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视野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电影与文学:当经典遇见经典 2014-06-27 12:48:51  发布者:闻瑛  来源:中国作家网

 

 

6月14日至22日,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盛大举行,300多部中外佳片在上海的35个影院集中上映。而在每个单元的参展电影中,我们都能轻易地捕获文学的影子。在电影与文学作品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我们再次见证了一个事实:文学从来就不是孤独的。

  在这个盛夏,看部电影,读本小说,不失为一个清凉的选择。

  

电影向文学致敬

  当一部好小说遇到一个好导演,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本届电影节的“4K经典修复”单元,展映影片包括《出租车司机》《教父2》《费城故事》《苔丝》《悲惨世界》(1935版)《天堂的孩子》《怒海沉尸》和《玛戈皇后》,都是电影史上的重量级作品。而这些电影作品中,不少都有着深厚的文学根基。

  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这些影片中最耳熟能详的,当数《悲惨世界》。电影《悲惨世界》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雨果于1862 年发表了这部长篇小说,它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十几年的时间,融入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哲学、法律、道德、宗教等问题。而本次放映的1935年版 本的《悲惨世界》由法国导演雷蒙·伯纳德执导,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制造了长约五小时的惊奇玄妙之旅,无论是从内容探讨的深度还是从细节的展现来看,这部作 品都是对雨果作品最为精彩的一次大银幕诠释。

  由法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改编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同名小说的电影作品《苔丝》无疑也是成功之作。影片基本忠实于小说原著,将苔丝 的悲剧命运主要从爱情关系上来展开,省略了很多小说中的旁枝描写与情节,显得简练而生动。把一场凄美动人的悲剧讲述得不疾不徐、舒缓雅致,导演改编名著的 功力可见一斑。精致的构图是电影的一大亮点。从一开场夕阳下蓝天绿野间一群白衣少女载歌载舞地走近,到最后晨雾中骑警领着苔丝夫妇渐行渐远,构成浑然照 应。“最能够体现电影这一艺术特性的镜头,是当苔丝发现安吉尔并没有读到那封忏悔信的时候,屏幕前闪过大片耀眼的白光,观众能够很直接很强烈地感觉到她头 脑中的那种眩晕,这绝对是文字所无法给出的效果。既能不失原著的品位与内涵,又能充分发挥光影的优势达成另一层次上的艺术感染力,好的改编电影就应当如 此。”有观众这样描述自己的观感。

  电影《怒海沉尸》则改编自美国作家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小说《天才雷普利》。小说出版于1955年,一开始只被视为纯粹的娱乐读物。后来人 们才意识到,书中那些堕落的幻想可以被理解成战后“美国版的《基督山伯爵》”。电影由法国人雷内·克莱芒导演、阿兰·德龙主演。《怒海沉尸》有着完美、精 巧的结构,电影借鉴了戏剧中的凝练与集中元素,将情节推动与人物面貌展现、人物性格演绎与人物内心变化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结构在非常紧凑的同时又极富变化 地将内容环环相扣。若将《天才雷普利》与《怒海沉尸》相比较,电影不若小说那般直白展示所有的残忍、嫉妒、无法平息的欲望以及疯狂的算计,导演对雷普利的 动机不甚关心,他更精密而冷静,热衷于炫耀类型片的技法,充分显现了雷内·克莱芒作为技术派导演的细腻与精巧。

  法国导演帕特里斯·夏侯执导的《玛戈皇后》则改编自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同名历史小说,讲述的是十六世纪后半叶法国的宫廷斗争。这部改编自文学 名著的影片荣获1994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评委会大奖,1995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多项大 奖。

  被誉为“影史上最伟大电影之一”的《教父》,则是根据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于1969年所写的同名小说改编。《教父》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头号 畅销书,曾连续70周排名畅销榜,37年销量达2000万册。可以说,《教父》的出版,奠定了马里奥·普佐在文坛的地位。而在接手《教父》之前,弗朗西 斯·科波拉还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导演。有着不俗编剧功力的他和马里奥·普佐联手改编,将一本通俗犯罪小说改编成一部荡气回肠的家族史诗,成为影坛的不朽佳 话。

经典电影的文学底色

  今年3月,著名导演吴天明因心梗离世,享年75岁。吴天明是原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在他任职期间,大胆启用张艺谋、周晓文、黄建新、顾长卫 等一批有艺术造诣的新人,是不少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从本次电影节推出的“吴天明与第五代导演作品展”中,观众可以看到,吴天明和第五代导演执导的经典电 影,大多有着文学的底色。

  吴天明是自学成才的导演,从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开始受到关注,《人生》是他的代表作,《老井》《变脸》则成就了他艺术创作的高峰。

  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根据叶蔚林同名小说改编,这部小说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影片展现出水上放排人与大自然山山水水融为一体的自 由豪放的气概,显示了质朴无华、亲切近人的生活情致与动人心怀的艺术魅力。该片于1984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夏威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 影奖。

