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在第一个十年期产业形态渐露头角,从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借移动阅读的强劲势头产业特性随之步入到向规模型、多元化方向发展。2013年以来,伴随一批大型网文企业的诞生,同时企业的兼并、重组潮依旧在进行中。也就是说单纯从文学的视角来考察网络文学显然是不全面的,甚至会忽略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特性———产业性。
作为产业的网络文学在两条轨道上游走———“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正因为在这两股道上同时滑行,因此网络文学的走势并不好把握,网文企业既要留住作者还要焦虑如何吸引读者,写手同样焦虑:如何留住读者?如何找到更大的平台。具体说一方面作者要有好作品,另外一方面网文企业如何扩大传播力及如何留住重量级的作者,如何培养出新的大神?在貌似平静的网文生产环节其实暗流涌动,随时都能爆发潜在的危机。大型网文企业还在积极寻求产业模式,盛大的全版权产业链,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合作成立网文写作专业,中文在线则邀请莫言担任名誉校长成立网络文学大学。8月腾讯文学“用想象创造世界———2014Next Idea原创文学大赏”正式启动。除丰厚的奖金、保底合约支持外,获奖作家还将有机会加入“青年作家培养计划”,其目的都是为了网络造神。网文企业为此煞费苦心。
十五年来的网络文学在文本探索上也算是艰难行进,在第一阶段,热爱写作的文艺青年将身体埋进网络,将文学诉诸网络,当年他们的功利心弱于钟情期刊出名出头的文学青年,因此,在网络上自由书写出一批有别于传统套路的网络文字,无论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告别薇安》《悟空传》《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还是《明朝那些事儿》《杜拉拉升职记》《鬼吹灯》《藏地密码》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和别具一格的文体特征。在这之后,网络文学虽然在类型化写作上继续以高昂的姿态,高速地发展,但是由于产业的突飞猛进,资本的过度裹挟,写手获取过高财富的渴望,作品质量每况愈下,出现大量题材雷同和重复,特别是文体的僵化和教条严重制约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成为产业“拐点”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以“小白文”、“总裁文”为例,在年度净网行动中很多企业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支付了相当可观的本不必要的商业成本。
笔者在与多位网络写手交流中得知,很多网络写手已经意识到网络文学产业“拐点”的到来,他们一致认为,写作不能再以读者的胃口作为主要参照标准,过去网文写作很多都参考读者的建议,甚至迎合读者的心理,按照读者的思路去写。现在,普遍意识到这样做只能使自己走向一条不归路,暂时的满足决定了无法走向未来。写手的自觉能否拯救危机中的网络文学,能否将网络文学带出“滞涨”的泥沼,走出产能过剩的陷阱,仍旧需要时间的检验。
作为经济形态的网络文学同样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目前,大量劣质网文生产呈现出的“滞涨”状态类似淘汰的产业,一方面大量生产,另外一方面读者的消费出现低缓,这将严重影响网络文学的正常发展。因此,有人提出改变读者的阅读趣味是改变网络文学生态的有效办法,这就好比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来拉动生产,带动各个生产环节。显然,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现实中这将是漫长的过程,须得按照市场的规律优胜劣汰,绝不是靠人为控制的甚至一腔热情的干预所能改变的。
因此,提高全民阅读水准,提高写手的写作品位,治理改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文学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大力推动相关产业政策的完善等等,都将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产业功能的健全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只有做到了细节上的治理与完善,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真正推进全行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生态的优化。这条路尽管漫长,但意义非同寻常。
上一篇:文学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
下一篇:以俗文学标准来看网文(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