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视野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贾平凹新作记录百年乡土中国 称写了不愿讲的话 2014-10-30 17:28:17  发布者:素岚  来源:转自燕赵晚报

 

第15部长篇小说《老生》出版

  

□本报记者 黄蓥

  

“这一本《老生》,就是烟熏出来的。”上部长篇《带灯》问世一年多后,作家贾平凹的第15部长篇小说《老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日前“中国 历史的文化记忆——贾平凹长篇新作《老生》读者见面会暨名家论坛”在北京举行,62岁的贾平凹现身与读者畅谈了自己新作出炉的过程。记者摘录其中的精华以 飨读者——

 

问题一:《老生》写了些什么?

  

回答:百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公认的最具才华、最勤奋的作家之一,2011年初问世《古炉》,2013年初首发《带灯》,贾平凹以两年一部的速度推出长篇小说。今秋,他的第十五部长篇小说《老生》问世。

 

《老生》讲述了四个阶段的四个不同的故事,以一位几近永生不死的唱丧歌的唱师为主线人物,从他的回忆来观看中国百年的朝代变迁与人事变革。至于 书名,贾平凹在该书《后记》中说道:“至于此书之所以起名《老生》,或是指一个人的一生活得太长了,或是仅仅借用了戏曲中的一个角色,或是赞美,或是诅 咒。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是说时光讨厌着某个人长久地占据在这个世上;另一方面,老生常谈,这又说的是人越老了就不要去妄言诳语吧。”

 

问题二:为什么写这本书?

 

回答:把以前不愿想不愿讲的话写出来

 

贾平凹创作这本新书的初衷源于3年前的春节,当时他回老家陕西棣花镇,除夕夜到祖坟上点灯,“生于此地而死于彼地”的祖祖辈辈的故乡人令他想了 很多。回到西安后他在很长时间里沉默寡言,“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晌整晌什么都不做,只是吃烟。在灰腾腾的烟雾里,记忆我所知道的百多十年。”他想到 了时代风云激荡里,他的祖辈、父辈、故乡人以及他自己和他的儿孙的所作所为,“哪些是荣光体面,哪些是龌龊罪过?太多的变数呵,沧海桑田,沉浮无定,有许 许多多的事一闭眼就想起,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想,有许许多多的事常在讲,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讲。能想的能讲的已差不多都写在了我以往的书里,而不 愿想不愿讲的,到我年龄花甲了,却怎能不想不讲啊?!”贾平凹说这就是他写《老生》的初衷。

 

问题三:作家这次有哪些突破?

 

回答:借鉴《山海经》的思维方式

 

《老生》一书的责任编辑称该书与贾平凹过去的作品相比有质的突破:“贾老师这次不但写历史,还渗透着对中国古代典籍的领悟。他是用中国的方式在讲述中国的故事。”她之所以这样说的一大主因就是因为贾平凹在新作中用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

 

对此贾平凹称他很早就开始看《山海经》,而且看了好多遍,“《山海经》的句式非常简单,就是几千年前的中国有一个什么山、山上有什么树,这个树 长什么样,再过一百米又有一个山、山上长的什么树,山上有什么动物。但是你读进去以后就特别有意思,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文化的源头都在《山海经》,中国 人对外部世界形成的观念就是从《山海经》里面来的。我在小说里,用的就是它的这种思维方式。《山海经》只写山水,《老生》只写人事。”

 

问题四:创作的动力是什么?

 

回答:我有使命不敢怠

 

《老生》一书封底的图片出现了贾平凹的书法条幅——“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风起云涌百年过,原来如此等老生”,为此很多读者也好奇 贾平凹究竟有什么使命,对此他此次也告诉了大家一个秘密:“我每写一个长篇的时候,写作过程其实是非常辛苦的,因为长篇小说一写就好长时间、几年时间,除 了开会、活动以外基本上我都在房子里琢磨这个事情。我每次写长篇就不停地写书法作品给自己鼓劲儿。这四句话(指条幅)就是我给自己写的。为什么写的是‘我 有使命不敢怠’,这个使命倒不是谁交给我要完成的任务。我觉得其实在写的时候,人完全投入到一块的时候能够产生灵魂的东西。在你写得很顺手的时候感觉不是 你自己写的,感觉是别人给你写的。”

上一篇:鲁迅的文字风格曾被评为“魏晋文章”
下一篇:首届国际汉学翻译家大会在北京大学闭幕:“汉学翻译,请多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