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诗意中国”2013两岸诗会讲座在琼州学院举行,图为“桂冠诗人”余光中与大学生们在互动。 海南日报记者李英挺摄
2013年12月31日,余光中在琼州学院与大学生互动,台下不少学生举起手机“追星”。李英挺摄
跨越海峡的呼唤———2013两岸诗会
小学课本上,孩子们可以读到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感应”,余光中从那时起也成为了一个以“乡愁”触动全球华人内心情感的诗人。
在2013年与2014年的跨年之际,来海南参加2013年两岸诗会的余光中,在最后一站琼州学院讲座时,向广大学子和他的忠实读者们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余光中的“四度”文学空间
这是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的阶梯教室,却硬生生塞下了1500个人,同学们有的站在阶梯上,有的两人挤在一个座位上,有的蹲在讲台前面,最后排的学生甚至踩在凳子上,还有的堵在门口。大家盼望着,盼望着。
下午2时30分,从门口传来急促的通风报信:“来了,余光中来了……”紧接着,坐在前排的学生站起来张望。
“哗……哗……”一阵阵热浪般的掌声涌来,一名工作人员挤过人群在前面开路,身材瘦小,但依然神采奕奕的余老先生慢慢地跟在后面挤过人群,临上台前还差点摔了一跤,被围在身边的同学们马上扶住了。
等余先生坐定,全场又响起潮水一样的掌声,一浪接着一浪,足足持续了2分多钟,最后在余光中不断地双手示意感谢后才停止。
“中国人讲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我无能可以立功,但对‘立言’却比较感兴趣。”一番开场白后余光中毫不讳言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忱。回顾一生的创作历程,他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空间称为“四度”文学空间,而支撑这四度文学空间的,则是他用一生孜孜经营的四种文学追求: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
余光中坦言,他一度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意思是诗歌是自己文学创作的主要经营对象,而散文则是副产品。但没想到的是,更多人却对他的散文表示更多的好评,于是他后来就改变初衷,把诗歌和散文当成了自己的两只眼睛,双眼并用,从此更加立体形象地看事物,看人生。
对于四种文学追求,余光中表示拥有同样的兴趣,并不存在偏爱哪一种。而在他的四度空间中,这四种文学追求也时不时相互碰撞,时不时打破了相互之间的文体界限。他的作品中文体界限的“模糊”也时常会引来不少评论家的质疑和批评,“诗歌中有散文的影子,散文中有评论的态度”,但余光中开诚布公地表示,他对于这些批评和质疑并不十分在意,对他来说,只要文字言之有物便可,并不过分追求文体上的条条框框。
“从高中开始写诗,开始写旧体诗,然后转为新体诗,后来受到民国初年新月派整齐的格律诗影响,再后来进入大学读外文系,对浪漫主义的风格也有所吸收。到台湾之后,又受到现代诗的影响……”余光中的丰富经历,让他成为一个兼容并包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翻译家。
古典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营养
“当代年轻人喜欢写夕阳的诗歌,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较多。”余光中在讲座中提到了年青一代进行诗歌创作时的一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他同时也发出隐隐担忧:时下年轻人读古典文学的比较少,有的也只是泛泛地读,很少做到精读和消化吸收。
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余光中表示,古典文学的力量远比现代人想象的强大,对他来说,诗经以来的古典文学是他创作风格的“大传统”,而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是他创作风格的“小传统”,渊源流传的古典文学,强有力的西方文学支流,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的冲击,都对他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正是对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同文学营养的吸收,让余光中掌握了自己独创的“白以为常,文以为变”八字文体技巧,他表示“文言文可以成为白话的润滑剂,当写文章需要高潮,需要诉诸权威,或者需要铿锵,需要对仗的时候,就需要用文言文来丰富笔下,来帮忙了。”
余光中提倡在写作文体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用文体和钞票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文体和钞票完全是两码事儿,钞票大家都在用,而且越用越脏,但文体应该是自己独家经营的,千百年后依然保持新鲜,这才是大丈夫应该做的事情。”
“古典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营养”在余光中的讲话中,这句话的频次最高,他告诉学子们,古人的诗歌其实是写得非常巧妙的,只是古人不会用现代人的写作技巧来进行分析,其实很多现代诗的技巧在古诗里面都能找到痕迹。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引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在期待未来与妻子相聚的场景,在未来回忆今日,那今日就又变成过去,这种时间的转换并不比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来的简单,但古人在并不知道任何现代写作手法的情况下,就可以写出这样美妙的诗歌,因此写诗歌不但要看表面的字句,还要把握背后的美学,那需要相当的心得。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的热情很让余光中感动。
“同学们,不好意思,这真的是最后一个问题了。”主持人舒羽告诉大家。
这时学生们“骚动”起来,有的学生开始双手合十地向主持人作揖,希望争取到最后一个名额,本来说好要点边上的同学的,点了左边,右边的不同意,点了后面的,前面的同学也不答应,最后有的同学hold不住了,径自跑上讲台,跑到余光中身边,希望得到这个提问机会。
“余爷爷,我也喜欢写诗,但是我觉得押韵是个头疼的事情,你觉得写诗必须要押韵吗?”“我想知道怎样写出地域特色的诗歌……”“您当初写乡愁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的?”对于同学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余先生都耐心地予以解答。
被“乡愁”遮住的诗意人生
在大陆,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是从一首《乡愁》开始认识余光中,《乡愁》已经变成了余光中的一张名片,而对于这张名片,余光中遗憾地表示,“这张名片总是遮在我面前,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
每逢回到大陆讲学,余光中经常应学子们的请求吟诵那首《乡愁》,此次在琼州学院的交流之旅也不例外,但余光中却婉言拒绝,取而代之的是吟诵了他的另外一首乡愁之作《民歌》,他念了第一遍,全场上千个听众在他的引领下应和着读了第二遍,一呼一应,颇有音乐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他鼓励海南的学子要多留心海南的风土人情和学习海南的当地语言。
“不一定要读余光中,读冰心,读徐志摩,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选自己的喜欢的作品来吸收……”余光中在讲座的最后,表达了对海南学子的期盼,希望学子们可以读与自己兴致相近的作品,同时也学习苏东坡诗歌里面儒家的坚持和道家的豁达,将海南岛的诗魂传承下去。
(文海南日报记者 侯赛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