈保尔及其作品的评价调动起了学生对陌生文本的欣赏兴趣。这一连串的引用就像集束炸弹一般,炸开的是学生对这位来自外地陌生老师怎样上这节课的悬念和获取新知的期待,其冲击力可想而知。

二、三块“指路牌”

除了导入环节提到的海明威、阿来及诺贝尔奖评委会之外,老师在一节课中还分别引用了哲学家叔本华、诗人B.华兹华斯和里尔克、作家肖洛霍夫、米兰昆德拉、编剧廖一梅等人与文本赏析相关的言论,甚至最后以画家梵高的作品《星空》作结。而引用的最多的当属文学大师王鼎钧关于小说艺术的观点,前后共引用三次。

第一次是在与学生讨论“小说艺术本质”并引出“小说中的人物”这一话题的时候:“小说表现人生,故事就是人的欲望、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瓜葛。”

第二次是在讨论“人物、情节与主题”的时候。在引领学生以以米格尔街上的一个人的身份来向我这个外乡人介绍波普的形式概括了小说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并梳理完情节之后,话题自然深入到主人公转变的契机上,老师用王鼎钧所讲“人物在面对阻碍冲向前去的时候最能显露个性,最能引起读者关心。阻碍使故事曲折。阻碍可能来自环境,可能来自另一个人,也可能来自自己的内心。”

  第三次是结束讨论“人物、情节与主题”之前,熊老师要明确的告诉学生一点,那就是“小说就是一面镜子,它把生活复杂的真相呈现给我们看。它不是道德教材,不是政治课本,它不告诉我们明确的好坏,它不下结论。它只给我们一些感慨。因为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这就是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本质(精神)。用王鼎钧所讲“故事短,层次多,颠倒不已,肯定否定混淆,这就很好。”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脚。

  如果将熊老师所引用的王鼎钧的话用一条线连接起来,我们会发现,这三段话恰如三个引路牌,以文学大师具有权威性的论断,将学生从人物到情节到小说的本质一步步引向深入。顺便说一句,熊老师这种在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信手拈来,表现了她深厚的学养与富于逻辑性的精确表达,这是教学智慧的源泉。

三、不一样的人物分析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因此,人物分析就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中。抓住人物分析就抓住了小说教学的“牛鼻子”。同样是人物分析,老师的课在四个方面体现了她与从不同的高超之处。

1.虚设情境,理清关系。

人物生活在关系之中。《没有名字的东西》除主人公波普外还有其他众多人物。在用王鼎钧的话引出小说中的人物这个话题后,老师并不是一般化的彼此孤立地罗列出名单,而是设置了一个“我找波普”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米格尔街,以一个本地人的身份介绍波普的方式,将主人公放在由一个一个的人物所结成的“网”中。在这个网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波普与每个人及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凸显出波普的性格特征,让主要人物“立”起来了。由点及面,由面及体,既达到了理清人物关系的目的,又为后面的深层推进做了铺垫,可谓事半功倍。

2.揭示矛盾,深度理解。

戏剧讲究矛盾冲突,其实这在小说中准确地说是在小说的情节推动中同样适用。不仅如此,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会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这在《没有名字的东西》中体现得十分充分。诸如波普既是过着悠闲自在、诗意栖居的生活“诗人”又渴望得到多种身份的命名的矛盾;波普在别人的眼里先是“娘娘腔”又变成“英雄”的矛盾;波普既想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又不想放弃有意思的人生的矛盾,以及主人公命运改变的好与坏(喜剧还是悲剧?)的矛盾等等,这些贯穿于小说中的所有矛盾冲突,在这节课上都得到清晰而准确的揭示。

3.抓住细节,深入挖掘。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就是波普让“我”给他写一副“招牌”。这个细节是个扣子,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深刻地表现出人物的真实、矛盾与复杂,因此,解开这个扣子才能准确把握波普这个人物性格中最深层的东西。对于这样重要的细节,老师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而且要作重点分析。发现细节,抓住细节,把握细节,利用好细节,这一手很高!

4.把握关键,深化主题(人物转变的契机与动力)

《没有名字的东西》通过曲折波澜引人入胜的情节展示了主人公性格巨大的转变。但转变只是表象,在表象下面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就是人物转变的契机与动力。老师在分析人物与情节的过程中,敏锐抓住这“契机”与“动力”这两个关键词,不惜大量的时间(从时间分配来看,这个环节用时最长),用了大力气,条分缕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领学生触摸到作品最深层的东西。

此外,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及,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情节及环境的过程中,还根据教学的需要,大量引用《米格尔街》其它篇的内容,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没有名字的东西》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以一篇带一本的效果,不仅挖掘了深度,也拓展了宽度,有一举两得之效。

当前的语文教学仍处于一种应付考试的状态,语文教学严重缺失了文学教育。除了大的教育环境影响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缺乏文学修养。我们现在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几年各地教育部门对教师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培训,但大多都是教学技术层面的,而实际上没有从文化层次方面去倡导。文学素养的高低就决定着一个人文化品位的高低。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果缺乏文学素养就相当于没有根。没有根,何谈教师的专业成长?再具体说,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连自己都写不出诗文,何谈去指导学生写作?

