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文学评论 > 诗歌评论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诗词中的老庄哲学和情结 2014-01-06 10:40:16  发布者:南枫  来源:本站整理

 

苏轼_校园文学-中国教育文学

摘要: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是思想大融合时期,儒释道三家相互论争而又相互吸收,苏轼深受三家融合影响,思想上倾向于兼容并蓄,主张积极汲取佛道两家的精华以融入儒家学说。同时,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在其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屡遭挫折后更是积极运用佛道尤其是道家老庄哲学来为自己的人生开拓新天地,在作为苏轼生活,性情,思想的反映的诗词中广泛地流露出老庄哲学的影响,形成了其特有的超脱自然飘逸的创作风格。

 

苏轼处在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代,儒释道三家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激烈碰撞,到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已经开始进入大融合阶段。北宋思想界虽然也存在各派独尊尤其是儒学独尊的倾向,但主流却是三家融合。无论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主张以儒家为基础的融合论还是以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超学派的融合论,其根本的观点都是主张三家融合。苏轼早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经世济民,但同时也非常肯定佛道两家在救世上同儒家的相同性,因而苏轼在对待以哪家为本进行融合时显然显得更为理性,注重用最高真理来融合三家思想。其中,道家老庄哲学对苏轼的影响非常大,苏轼在学术上诚心接受了道家老庄强调的自然超脱观念,主张独立无拘,自由无束,这种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了苏轼的生活态度,性情以及文学创作。

      苏轼文学思想中体现的老庄哲学和情结

苏轼的文学思想明显带有老庄哲学影响的痕迹,他反对“文以载道“对文学创作带来的种种束缚,坚持自然自由,同时,苏轼强调他所说的“道”并非仅限于儒家之道,而是客观规律,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他产生这种文学观点的源头并非只有儒家,还有道家甚至是佛家思想。虽然苏轼的文学思想被独尊派斥责为“异端”,但是在这样一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苏轼的文学创作却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的作品自然畅达飘逸,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苏轼诗词的内容和情感中体现的老庄哲学

苏轼的诗词的内容非常广泛,抒发的思想情感也十分丰富,其中反映道家人文胜地,自然山川美景,寻常百姓生活的诗词最能体现出苏轼的老庄哲学。

苏轼对于自然山川有着毫不保留的热爱,爬山涉水,吟诗作赋,传统知识分子的热爱在苏轼身上天然地延续着。他用一支生花妙笔,把雄奇的三峡,壮阔的长江,妩媚的西湖,怒涛如雪山的钱塘潮等一一摄入诗词中,他善于迅速敏锐地捕捉住自然景物千姿百态的不同特征,把握自然脉搏,摄取自然灵气,传写自然的奇美。“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诗,更待月黑看湖光。”(《夜泛西湖五绝》),诗中充满光色香的忽朦胧忽明亮的景象令人陶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此诗被公认为咏西湖的千古绝唱。苏轼把他对于山水的喜爱抒发于诗词,流露出了诗词大家苏轼的审美情趣: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他总是喜欢在美景中把酒言欢,不是突然地发现美景,而是有所准备地等待心中美景的出现,这既可看到传统的知识分子对于山水美景的自然亲近,又可以窥见到道家自然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苏轼的灵魂里面。然而,苏轼诗词中的山水并不仅仅因为它们是隐逸的绝佳去所而让人喜爱,也并不仅仅是传统的山稳重水灵动的传统审美观念的体现,苏轼笔下的山水既有稳重灵动的传统审美取向,更具有一种哲学情思寓于其中,这种倾向在苏轼被贬期间的山水诗词中比较明显,历经了坎坷的苏轼对于山水的欣赏对于其文化意义的了解已经非少历坎坷的许多文人所能比较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这首七绝中以“翻墨”和“跳珠”分别形容黑云白雨,更有声音,有光色,有动态,这由雨转晴的自然景象,暗寓着诗人对待政治和人生的疾风骤雨的坦然态度。“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过七里濑》),这首山水行旅词,将物是人非,人生如梦的深沉感喟,融化在七里濑的水光山色中,表现出苏轼看淡功名利禄和皈心大自然的思想情感。苏轼的山水诗词善于通过变幻莫测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极其广泛的景色,对于自然景色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大量描写本身就表现出了苏轼身上的亲近自然的倾向,而一些诗词中也明显流露出老庄哲思,因而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道家老庄对于苏轼山水诗词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苏轼的一生是政治失意的一生,他除了把这种失意通过游历山水和寻庙访观排遣和解脱外,也在对乡土的怀念,同亲友平常百姓的交往中排遣和解脱。他在这些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并且艺术地表现了亲切动人的意蕴,超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纾解政治失意理想无法实现给他带来的苦闷。“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游金山寺》),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怀恋和归乡的强烈心愿;“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倾吐兄弟手足的深厚情谊;“莫嫌牢确坡头路,自觉铿然曳杖声”(《东坡》),袒露苏轼不畏险阻,傲视磨难的豪迈乐观情怀;“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将人生的飘忽虚无与友情的诚笃温馨对照交织,既惆怅挹郁,又旷达超脱;晚年渡海北归时写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抒发饱经危难侥幸生还的畅快,显示出了苏轼幽默豁达的胸襟。

苏轼的这些诗句表明他虽然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有着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在条件适合的时候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但是他也绝对不会同孔子那样在条件不适宜的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他选择回归寻常百姓生活,超脱政治上的激流,即使经常不如意,他也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一种淡定看待被贬和磨难的态度,他热诚地投身于田园之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一个曾经居庙堂之高又名满天下的大文学家竟然宁愿为了一些荔枝而呆在远在天边的岭南,苏轼淡看功名利禄的心态由此可见一般。苏轼曾用一句话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他的田园生活认同----“我是识字耕田夫”,这种皈依虽然让他远离了政治中心,却也让他开拓了一片新的生活天地,在这天地里苏轼获得了人生和文学的丰厚回馈,他的选择尽显了老庄智慧。

  苏轼在学术上很早就认同儒释道三家融合,他坚持以最高真理融合三家,客观包容。而在他历经人生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之后,他积极运用三家融合的思想为自己开辟了一片精神的家园,而道家和老庄哲学对他的影响则丝毫不逊于儒家和佛家,苏轼坚守老庄的自然超脱信念,在经历磨难挫折的时候总能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事物,老庄智慧在他那儿运用得炉火纯青。作为苏轼生活,性情,思想反映的诗词突出地展示了苏轼在老庄哲学指导下消解失意,构建精神乐园。作为一个政治家,苏轼或许并未成功,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却有着应有的人格健全和精神自由,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苏轼坦然对待人生风雨,虽历经苦难却依旧不改豁达乐观本色,他的一生如他在《定风波》中所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中智慧和情怀已让古今多少人为之动容和汗颜。       

上一篇:诗人:自然之子
下一篇:纸上艾涧,心底家园 ——关于李林芳的诗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