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养鸡的方法来培养一只鹰,否则,它将只会变成一只披着鹰外衣的草鸡。
——题记
人能否成才?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个人而言,家庭的教育会产生很大影响,若方法得当,这个人将会前途无限;但若方法错误,这个人将一事无成。这是值得每个家庭思考的问题。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山巅捡到一只幼鹰,回家之后将其养在了鸡笼之中,幼鹰与鸡天天嬉戏、啄食,久而久之,它以为自己是之鸡。待它长大后,主人想将其培养成猎鹰,但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济于事——它不会飞翔。直到最后,主人将它扔下山顶,在惊慌中它拼命扑动翅膀,才终于飞了起来。
纵观整个故事,不免让人有些搞笑:一只猎鹰竟不会飞翔!但若冷静思考,便又使人哑然失笑:鹰怎么可能不会飞?飞翔是鹰的天性,天空是它们的归宿,它们是空中霸主!而什么不会飞,只能被人们保护?也恐怕只有家鸡了吧!——它们无须整日担心食物,人类会给予它们;它们不用整日担心自身安危,有笼子保护它们;它们不用担心冬暖夏暑,农场会关怀它们!它们所要做的,仅仅只是不断长肉最终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但鹰竟变得如鸡一般,究竟是鹰自身不思上进,还是主人的错误教育?
不用思索,当是后者。鹰是空中霸主,要比草鸡高贵得多,但主人却将其与鸡共养,不给予发展机会,试问哪只鹰就这样可以翱翔天际?方仲永天生聪颖,幼时作诗便可传观全乡秀才,他无师自通,天赋高于有才的人,但他的父亲却以此为利,不让他上学,领其游四方十几年,最后导致他“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就像一只鹰,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才能,但其父醒悟太晚,这只鹰已从崖顶摔到谷底。吕蒙一介武夫,为孙权的得意大将,但他不愿学习,空有一副蛮力,经孙权苦心相劝,吕蒙重拾诗书,再逢鲁肃时,才有“非复吴下阿蒙”的千古绝叹!其实,吕蒙也是一只鹰,他在掉落过程中及时醒悟,才使自己没有跌落谷底,最终成为文武双全的大将。
无论是方仲永还是吕蒙,甚至是我们每个人,其实我们都是一只鹰;决定我们是否能翱翔的重要条件是我们的家庭教育。鹰若想飞翔,必须训练从高处降落时及时舞动翅膀。只有方法适当,才能发掘自身潜力。我们想要成功,必须找到方法。家庭不能刻意去改变孩子的本真,而应顺其自然,扬长避短,勿以同类化要求,也勿以所谓榜样来要求。
想要成长,可以借鉴,不可照抄,方法因人而异,别因羡慕别人成绩,而让“雄鹰”变“草鸡”!
世间万物都有与其对应的特点,不要刻意违背,也不要尝试改变,只有顺其自然,给予适当提醒,才能真的让其茁壮成长,发掘出最大潜力。
【作者】张 曦(山西大同一中初二)
【点评】本文获决赛特等奖。从题目和题记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材料中心把握准确。文章思路清晰:先提出论题;接着引出材料,对材料本身加以分析;然后举出两个历史事例加以论证,而对这两个事例的叙述、分析,又都紧扣所给材料;最后就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应该采取的正确原则和方法进一步论述;在此基础上做出结论。初中生写议论文能够这样逻辑严密,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