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展示】
阅读下列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青水秀,郁郁葱葱,岚雾弥漫,幽静秀丽,心旷神怡,婀媚多姿。南方山水处处以灵秀之美留在我们心中。而北方山水则以豪放粗犷、刚劲雄健、魏峨张扬屹立在我们面前。寄情山水中,让疲惫的心在游山玩水中与不染纤尘的大自然契合为一体,头枕高耸的大山,肢浸爽凉的溪水,寄情山水间。这时,你会感到内心已不知不觉间变得纯净而开朗。
读了上面的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思路点拨】
无论写什么作文,第一就是要认真审题,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要义,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写本题也是一样,“寄情山水”这个话题包含了本文写作的对象和重点。我们写作时只有以“山水”为写作的对象,并把重点放在“寄情”二字上才算是符合要求。具体写作时可从如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仔细观察,描摹出山水意境。我们写这篇作文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细致地描写好山水景物。寄情山水当然离不开对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但是对各种景物的描写,也要有所舍取,我建议主要描写能产生意境情趣的事物,一花一草,一亭一鸟都可以着重描写。通常大家都熟识的景物就可以略写,甚至一笔带过了。其次是我们写作时要写出特定山水环境中的意境。风和日丽,意气奋发,或忧奋深广,沉郁顿挫,都可以成为写山水文章的主要意境。各种不同的意境也是各种山水游记的神旨,“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不同的意境,配上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情,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有了独特的审美感悟,就可以显出各种山水文章所特有的文化价值。最后是要写好山水环境中的人物。要写出好的山水游记,切记不能写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导游文章,只有通过对特定的旅游环境中人物的不同风情进行着力描写,才能写出不同情趣的文章。当然,可以通过对同游伙伴的描写显出特有心情与气氛。也可以通过当地特有的人物写生的描写,写出当地的风情地貌。也可以通过一二次“偶遇”写出些惊险与奇遇来。
二是融情于景,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寄情山水”的作文除了要写山水景物之外,另外的一点就是还要寄情。我们“寄情”,就是要注意把我们的感情与我们所写的山水美景结合起来,要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不要把写景与抒情相剥离。我们写作时可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在这其中,情是灵魂,景是载体。景中有情,情寓景中。在自然界,在人类社会,“景”或“物”的自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但是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从而使自然景物获得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感情倾向性。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这个道理。写作时注意把山水景物的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这样既能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又能增加文章的情感底蕴。
【名家范例】
山水之间 项顶
天地有大美,以山水示之。(起笔不凡,点出了山水乃是一种大美)
山水之美,美在自然、美在文化、美在千载悠长。(以排比句的形式引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看法,读来朗朗上口,富有美感)
走进黔中安顺,徜徉在山水之间,思绪会在时空之间不断变换。(巧妙地引入下文对山水美景的描述)
那幽深的溶洞中,唐僧师徒走了多少年?划船姑娘的歌声,清远悠扬,又曾拂动过多少过客的心,勾起多少少年的懵懂幻想?石笋、石钟乳本无生命,但在人们的眼中却是那样灵动。大肚弥勒听着清亮的水滴,开怀大笑了几千年,抑或数十万年,宽容地让蝙蝠在他头顶上栖息。还有无数盘旋的龙,为何要挣扎着逃离?也许几亿年前,这里真的是神话中的海底世界,难怪人们将这里取名为龙宫。(此处多次使用疑问句,既向我们展现了安顺的神奇,又勾起了读者的想象,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还有“屯堡”,一个外来人不易理解的名词,那是屯田士兵形成的村塞。
走进其中,小桥流水仿佛江南。因河而起的石墙、石瓦结构而成的老房子,又分明是黔地独有。夕阳下,穿着宝蓝长褂、戴着头围的老嬷嬷神态安详地纳着绣花鞋。(作者观察细致,写景抓住特色,虽三言两语,但活灵活现)依旧能分辨出来的江淮口音,在岁月的流淌中是否会消逝?六百年前,大明开国朱皇帝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或者说是三十万少年离开了爹娘,迤逦向西南。从此,那秦淮河边婉约的女子,永远定格在记忆中;从此,那绵绵如西南秋雨般的乡愁,伴随了少年一生。当少年白首时,他可曾回到过故乡?可曾让母亲因重逢而欣喜泪流?可曾见过心仪的女子?二百多年后,大清平西王吴三桂入黔进驻安顺,又有多少同样的故事上演——
