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语文教材或已患上道德洁癖 2014-05-25 12:30:35  发布者:闻瑛  来源:银川日报

  近日,语文教材中被奉为“经典之作”的散文《背影》引起热议,源于一篇被广泛转载的文章——“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随后这一报道被指为误传,仅是一位教授的“一家之言”。记者向人教社求证,相关负责人表示确为误传,出版社并不会因为“违反交规”这一点去删除一篇经典之作。

  朱自清《背影》被删的传言,得到了澄清,公众稍稍放下了不平静的心——最优秀的现代散文作品,仍然被保留在了语言课本之中。但是,近几年来,关于《背影》被删的传言,似乎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于这样的优美散文,公众难道患上了“被删妄想症”?原因是什么?

  一二十年来,语文课本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0后有70后的语文记忆;80后有80后的语文记忆。客观地说,语文课本的内容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所蕴含的思想也需要符合现代潮流,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些年以来,语文课本的变化与公众期盼的变化,发生了一些背离。一些大众认为是经典的语文课文,被删了不少,而一些不怎么出彩的课文却成功上位。

  被认为不合大众口味的删减有“删鲁迅”、“删水浒”。流行的解读是,“删鲁迅”是消除孩子们的质疑精神,而“删水浒”是消除孩子们的反叛精神。这或许是为了达到某种正确。除了“删”,语文教材还在为了达到正确和高尚而“改”,而不少“英雄故事”都被“扒了皮”被揭穿有假。

  这不禁让人担心,我们的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已经患上了道德洁癖。散文就是散文,诗歌就是诗歌,既要优美的句子,又要高尚、无瑕如圣人般的道德,既不能让武松打珍稀保护动物老虎,也不能让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不能让孩子们像鲁迅一般太“刻薄”,字字句句连标点和空格都要讲究正确,要不犯错误、不留把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打棍子,不被抓住小鞭子,不被扣帽子。这样的语文,已经不像是语文。

  再好的课文很可能因为一丁点道德瑕疵而被删——公众早已是惊弓之鸟。应该说,是这样一个语文课文审查机制,让大众没有了安全感。只要对语文的管制思维不消除,语文要正确而不是要文学性,公众的担忧就不会消除。

  权力对文学的过度敏感乃至干涉,还远远不止在语文课文。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这类儿童爱看的动画片,也遭到批评和被迫删减。而全世界风行几十年的《猫和老鼠》等动画片,其“暴力”、荒诞程度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却从未被要求对儿童的暴力倾向负责。对比之下,我国对于文艺作品的道德洁癖和家长思维,到了无视大众自身免疫力的地步。

上一篇:王旭明:这个时代需要真实的人,真实的语文
下一篇:千所小学将开展"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活动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