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时间,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目总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网上就到处是对各地试卷作文题目的分析和评论。这 其中既有专业人士的点评,也有普通人给出的各个版本的解读和演绎。甚至,还有人愿意动笔和考生一起写作文,重新体验一回命题写作。
看作文题、说作文题、写作文题,人们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年复一年,高考作文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不仅仅 因为作文的分数比重远远大于其他题目所占的分数比重。更重要的是,这一道道出题人费尽心思拟定的题目将对中学语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它们还折射出了 整个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人的引导和启发。
就语文考试本身来说,作文本来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领域,许多优秀的教师也坚持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种方式对 一个人的成长和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也存在一种普遍的情况,为了能在作文上得到高分,考生们大规模地背范文、记模版。于是,作文就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 的,其中很难见到新的思想,更不用谈什么创造力了。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扼杀的就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写作能力,随之丢掉的还有他们的思想和创造力,而创新恰恰 是我们民族的进步之魂。
思维的丰富和宽广是最重要的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在几十年里经历了太多变化和转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体现着整个社会思想的变化和转向。早期的高考作文题观点指向单一明 确,如《毁树容易种树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类话题作文。后来高考作文出现了多种形式,比如以漫画作题目,要求考生给报社写信等等。上 世纪90年代末以后,要求考生发散式思考的给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角,1999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便是其中的典型。与此同 时,高考作文对文体的限制也逐渐取消,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体都被允许。这表明,高考作文题目一直试图在规则之内拓宽疆界,为思想提供更多空间和可能性。
评论家陈晓明在分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时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多以新旧对比为题,其中蕴含着对当下现实的思考,需要考生思考当下生活的变化,以 及价值选择出现的难题。比如广东卷的作文题《胶片与数码时代》,以及北京市的作文题《老规矩》都是如此。但题目给出的材料指向则较为明确,对旧价值的肯定 以及“新”带来的问题,是命题人希望考生去思考的。新的生活变化,新的价值如何获得或者以何种方式获得肯定,则在考题中较少涉及。陈晓明觉得,对青少年要 给予明确的价值指导,但以简单的二元对立思考贯穿语言和文学教育,可能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培养人的思想的丰富和宽广是非常重要的。
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认为,高考作文应该突出思辨性,因为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山东师大附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在看了今年 的高考作文题后觉得,这些题目大都要求学生学会辩证思考。比如全国卷的《山羊过独木桥》、上海卷的《穿越沙漠和自由》、福建卷的《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 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等等,基本都会提供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阐释。她认为,思考是最重要的,你必须要 对题目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能自圆其说。这些题目也可以直接拿来作辩论赛的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考作文题本身也需要创造力
高考作文题目需要创造力,不是说要变着法的求新求变,而是要能真正给大家提供足够的写作空间。开放式的给材料作文走到今天,也略显出几分疲态, 缺乏新的立意和空间,给人一种转了一圈又转回去的感觉。比如今年天津卷的作文题《假如有一款芯片》,给出的材料是“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 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 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这就和1999年全国卷的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大致相似。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材料讲述了两类 人对待穷山村的不同态度,选择留下的村支书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可以想象,由这道题目写出的作文,其价值导向只能是“一边倒”,很难体现出考生的创 造力。
作家霍艳在谈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时觉得,上海卷的作文题目《穿越沙漠和自由》显得很“洋气”,一如既往的像这座城市一样“洋气”。广东卷的《胶 片与数码时代》、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都是取材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这就需要考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而重庆卷的作文题目《租房》,所给出的小 短文似的材料,读起来很费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发挥空间。北京卷的《老规矩》很有北京特色,只是不能肯定有多少考生还能清楚地知道北京的那些“老 规矩”。
回忆起高考,霍艳说,2005年自己语文考的并不好,正是输在了作文上。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以“安”为题材,从安定、安全、安宁、安逸、安于等 角度自选一个写议论文。喜欢胡思乱想的她并不怎么会写议论文,就选择了最保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写得毫无头绪,成文一塌糊涂。当时在考生中间已经 有很多“作文宝典”,后来更是愈演愈烈,某青年作家还率领团队出版了写作宝典,分人物篇、景物篇、校园篇、奇幻篇。一面提倡个性化写作,一面是今天很多考 生依旧在背作文模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
高考作文不应成为汉语写作的终点
2014年高考,从第一位提前教上语文试卷的考生走出考场,到人们各显其能,拿作文题目编段子或者一试身手。高考作文进入千家万户,全民“作 文”的时段就此开启。这样的热闹持续不了几天,在这之后,人们依旧会各忙各的。在全民“作文”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汉语写作缺乏应有的 关注和重视。对大部分人来说,高考作文已经成为了最后一次正儿八经的写作,此后,他们投入繁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就此作别花心思写好一篇文章的状 态。写作,成为了一种回忆和纪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汉语写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不应该止步于分数或升学。高考作文考试, 更不应该成为汉语写作的终点。
上一篇:王旭明:这个时代需要真实的人,真实的语文
下一篇:教材编写追"新"更应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