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这里的“气”即“气韵”,具体指的就是文章中呈现出的属于作者的一种独特的面貌,相当于常说的人的“气质”。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定能让读者感受到气韵的,气韵就像山中的云一样缭绕在文字间。丰厚文章气韵的方法有很多,于中学生而言,最常用的莫过于在作文中充分利用所学的古代诗文了。
一、化用古文,增加人文底蕴
一篇作品高明与否,要看文中有没有“我”,这个“我”就是作者的影子。作者的思想、理想、人品、追求,都能从作品中反映出来。而这个“我”又是一个“大我”,从“我”中要折射出人类共有的情感,关涉人类共同的命运,这样的作品才值得人们阅读。所以在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在领略诗文佳句的同时,不妨静下心来走进作者,不但要走进他生活的时代,而且在“走进”他的过程中还要倾听他的心跳,感受他行进的足音。若能将之化入我们自己的文章,那文章的人文底蕴必会大增。
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
魏晋时期,玄学清淡盛行一时,士学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淡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与一般淡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在《兰亭集序》这篇序中,王羲之明确地指出“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明确的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如果在学习《兰亭集序》时,能走进魏晋,走进王氏家族,走进王羲之的心灵深处,一定能对这篇文章抒发的悲乐之情产生共鸣。在作文中,不妨把类似情感巧妙化入,势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事物有生有灭,有乐有悲;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短暂,倏忽之间,如白驹过隙,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等等,这种认识是人类共通的。积极的人在生命不拘的感叹中又会流露出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等等,这些情感也是不分古今,是人类共同的。
二、利用典故,增加历史厚度
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如果学生能多掌握古诗文中有名的历史典故,对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最明显的一点体现在历史故事可以成为散文写作的材料上。当然,我们在写作时不能停留在客观地叙述历史故事上,而应该融入自己的联想想象,增加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合理性,大致推测出那时那地会发生怎样的情景。譬如,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有个学生就化用了历史故事,融入了想象,写成散文。
“……音乐是我隐形的翅膀,它载着我,来到公元262年的洛阳东市——刑场。这里被落日余晖染得通红,到处都像是血!沉闷,压抑,使人不得呼吸。受刑者虽着罪衣,却依然玉洁冰清,清峻卓立——那高昂的头颅告诉我,他就是嵇康。这一刻,嵇康正回过头,从容平静的他,绝无将死者的悲哀。看了看快要落山的残阳,忽然间,他想起一件事,于是“索琴弹之。奏《广陵》。”我屏气摄息——这哪里是乐曲,它分明是心涛的冲决,是生命的绝响,是地火的运行。嵇康轻挥十指,漫抚瑶琴,铮铮鏦鏦的琴声,如溪水,如江河,又似隐隐雷鸣,我的心潮随之贲张,起伏,奔涌。乐声戛然而止,嵇中散释琴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这时间,风儿停了,云儿住了,而嵇康那神采飞扬的生命,也将随之终止。嵇康倒下了,然而,他那高昂的头颅,却永远烙印在人们心目中。”
此外,我们可以借《苏武牧羊》去倾听持节牧羊的苏武的胡笳,可以借《前赤壁赋》去追寻高吟大江的苏子的箫声,可以借《渔家傲》去感受雄震边关的范公的羌笛……这样的散文写作,其历史厚度是不言而喻的。
三、巧用诗词,营造环境气氛
环境描写在散文中相当重要,一篇散文如果没有对自然的描绘,那肯定存在缺憾。描绘自然,用法最多的是营造气氛我国古代的一些作品就常用这种手法。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段,里面几处写到那雪下得正紧,金圣叹在评点这部书的时候,就非常欣赏这个“紧”字,说是一个“紧”字,境界全出。可以想象,雪笼罩大地,漫天皆白,孤独一人,遭人陷害,行走于茫茫天地间,而此时一场准备将他置于死地的阴谋正在筹划中,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但揭示出人物面临的命运,而且兆示着恶性事件的发生。再比如《红楼梦》里林黛玉死的时候,只要有点感情的人看到这儿没有不悲伤的,一边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的喜宴的欢乐气氛,一边是一个孤苦而多情的女子在等待着死亡,她的身边只有紫鹃一人,多么清冷啊。黛玉就在这种气氛中死去了,守在她身边的两个人忽然听到音乐声,跑出去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只见“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这么寥寥几笔,渲染的环境就足以引起人无限的悲伤了。
环境描写还有另一个方面的作用,一段景物描写看似在单纯地写景,但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在写景的同时注入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诗歌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例子,是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法比的,许多“物”因有了一定的固定下来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意象。比如杨柳象征惜别、松柏象征孤直、梧桐象征凄清、翠竹象征节操、菊花象征隐逸、杜鹃象征凄苦、啼猿象征悲凉等。作文中,如果能借鉴古文诗词中的这些意象,常用这些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情感,也一定会带来无尽的含蓄美。
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一篇成功的文章,一定有气韵起伏于全篇。而气韵的营造,不妨从借鉴古文诗词开始。
上一篇:给你的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一篇:“寄情山水”材料作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