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名片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纪伯伦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极有个性的语言,他将阿拉伯语和英语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其散文诗集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哈利勒·纪伯伦: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的奠基者
马征
在中西方大多数读者的心目中,纪伯伦是一位与泰戈尔齐名的“东方智者”,或是一位来自“神秘的”东方黎巴嫩的先知。他的不朽名作《先知》(The Prophet)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是20世纪以来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纪伯伦这位中西方读者心目中的“东方作家”,同时也是以纽约格林威治村为中心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的一分子,他的英语文学创作同时也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部分,是美国文学遗产的一部分。他的英语文学创作不仅直接造就了纪伯伦文学的世界性传播,而且奠定了百年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的基础。
纪伯伦于1883年1月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小山村贝什里。当时的黎巴嫩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叙利亚行省,是马龙派基督徒的聚居区。纪伯伦8岁时,其父因涉嫌小镇上的一宗欺诈案被捕,纪伯伦家被查抄,其母卡米拉于1895年6月携子女远赴美国,随后定居在位于波士顿种族混杂的南端区边上的叙利亚移民聚居区奥利佛。纪伯伦一家生活艰难,靠卡米拉沿街兜售物品维生,一年后他们开了一家小干货店维持生计。
1895年9月,12岁的纪伯伦进入奥利佛附近的一所移民学校奎西中学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西方文化。在校期间,纪伯伦表现出的绘画天赋受到弗劳伦斯·皮尔斯的注意,在她的推荐下,纪伯伦被“孩童资助社团”的社会工作者杰西·弗莱蒙·比尔介绍给波士顿先锋派艺术的支持者、摄影艺术家、出版商弗雷德·霍兰德·戴伊。在纪伯伦的艺术生涯中,戴伊是最初的“庇护者”和“领路人”。在他的引导下,纪伯伦接触到了梅特林克、威廉·布莱克、比尔兹利等欧洲作家的作品。
1898年9月至1902年4月,纪伯伦返回黎巴嫩的贝鲁特学习阿拉伯语言文化知识。1903年返回美国后,纪伯伦开始以每周2美元的报酬在纽约阿拉伯文报纸《侨民报》上陆续发表一系列短篇散文,这些文章不仅给生活困顿的纪伯伦带来了实际的物质帮助,而且使他开始在美国的阿拉伯移民读者中赢得声誉。1905年《音乐短章》的出版和1906年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的出版,进一步扩大了纪伯伦在美国阿拉伯移民读者中的影响。
1908年7月1日,在挚友玛丽的资助下,纪伯伦前往巴黎学习绘画艺术(1908.7-1910.10)他曾居住在巴黎著名的先锋派艺术家聚居地蒙马特高地,亲身感受了先锋艺术狂放自由的精神。纪伯伦从威廉·布莱克、尼采、卢梭、伏尔泰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为后期的文学创作作了思想储备。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布莱克和尼采的影响,在读了布莱克的作品后,纪伯伦感到他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姐妹”。而在纪伯伦看来,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所有时代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巴黎的学习生活使纪伯伦在艺术和生活上达到了新境界。无论是在绘画还是文学创作上,他都在比照学习欧洲文化精粹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并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时期他继续与美国的阿拉伯文学界保持密切联系。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的批判色彩更为浓厚,该作的出版“激起了整整一代阿拉伯作家的创作灵感”,并进一步巩固了纪伯伦在美国阿拉伯移民作家中的地位。
1910年10月,纪伯伦回到波士顿,在经过了与玛丽的情感纠葛,并共同决定放弃婚姻以后,两人成为一生的恋人和挚友。二人延续一生的通信也成为书写爱情、友谊的名篇,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广为流传。1911年5月,纪伯伦出于事业发展的考虑,迁居当时美国的新兴文化中心纽约,并居住在纽约的艺术家聚居区格林威治村。这年冬天,他的阿拉伯语小说代表作《折断的翅膀》出版,并被誉为“阿拉伯文学新运动的开端”。
“一战”爆发后,纪伯伦将自己的艺术创作当做为祖国战斗的“最好形式”,参与和组织了一系列具有政治色彩的文学活动。1920年4月,著名的阿拉伯旅美作家团体“笔会”成立,纪伯伦任会长。“笔会”致力于发展阿拉伯现代文学,使阿拉伯文学走出停滞不前和模仿守旧的困境,为阿拉伯文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在这一时期,纪伯伦开始进行英语文学创作,也由此叩开了美国乃至西方文学界的大门。出了《疯人》(The Madman)和《先行者》(The Forerunner)两部英文作品,《先行者》随后也在美国先锋文学界获得成功。1921年后,纪伯伦开始主要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也进入了他文学创作的高潮期。
1923年9月底,克诺夫出版社出版《先知》,《先知》的出版标志着纪伯伦文学创作高潮的到来。《先知》的成功使纪伯伦拥有大量读者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极大声誉。在纪伯伦的设想中,《先知》只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他还要创作《先知园》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创作《先知之死》来探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生前他已经开始创作《先知园》,但最终没有完成。1988年,美国作家杰森·林模仿《先知》,完成并出版了《先知之死》。
1926年,在沉寂了3年以后,纪伯伦将创作的谚语和格言汇编成英文作品集《沙与沫》(Sand and Foam)出版。1928年5月,纪伯伦忍受身体的病痛在波士顿幽居中完成他篇幅最长的作品《人子耶稣》(Jesus,the Son of Man)。1931年3月,《大地之神》(The Earth Gods)出版,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周,纪伯伦仍然在对《流浪者》(The Wanderer)进行最后的修订工作。1931年4月10日夜间10:50,在被送入工作室附近的一家医院12个小时后,纪伯伦逝世。
作品选读
理性与热情
于是那位女祭司又开口说道:请给我们讲讲理性与热情。
他回答道:
你们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此你们的理性与判断同你们的热情与欲望彼此交锋。
我多么希望自己成为你们心灵和平的缔造者,将你们心中对立相争的成分变为和谐一致的旋律。
如果你们不是自身要素的和平缔造者,甚至不是钟爱自身要素的人,我又怎么能够做到?
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们航行中的灵魂的舵与帆。
假如你们的舵或帆被损坏,你们就只能在海上颠沛流离,或滞留海上。
理性独自弄权,是一种压制的力量;热情自由放纵,是燃烧一切直至焚毁自我的火焰。
因此,让你们的灵魂将理性提升至热情的极致,它将歌唱;
让你们的灵魂以理性引导热情的方向,这样你们的热情才会经历每日的复活,宛若凤凰从自己的灰烬中再生。
我希望你们把自己的判断和欲望视作你们家中两位深爱的客人。
你们显然不会厚此薄彼;因为过于偏重其中一位会使你同时失去他俩的友爱和信任。
在山中,当你们坐在白杨树荫下,分享远方田野的和平与宁静,——让你们的心在寂静中说:“上帝寄寓于理性。”
当暴风雨来临,狂风震撼森林,电闪雷鸣宣示云天的庄严宏阔,——让你们的心在敬畏中说:“上帝运行于热情。”
既然你们是上帝畛域中的一道气息,上帝森林里的一片树叶,那你们也应当寄身于理性,运行于热情。
上一篇:斯特林堡——瑞典最炽烈的火焰
下一篇:像狄更斯那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