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从 “要有根”“要有道”“要有法”。这个“根”,就是文化之根,文学之根;这个“道”,就是教育的精神之道,正确的追求之道;这个“法”,即是教师要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因而我们所要追求的文学课堂,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这些素质。

这次举办的首届文学课堂展评活动,其意义非常重大,我觉得在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条有效途径。我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学课堂”一定会产生新的影响,推动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

【体会感悟】

崔桂静(山东平原一中语文骨干教师):

用文学滋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青春随神奇的中华方块字一起飞扬,左手文学,右手教育,关乎生命,关乎成长,这就是我的做一名文学教师的梦想。

我认为,要做到这些,教师自身要有丰厚的底蕴,能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拓展其广度,增加其深度,旁征博引又恰到好处,这是老师的真功夫,也是做一名文学教师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会更加注重读书,增长知识,增加内涵。

在教学设计上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因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的精彩才是老师的精彩,学生思维提升了,认识升华了,思想深刻了,能投入地读书,愉悦地写作,自如地交流,大胆地质疑,勇敢地表达,课堂上能够有师生发自内心的微笑,有豁然开朗的喜悦,能够做一个有才情会思考的人,一个热爱生活,常怀赤子之心的人,我们的课堂,也算觅得了文学课堂的一点真谛了。

我想,对于做一名文学教师的选择,既然热爱,就义无反顾地去追求,不以外界强加的任何名义,去雕刻属于自己的没有名字的东西。

焦锐男(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骨干教师)

我信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什么,我们就会最终成为什么。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优质阅读促成学生的精神发育,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得到最好的心灵养料。我坚持带领学生进行专题学习,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深度探究和深度写作从源头上滋养学生,培育学生的精神底子,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正如我的学生所说:“也许没有专题学习,我也能和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高中学生一样,平平淡淡地上完高中三年的语文课,得到高中应有的语文应试技巧,考一个很好的语文分数;但是正是因为有了专题学习,语文课不再只是语文课,更应该被称为人文课,而我荒度了十六年的青春,因为专题学习而开始改变。”是的,语文课更应该是文学课、人文课,语文应该给学生更深广瑰丽的馈赠,语文应该从最内在的层面促动学生的心与魂。一个的精神高度取决于他的阅读高度,一个民族的精神质量取决于他的人民的阅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起于个人,关乎民族。   

参加文学课堂的比赛历程是一次美好的回忆,比赛规程中强烈的文学性、开放性和探索性,都令我大开眼界并为之心驰神往,而参加校园文学高峰论坛更让我有幸遇到一大群文学教学的同路人,这使我确定在语文教育的朝圣之路上,我并不孤单,怎不欢喜!

张衡(黑龙江实验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的课堂就应该是老师自己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命互动的景观。在与生活、自然、社会自由对话中,实现语文素养与灵魂诗意的比翼双飞。一个优秀的文学教师需要心中有法,眼中有人。一堂优秀的文学课需要厚实的内容,丰富的感悟,高雅的格调,适度的张力。

    听了两堂文学课,让我想到了前不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一场争论:教什么与怎么教哪个更重要。听了熊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教什么,听了王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怎么教。陈平原说:“轻装上阵,讲求趣味,这样阅读文学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在文学的课堂上,无论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谁唤醒了学生的自觉,谁荡涤了学生的心灵,谁就是重要的。

    我酷爱文学,更深深迷恋上了能把文学的种子撒播到千秋万代的语文教育事业。多年来潜心教学,醉心教育。三五之夜,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纷乱的思绪漂白、沉淀,于是心甘情愿地做语文麦田里的守望者。

    今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童子何知,忝列盛会。谢谢各位。

屈艳(山西大同一中初中部语文骨干教师):

现代诗歌普遍存在于生活中,它可长可短、可雅可俗、可吟可唱,极易为大家所接受。从“五四”时期的“尝试派”“人生派”“新月派”等到近代的“边缘诗派”“素颜派”等,无不是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易于为人们所传诵。把握这个切入点带学生走进文学殿堂,不失为一种简便之道。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感到诗歌历来不好教。古代诗歌过于精致,教师往往花费精力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诗味的品评就相对忽略了。而现代诗歌相对直白,似乎理解已不困难,但诗味也不好品评,于是诗歌教学成了“鸡肋”。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诗歌不好教,或者说,单纯见一首讲一首,很难让学生触类旁通,唤起学习热情。看来,我们需要在诗歌阅读教学策略上有所创新,授之以“渔” ,让学生把握规律,进而提高文学素养。

 今天听了“文学课堂”示范课,对我又有了新的启发,新的思考。回去后将进一步探索实践。

任郁(四川射洪太和一中语文骨干教师):

我一直坚信,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功底,最好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写作功底!通过这次全国“文学课堂”展评活动,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要给学生讲好一篇精彩的文章,尤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真的不容易,所以我希望自己,也希望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够进一步多阅读文学名著,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自己也亲自下水写作,和学生一起参与校园文学的各种活动,体验其中的苦与乐,让文学的艺术魅力真正进入语文课堂之中。

胡爱萍(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二月文学社指导教师):

文学课堂,应该是中学语文最具魅力的课堂。相信每一位语老师和每一个学生,都会被她深深吸引,都会深深地爱上她。那么,文学课堂,应该长什么样?

