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家庭作业怎成“家长作业”? 2014-11-19 10:30:22  发布者:素岚  来源:转自中国教育报  作者:吴颖惠 南桥

 据报道,近日,山东一些小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监督孩子完成各项家庭作业。一些家庭作业甚至变成了“家长作业”,孩子成了配角,作为旁观者“看”完了作业,而不是“做”完了作业。另据报道,北京、济南等地教育部门都已明文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

 

 

学生作业切忌角色错位

中小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一定课后作业来复习巩固。但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家庭作业,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家庭作业很容易被轻易转换成“家长作业”,成为家长的负担,甚至出现“家长代替孩子做作业”的怪现象。

造成学生家庭作业角色错位的原因无非来自教师和家长两个方面。

首先,一些教师迫于各种压力,为了让学生尽早学习更多知识,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布置各种各样的书面作业。同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还不断提高,有的作业甚至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力所不能及的。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作业需要家长辅导才能够完成,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负担。由此,家长辅导孩子听写生字、背诵课文、帮助孩子查阅资料、给孩子做手工品等,成了一些家庭生活的常态,使得许多年轻家长叫苦不迭。

其实,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各地“减负”政策的出台,对课后作业的取舍,必须成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科学布置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过多过难的家庭作业,只会让孩子过早失去学习兴趣,达不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布置作业不当,只会挤占孩子过多课余时间,造成学生身心疲惫,加重家长辅导学习的责任和义务,最终造成家校的冲突与矛盾,达不到家校合一、共同培养孩子的目的。

其次,从家长的角度来讲,不管有多少个理由,代替孩子做作业都是极为不可取的。小学生学习自觉性本来就差,意志力也不够强,如果家长再过于娇惯和顺从孩子,往往先是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后又代替孩子做作业,进而深陷“陪读”而不可自拔。

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需要一定的智慧。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又比较耗工夫的家庭作业,家长要认识到其对于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时候,对孩子作业的过度关注,未必不是一种束缚与伤害,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孩子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和爱护。

要解决中小学生作业错位的问题,教师尤其需要转变观念。多项研究表明,小学生作业量的多少与提高学业成绩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质量提高主要靠课堂学习。字词读写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都要靠课堂教学来获得和掌握。近来,教育部和各地出台的“减负”相关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不允许在小学低年级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也不允许在小学中高年级布置过多过难、过于耗时的家庭作业,这些要求和规定对于小学生走出作业误区、还给孩子幸福的童年,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作业,切忌布置作业时“想当然”、天马行空。同时,可以通过评估作业时间,改善作业类型和内容的方法,提高自身作业设计水平。当然,通过短信平台或其他沟通手段,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内容,赢得家长的支持,更是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一致的好办法。

说得更远一些,广大中小学教师和研究者有必要加强作业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提高方面的实证研究,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寻找适合学生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和作业量,开发更多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作业。(吴颖惠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家长参与不等于家长代劳

家长参与孩子学习,是社会进步的标识,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我的两个孩子在美国上小学和初中,我就是一路参与过来的。但和从前相比,这一转变,于我本人,甚至于过去一两代美国人而言,也都是不容易实现的。其中不完善的地方大可以调整,但我还是盼望这样的改革和探索继续下去。

过去,家长不怎么参与孩子的教育或许是常态,但不该是理想状态。一些家长抱怨,从孩子上学开始,健身、聚会、娱乐统统被拿下日程表,每天下班回来就和孩子“较劲”,被“家长作业”完全套牢。可是,如果家长因为参与孩子的学习没时间打麻将而大发牢骚,那他们真的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职责!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往往打着孩子的幌子,说是为孩子创造条件创造未来,却放着身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管,这无疑是舍近求远。

为人父母者,本该乐于参与孩子的教育,而不是把孩子的学习完全交给学校、家教,或是让孩子上补习班。教育乃至社会的未来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不能把视野总停留在过去自己学习的方法上。

家长需要做自己的“功课”。这种“功课”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学习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科学引导孩子,如何向教师提供关于孩子学习的合理反馈,等等。例如,大人和孩子的精力都有限,有必要在时间管理上下功夫。孩子的学习需要删繁就简。在潜心学习的同时,又让他们去武术、书法、绘画、钢琴一把抓,就好比把手伸进罐里抓糖果的猴子,抓得太多不肯放下,最终手拿不出来,被猎人擒获。很多家长疲于奔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退一步说,家长的接送和督促都这么费劲,更何况是身处其中学习的孩子本人呢?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向家长求援,正是精疲力尽的表现。

家长更需要更新教育观。听老一辈美国人说,他们那时候读书,也是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的,家长不怎么参与。后来建构主义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一系列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应用,促发了教育的深层改变,学习走出了课堂,家长配合成了常态。

当然,家长的有些抱怨是合理的。部分作业设置不当,教师用药过猛,孩子在现有发展阶段吃不消,无所适从,容易导致家长代劳。比如教师让孩子做手抄报,连纸张大小、如何装订、如何留白都要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精心准备,孩子办不到,最终只能是家长动手、孩子观看,和教师当初的用意或许适得其反,同时也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独立精神。

我的两个孩子也常有这种作业,但作业设计很合理。比如教师会提供一个“手抄报”的模版,如主题新闻、评论、漫画版等,孩子往里头填内容即可。把种类多样的内容准备齐全,就已经够有挑战性的了。在这类教学中,教师和家长的作用是搭建“脚手架”,提供指引、启发和资源。一些复杂作业,需要把任务分解,一步步让孩子适应,比如一项大型作业用一个学期完成,每周完成其中的一项。

无论是教师对家长的期待,还是家长对教师的反馈,都需要更为密切的家校配合。面对教师布置的不合理作业,家长不应该只去抱怨,而应该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提出建设性反馈,让教师去改进作业设计。对于教师来说,则有必要在作业设计上多花心思,提供充分的资源,而不是只提要求,一切都让家长和孩子去忙。让家长参与,千万不能参与到需要他们代劳的地步。

 

(南桥 作者系旅美教育工作者)

上一篇:中学生自杀折射边缘群体脆弱生态
下一篇:“用眼过度致孩子暴盲”错得让人痛心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