  吴天明的电影代表作《人生》则改编自陕西作家路遥的同名小说。小说以改革初期陕北地区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在人 生道路以及感情上的追求与挣扎,尤其是高加林与同村姑娘巧珍、同学黄亚萍的感情纠葛,更是直抵一代人的心灵深处。这部电影在1984年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 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老井》可以说是当时电影现实主义风格探寻的巅峰之作。这部电影根据山西作家郑义的小说《远村》改编,讲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太行山深处 农村青年孙旺泉带领村人打井的故事。当时,第四代导演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 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要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挖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剧情在“日常生活”中推进,自然、流畅、毫不做作。《老井》就 是从大山里的一群打井求水的普通百姓开始挖掘,平铺直叙,故事简单质朴,但戏剧的冲突和矛盾一直存在。

  到了第五代导演身上,文学与电影则逐渐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文学与电影积极互动。这些成功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经过电影的再创造,小说有了另一种风格的演绎,亦已为更广大的观众所熟知。

  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改编自阿城的同名小说。本片是陈凯歌转型前的一部作品,与早年的《黄土地》相比,主题上在延续陈凯歌一贯的对中华民 族命运、前途的思考与探索的同时,更加充满寓意地反思了文化的贫瘠与缺失和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问题。片中许多自然景物的空镜头为影片营造了一种空灵的意 境。

  田壮壮的《盗马贼》则以艰涩的电影语言对藏传佛教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反思。《盗马贼》作为中国第五代青年导演探索电影的代表作之一,以其 新颖的电影语言和现代人的视角,探究了人与宗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重要的哲学命题。这部电影改编自张锐的中篇小说《盗马贼的故事》。

  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则根据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改编,讲述了一个颇带荒诞色彩的故事。一个酷爱下棋的工程师赵书信因为丢失了一个 “黑炮”棋子而发了一封“黑炮丢失”的电报,不幸引起了领导的注意,以为他是间谍,他被暂停工作以至于工厂机器被烧毁。最终,黑炮回来了,大家虚惊一场。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荒诞,黄建新采取黑色幽默的方式加以提取、嘲笑以及自嘲,用一种近乎无奈的黑色幽默态度审视“黑炮事件”和“赵书信性格”,从理性角度剖 析生活,在现实感和历史感高度逼真的基础上,探求生活真谛。小说本身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而电影则保留了一定的批判性和自我思考,也使这一矛盾相对柔和。

  张艺谋的《红高粱》为中国电影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级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部电影改编自作家莫言同名中篇小说。在这部电影 中,张艺谋对原始生命意志、生命力之不可抗拒的赞颂与褒扬,堪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此外,因巩俐是本届电影节评委,本届电影节评委展中由其主演的三部 电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也是张艺谋的作品。其中《秋菊打官司》故事改编自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 江苏作家苏童的《妻妾成群》改编,《菊豆》改编自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

电影大师的文学情怀

  历年电影节上一直备受关注的“向大师致敬”单元,今年除了吴天明和第五代导演的展映,还将带来罗伯托·罗西里尼、阿伦·雷乃、马龙·白兰度、姜文等优秀影人的影展。在这些大师影展上,我们也能找到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

  “如果一定要为西方电影从古典时期转为现代时期寻找一部电影作为划时代的里程碑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无疑应当是《广岛之恋》。《广岛之恋》以 其现代意义的题材、暧昧多义的主题、令人震惊的表现手法,以及与新小说派的紧密联结,在多重意义上启发和开创了现代电影。”有评论者如是说。而这部由阿 伦·雷乃执导、上映于1959年的影片改编自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位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之间的爱情故事。大量闪回画外音、 象征与隐喻镜像语言、意识流结构方式、时空交错的剪辑、心理化人物塑造等方式,让这部电影成为西方电影从古典转向现代的里程碑。

  同样由阿伦·雷乃执导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则是法国新小说的代表人物罗伯·格里耶受导演之邀创作的所谓“电影小说”。这部可以贴上法国新浪 潮、黑白老片、文艺片名导、作家电影、叙述时间和空间错乱等标签的电影,可谓“文艺片中的文艺片”。看过小说之后再看电影,或者反过来,都有益于更好地相 互理解。

  马龙·白兰度的影片《现代启示录》则是根据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名著《黑暗的心灵》改编的,电影把原小说的背景从非洲搬到了亚洲。战争 只是一个背景,就根本而言,电影所要表现的核心在于对于自我的反省,特别是对于西方文明的反省。而反映上世纪50年代初期纽约码头各种势力互相斗争的《码 头风云》,则根据纽约《太阳报》撰写的有关码头的报道文章改编而成,艺术风格具有半纪录片特色,外景全部实地拍摄,几乎所有的场面都呈灰暗调子,凄凉阴 冷,与主题十分吻合。影片荣获第2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故事剧本、最佳男主角等8项大奖。

  此外,姜文作品回顾展的三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也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短 篇小说《动物凶猛》,对于上世纪70年代成长在北京的人们来说,小说和电影都能引起极大共鸣。该片一上映便获得了巨大成功,以至于国外媒体盛赞“《阳光灿 烂的日子》堪称是当年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仍渴望观看的影片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江苏女作家叶弥 的短篇小说《天鹅绒》。《让子弹飞》则改编自四川老作家马识途的小说集《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

  (摘自《文学报》2014年6月12日第2—3版,作者为该报记者)

上一篇:第二次中国—西班牙文学论坛在京举行
下一篇:让经典成为文学阅读的基石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