首先,她具有形象美。这里的形象,不仅指组织课堂的形式,更指课堂上师生的精神面貌。诗歌的吟诵和鉴赏,散文的美读和赏析,小说的改编和研讨,戏剧的品读和表演,每一种形式美,无不在师生互动形成的气场中尽情体现。师生为每一部文学作品而投入感情,产生共鸣。师生的情感态度,是振奋,感动,叹惋,激愤……每一件文学作品,都雕刻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塑造着师生的个性品质。学生的心灵,在品读与感悟中发生着变化。一股风拂过大地,一朵云开始化雨,一片禾苗开始拔节。这是学生从内到外发生的变化,而这变化,源于——文学。

其次,她具有内涵美。文学课堂从来不是语文课形式或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文本文学内涵的揭示。一堂具有文学特质的课,她情感丰富,个性多彩。她从不要求固定一个风格,也不硬性规定必须讲几分钟、用什么电教设备,她只规定最本质的,就是文学课堂的内涵。需要传授文学知识时,可以以老师讲授为主,也可以由学生主持,学生搜集资料自主进行;需要品鉴作品时,师生共同品读鉴赏;需要引导写作时,师生、生生切磋琢磨。文学作品的内涵,无论是厚重的、深刻的、情感丰富的,还是清新的、灵动的、个性飞扬的,每一种风格,都熏染着文学课堂的风格。在这样的课堂上,文学可以涵养气质,抚慰人心,强健风骨,涤荡灵魂。

有文学修养的课堂就是不一样。文学课堂需要有文学修养的老师,有文学修养的老师才能有文学修养的课堂,才能培养出有文学修养的学生。希望每一个从文学课堂走出来的学生,都心境澄澈,眼神明亮,都果断坚定,弘毅刚强。因为,文学从课堂走过,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是内心向善向美的改变,是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未来向善向美的改变。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校园文学课程化所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张晓波(大连保税区一中语文骨干教师):

文学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根源,没有文学课堂的熏陶与浸染,语文课堂便会变得枯燥而无味,语文便失去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在课改风起云涌的时代,语老师如果不去坚守好文学课堂这块阵地,语文课就会变得肤浅,变得庸俗,变得功利,甚至会变得戏谑化。文学课堂的探索与追寻,能够让我们语老师回归平静与理智,能够唤回语老师内心的激情与热爱。文学课堂能够让语文教学走上真诚之路,走上文化之路,走上有品味之路。文学课堂任重而道远,真心希望她能够谱写语文教学的崭新的篇章,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位。

双手捧着语文教材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曾不停的问过自己:语文课要上成什么样是成功的?作为一名语老师,我想教给学生什么,我能教给学生什么,我正在教给学生什么,学生从我的课堂上收获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踏上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开始了文学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热爱文学是语文教学灵动的翅膀,没有真情的投入和倾心的坚守,语文教学便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便会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存空间。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文化的传播,是文明的传承,是美好人性的导引,是魅力人格的塑造。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迷失了,在各种教学改革的思潮下,肩负着重任的语文课堂变得肤浅了,变得戏谑了,变得庸俗了,而在这个时候的语文教师,只有用自己满腔的对文学的热爱才能重新唤醒语文的那颗沉睡的心灵,才能让语文课回归语文本位。没有对文学的热爱与坚守,就没能把握文本的真谛,就不能全面的真诚的解读文本,就无法追求并实现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更无法实现语文的厚度和深度。热爱语文教学,就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诗性、生活性、“书卷气”。也许这一切做起来会很难很难,但是只要我们秉持着一颗热爱文学之心,我们就会为语文而坚守,为文学而坚守,为文化而坚守。

【主持总结】

有专家说,校园文学是学校文化的一翼,它的价值功能关系到艺术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校园文学定位的多元化、活动课程的多功能、理论研究的多方位说明它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最重要的,它和语文学科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离不开语文教学,校园文学活动应该为实现语文教育特别是文学教育发挥它的优势。但是,我们在开展校园文学活动中发现,在教学体制上,它和语文教学还没有很好的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它的独特的教育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为文学作品。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方法大多指向了应试,本该生动的文学课却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文学教学缺失了文学艺术的美感与魅力。我们认为,校园文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情智、审美、想象、表达、创新等人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从小受到文学的滋养,不断提高文学修养,才能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我们评比“文学课堂”,对申报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参与指导文学社团、个人文学创作方面要有成果,体现自身的文学素养。

但是从申报的情况来看,大多的教学还是停留在阅读分析、一般性的作文指导的课,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度把握和玩味,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传递一种文学教学的理念,希望引起大家或更多同仁的思考。

希望这次被评为“十佳”的老师,继续探讨,在文学教学方面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希望各位专家、名师,关注关心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长期以来沦为考试工具的语文课期望有所改观,促进语文教学健康发展。

 

 

上一篇:“背靠大树”——校园文学发展的关键
下一篇:《望城地方文化视点》出版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