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痴迷”于用教材束缚住教师,语文就永无希望。
·人文性与工具性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实现工具性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文性目标的过程。
围绕
小学语文改革当前的迫切任务,仍然是解放教师,解放语文!
把语文教师从教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尽管课程改革把教师定位为不但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创生者。然而实际情形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仍然围着教材转。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依据,这是现实的无奈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材是教学的“圣经”。一切将教材“神化”的观念都必须破除。教师对教材的专业处置权(课程标准已经赋予教师这方面的权利)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一本全国通用的教材,其中所有篇章是精读还是略读,出于自成体系的考虑,作出统一的规定,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应成为教师教学的“紧箍咒”,而现在居然成了评判一堂课优劣的关键因素。这是对一线教师专业自主权的漠视!更何况,现在的一些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经典,有的是劣质品,为什么就不能允许教师做一点变通处理?难道要将那些白开水一样的文字也当作“圣经”教给学生吗?再说,实践一再证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人说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更有人说是“九分在课外”。离开了教材之外广泛的涉猎,就不可能有宽广的视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如果我们“痴迷”于用教材束缚住教师,语文就永无希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个能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教师,必然是超越教材的教师,必然是在课程内容上能自成一家的教师。可以断定,语文改革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方面却无所作为,那么一切就只是在“茶壶里掀波浪”,没有多大意义。
把语文教师从专家权威中解放出来。这是上述第一个解放的必然结果。对教材的迷信,其实就是对专家权威的膜拜。当然,专家权威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比如,对课堂好坏的评判权,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评定权,更重要的是,对语文教什么、该怎么教的话语权,等等。每个领域都应该有自己的专家。语文教育也应该拥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专家。但教育教学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专家至少需具备两个品质:高度的语文修养(有广博的语文知识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当的文学素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或者对语文教学实践有深度的了解及同情。以此来衡量,我以为含金量最高的专家,是一线语文教师。而现实是,一些对语文教学实践不了解甚至不具备起码的语文修养的人,只是因为有了相当的地位和身份,竟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大牌专家,广大的语文教师只有俯首听命!一切必须颠倒过来。广大教师必须有勇气把高高在上的专家重新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还必须强调,只有教师具备相当的学养,才可能与专家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只有富有思想的教师,才可能健康地接受专家的学术影响而不是迷信盲从。如果教师们没有学会“平视”被冠以种种称号的专家,那么语文改革就只能是“顺风倒”。
把语文教师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中解放出来。新课程以来,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直折磨着广大语文教师。一会儿说人文性匮乏,语文课尽是些枯燥的、僵死的知识;一会儿又指责课堂人文性太强,天马行空,除了体悟、清谈,就再也没有别的了。时下的空气,大概是非常有利于“工具派”的。这样的争论都基于一个假设: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两个东西。这正如把教育性与教学性、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一样,是荒唐的。什么是人文性?就只是体验、感悟以及课文思想内涵教育?师生关系的民主、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师的文学修养和现代思想对学生的无形影响,等等,就不是人文教育的浸润?一方面,我们不要把人文性窄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不要把人文性从工具性中分离出来,也不要把工具性从人文性中孤立出来。在我看来,人文性与工具性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或者说是一个无法分离的融合体。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实现工具性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文性目标的过程。甚至识字教学,如果把课上得有文化品位了,上得学生喜欢语文了,这不就是最好的人文性吗?我们来看
师:“蒙”字什么头?
生:草字头。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草字头的字,多数跟什么有关?
生:草,或者植物。
师:对。这个“蒙”,最早的意思,就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注意看,“蒙”字平宝盖下有几横?
生:(齐)两横。
师:对。记住了,以后写“蒙”字,里边有两横,它是一层盖在一层上面,所以是——
生:两横。
这是工具性的识字教学吗?是的。这是人文浸润吗?是的。两者浑融一体,不分彼此。表面上看是达成“认识‘蒙’字”的目标,但离开了汉语文化(即人文性)的浸润、支撑,这个工具性目标能很好或有效实现吗?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的论调,尤其是把人文性仅仅看作是语文的点缀和奢侈品的观点,从此可以休矣。没有人文性,就没有工具性;游离于工具性的人文性,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把教师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精力放到语文素养提高上。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可能超越人文性与工具性,还语文本来的面目。
把语文教师从“语文是什么”的争论中解放出来。经过多年的探索,许多教师感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一直认为,没有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就没有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对于语文,教学方式的科学、先进必须与教学内容的经典、富有现代意识统一起来。如果对一篇主旨单一、内容过于简单、文字味同嚼蜡的课文,却煞费苦心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硬要让学生解读出丰富的意味,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这里“教什么”的问题主要是指精心选择、批判思考教学内容。但是,在
只有把教师从种种桎梏中解放出来,从种种偏见中解放出来,从种种无谓的争论中解放出来,语文才可能获得解放,语文的活力才可能四处喷涌,语文课才可能千姿百态、千娇百媚!
上一篇:教材编写追"新"更应求"真"
下一篇:连读制学校:英国基础教育的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