时间流淌,代谢的是生命,永恒的是山水。山水有清音,山水亦澎湃。三百多年前,那个著名的、痴恋山水的徐霞客骑着毛驴来到黄果树的时候,就发出了一声声惊叹:“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其势雄厉,具不足拟其状也!”(引用徐霞客的名句,从侧面说明了安顺山水之美的特色)现代人,乘着飞机、坐着火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一个个举着小旗的导游的带领下,侵淫着飞流溅起的雨雾,鱼贯穿过山壁上的小道,在瀑布后的山洞中观飞瀑,也同样发出阵阵惊叹。还有情侣的欢笑与孩童的嬉戏,花花绿绿的雨伞,这或许是古人看不到的情境。(此处从游人的感受写起,写游人神游此地,发出由衷的惊叹。这与上文的正面描写相结合,珠联璧合的印证了此处山水的柔情,读来不禁让人神往)
灵动的山水千古以来就是如此,而现代的人要描述这片山水,却要借助一个外来词——喀斯特地貌。用了这个词,山水就是冰冷的石头和H2O,或使人想到是拿着小铁锤、背着背包的地质学家。而我们文化血脉中的那种对山水的情怀,绝不似这般冰冷,也无论如何荡涤不去。因了这种情怀,有了中国独有的文人写意山水画,进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此处由山水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溢于言表)而我们这些寄居在城市中的普通人,要满足一下自己的山水情怀,也只有弄几块水锈石或盆景放在客厅中。时间久了,我们真的以为这就是山水。然而来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山水,因为整个安顺就是一个大的山水盆景。远看如此,走进去了更如此。锈石、溶洞、溪流、平湖、翠竹完美地组合在一起,移步换景,日移景异。如果走累了,坐在一块石头上,静静地听溪水淙淙,听小鸟的鸣啁和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此时,你会感受到整个人,从内到外都被洗涤了,灵魂被洗刷得清清爽爽。尘世间,我们的所累、所系、所恋都是那么无意义。(寄情山水既能观赏美景,陶冶性情,又能跳出尘世,净化灵魂。美哉山水,乐哉山水)
走进黔中看山水,山水中劳作的人也在看你。水田间悠闲踱步的水牛,牛背上的牧童望着汽车上衣着光艳的人群,那份向往,清纯而执著,让人心动,而我心中则涌现出丝丝惆怅和担心:数年后,牧童和水牛是否会消失,这如画的山水中,是否会少了一道最核心的风景!(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却令作者惆怅了,担心了。他担心这富有地域色彩的美景是否会被功利所替代,他担心这千载悠长的文化是否被无所不能的现代人所改造)
(选文摘自《天水日报》)
【选文理由】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如果作家再带着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和对这醉人的山水进行一番解读的话,那更能展现山水的风姿,突展山水的韵味。本文就是这样,作者不仅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画了一幅幅安顺勾人慑魄的风景图,而且还把思绪沉浸其中,表达了作者对风景、对人文、对文化的思考,因此与其说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倒不如说本文是一篇谈论文化特点与个性的“山水论文”。
【学生佳作】
品悟山水 受益无穷
李丽雪
我国古代大思家想、大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返朴归真,师法自然。” 道家的最高思想是师法自然。何意?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言外之意:人类要永做其谦逊的学生。(开头引用老子的话,强调师法自然的权威性与合理性)
山水是自然界中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常见的自然景物。师法自然,我们就可从山水中得到无穷教益(由师法自然过渡到师法山水,既紧扣了标题,又突出了中心)。大自然的山水不仅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师,还是一位蕴含丰富哲理的老者。那些山水里的哲理,促使我们去不断探索,不断地发现(先总写山水是满腹经纶的老师,是一位蕴含丰富哲理的老者,为下文的师法山水进一步张本)。
放眼望去,我们不禁心怀释然,看那一座座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的山,总是静立不动着,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它数百年如一日地立在大自然的图画里。那一座座坚强的山每天迎着太阳升起,又欢送着太阳落山,它每天辛勤地奉献绿树的浓阴,孕育着新的生命。它在告诉着人们:要学会坚强起来,只有坚强才能战胜重重困难;只有坚强才能使自己进步;只有坚强才有生的希望(分写自然中的山给人的启示。作者分析合理,让人信服)!
水是自然的血液,在自然中随处可见。瞧,那一条条连绵不断、流之不尽的溪流,它是那么的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始终都在流淌着,不停止过,也不干涸过。走过千岩万壑,历经千山万水,从不抱怨,也从不觉得辛苦。它看见过湖光山色,滋润过干涸的田地,也帮助过辛勤的农民解渴。它那清脆的音符连成一首优美而又不尽的曲子,田里辛勤的农民听了神清气爽,更有劲干活。但那一个个音符连起来,又像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懈,要学会真诚地无私奉献,才能得到人们的爱戴、人们的尊重(再写自然中的水给人的启示,语言虽朴素,但却透着深厚哲理,真是语浅意不浅,越读越有味)。
面对山水,沉静思考,我不禁感叹:山的峰峦雄伟,水的坚持不懈,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少任何一个都不是完美的!
品悟山水,总感到山水的奇妙!品悟山水,像开启了我们智慧的天窗,让我们更加理性的生活、更加快乐的工作(结尾两段既总结上文,又升华主旨)!
【老师点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文,小作者从我们常见的自然山水这两种景象出发,层次分明地分析山给人的启示,水给人的启发,朴素的语言中饱含较为深刻的哲理,合理的分析中蕴含不破的真理,读来让人信服,让人感叹。这也许就是好作文给人的收获。
上一篇:巧用古代诗文,增强作文气韵
下一篇:让文学唤醒你沉睡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