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中外名家 > 国内新锐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七堇年:青春史不仅是情感宣泄 2014-01-16 13:51:59  发布者:南枫  来源:本站整理


七堇年_文学校园-中国教育文学网

生于85后的七堇年,从第六届新概念大赛第一名《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崭露头角到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暌别五年后她推出最新力作《平生欢》,讲述与命运相遇的故事。 

一、厚重青春

“许多事,只有回想起来的时候才觉得它曾经很美好,而当时正经历的时候并不这么觉得。我想青春时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青年作家七堇年暌别五年最新长篇力作《平生欢》于近日上市。这本书是七堇年从2002年开始写作后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 距离上一部长篇《澜本嫁衣》时隔五年。《平生欢》讲述生活在小城雾江的一群军工厂子弟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成长故事。以邵然为主线,邱天、李平义、白杨、陈臣等一群同学的人生轨迹为副线,在多条线索的交叉行进中呈现了不同家庭背景、个性、机遇所造就的多样人生。

谈及新作的创作灵感来源,七堇年坦言,出发点是“致青春”。“或者说是一种纪念,对青春的纪念。我觉得青春是人生一段经历。许多事,只有回想起来的时候才觉得它曾经很美好,而当时正经历的时候并不这么觉得。我想青春时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青春其实和任何一段人生时光没什么区别,一样都有快乐都有痛苦,所有的美好和敬意,都是在它即将逝去或逝去的时候才察觉的。所以,这个故事算是我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的产物吧。具体一点儿说,讲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讲他们成长的一些经历,每个人物大概都是一种类型的代表,也基本上是80后青年的一部分写照吧。”

《平生欢》以男性视角邵然为主来叙述故事,七堇年告诉记者,自己的很多作品基本上都是以男性视角的第一人称来写作的。“其实这本书中穿插了其他的叙述角度,我处理的比较随意。一个好的写作者不应该受限于自己的本身性别,写起来也算是一种挑战。”前后写作时间经历了两年多,她坦言,有过中断,自己是写的比较慢的。“但是写出来是与最初的设定没有什么差别,我就是想写一个类似于‘青春史’这样的东西。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了新疆,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我对父亲没什么印象,没有拥有过就不存在失去。但我的妈妈还是告诉我,我必须要比别人坚强、懂事,我要遭遇的必定比别人多。因此,我的心态也比同龄人成熟,别人在五岁的时候我得是十岁的心智。可能因此看问题比一般孩子更透彻一些。”七堇年坦言,自己的青春和大家都一样,经历高考、大学、毕业、工作。“其实挺普通的,没有什么异样。”虽然获得第六届新概念大赛第一名,但她表示,自己并不算一举成名。“从来没有。现在也不能说‘成名’。我只能说,我感到命运对我特别宽宏,对我的写作才能有了回馈,我能靠它生存,靠它获得更宽广的人生。这多难得啊,现在世道这么浮躁,写作也早就不那么纯粹,还能靠写作生活的实在是很少。有太多写作的人,写得太好的人了,我只是比较幸运而已。但我觉得,这一切,运气的成分占20%吧,剩下80%,毕竟还是因为,有这个才能和底气。”

她特别提到《一代宗师》电影里边说武功的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觉得就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中,见自己吧。向岁月与记忆致敬。”

二、关注社会

“我喜欢踏踏实实地生活,不爱凑热闹。作家就应该安静地写作,作家再热闹,也热闹不过明星。”

生于85后的青年作家七堇年,被称为是近年来文坛罕见的严肃文学派作者,后安妮宝贝时代代表。五年中,七堇年一边创作新长篇,一边在香港浸会大学攻读新闻传媒研究生,期间除了出版了散文集《尘曲》外,几乎很少抛头露面,“我喜欢踏踏实实地生活,不爱凑热闹。作家就应该安静地写作,作家再热闹,也热闹不过明星。”

“我2010年末有出版《尘曲》,是一本散文小说集。不过要说距离上一本长篇小说,确实有五年了。五年时间挺快的,这五年时间,读研,毕业,工作,旅行,也写作。我是写得比较慢的类型,总觉得有很多积累了才能往外掏。也谢谢读者们的耐心等待。”七堇年这样讲述自己五年来的生活。

谈及为什么选择去香港浸会大学攻读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她表示:“国际新闻专业是香港浸会大学比较强的一个专业。目的也就是拓展一些视野,丰富经历,多学习学习吧,然后我放心不下母亲,也不想走远了,就选择了香港。香港很国际化,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那一年的生活给我很多感受。最有意思的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做presentation啊,研究课题啊,这些。我很怀念在浸会大学的图书馆安心读书的感觉,那是最后能静心学习读书的时间了。”她说:“最困难的事情……还好,不觉得有太大困难。比较遗憾还是没能学好粤语。”

和过去相比,这五年的体验在小说写作时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我觉得我是成长型的作者,我在成长,我的读者们也在成长。我笔下关注的东西也在随着阅历的推进而改变。写作时最大的改变,应该是下笔更克制,更内敛了。最近读一本小津安二郎导演的文集,他说,一部好的电影的关键不是释放情绪,而是压抑情绪(大意如此),我的理解就是“内容的情感张力”吧。这种境界我也在逐渐学习向它靠拢。年少的时候对很多事物的认识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对就是错。现在对事物的理解更宽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一条漫长的灰色地带。经过这些年,我的作品跟过去相比变得更成熟一些,也更朴素了。这应该是最大的变化。”

有评价说,《平生欢》是七堇年“告别青春写作,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变迁”的代表。对此,她表示,可以这么理解。“写完这本书,就像在一条长长的台阶上,又迈上了几步,又上了一级。有更多的往事和经历成为了历史,在我身后,支撑我迈上这一级台阶,但往上看,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这本书是关于80后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史,青春史这样的东西,它有更多的社会关怀在里面,而不仅仅是自我情感宣泄。青春年华到了结婚、成家立业时也算是告一段落,往后还有更多故事。” 

(记者 张晓媛)

上一篇:饶雪漫:“疼痛” 其实是青春正能量
下一篇: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