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写作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层层深入议“墨池” 2014-12-24 17:06:02  发布者:素岚  来源:本站 作者:易 铭

 

本文意在写论,但发议之前,不能不记叙与墨池有关的材料。故作者采用了记议结合,略记详论的办法,以突出文章的题旨。开头大处落笔,以省俭的笔墨,概括墨池的位置、环境和状貌。同时又根据王羲之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墨池得名的由来。接着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离官场的一段生活经历,对于退离官场只以一语带过,随之追述王羲之随意漫游,纵情山水的行踪。这一段简略追述,突出了王羲之傲岸正直、脱尘超俗的思想。

从结构上讲,“又尝自休于此邪”一语,用设问句式肯定了王羲之曾在临川学书,既与上文墨池挂起钩来,又为下文议论提供了依据。随后,在记的基础上转入议。“羲之之书晚乃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专心致志,勤学苦练,而不是天生的。最后,又循意生发,引申到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上去,指出“深造道德”。就这样,正面立论,反面申说,循意生发,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文章的题旨。然而,作者并未就此止步。在简略记叙州学教授王盛向他索文的经过后,文章再度转入议论:“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这虽是对王君用心的推测,实则是作者作记的良苦用心。接着又随物赋意,推而广之,进一步议论道:“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作者由王羲之的善书法之技,推及到“仁人庄士”的教化、德行,从而把文意又引深一层。

在表达方式上,作者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文字却很多。不是在记叙后再发议论,而是记事、议论错杂使用,浑然一体。尽管议多于记,却无游离意脉之弊,读来觉得自然天成。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曾巩《墨池记》 

 [原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强制着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来让自己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赶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学习所下的工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工夫怎么可以少花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上一篇:“为生命写作”还是“为生存写作”
下一篇:高考作文:用好哲学思辨的利器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