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视野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4-10-10 10:02:14  发布者:素岚  来源:中国作家网

    

    瑞典文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获奖者姓名。他说,莫迪亚诺作为作家,以回忆的艺术唤醒了最难以捉摸的人类命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从而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莫迪亚诺的作品主题主要围绕着“记忆、遗忘、身份与愧疚”,巴黎这座城市经常出现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有时,他也会将自己多年积累的采访、报纸文章或笔记当中的素材融入作品。

  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西南郊,父亲是犹太商人,母亲是演员。他自幼喜爱文学,十几岁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就读大学一年后,他离开学校专心从事写作。1968年,他反映社会现实的处女作《星形广场》一经出版便备受瞩目。随后,他还创作了《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凄凉的别墅》和《暗店街》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畅销佳作,并获得过法国法兰西文学院小说奖和龚古尔文学奖。

  莫迪亚诺被誉为“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类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他的文笔纯正、锋利,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巨大反响。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被翻译到国内。比如,《暗店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青春狂想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青春咖啡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地平线》(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等。

  对于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本报曾刊发肖徐彧的《“青年人总是具有相同的姿态”——评〈青春咖啡馆〉》、曹丹红的《莫迪亚诺:自己的驱魔人》等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认为,他的小说大多以平凡的年轻人为主角,讲述着“迷失”与“寻找”的主题,弥漫着一种萧瑟的气氛。

上一篇: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举行
下一篇: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