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社团导师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让“美文美读”走进语文课堂 2014-03-10 15:12:50  发布者:南枫  来源:《校园文学研究通讯》第9期

 

借助“校园文学与阅读教学”课题研究,让“美文美读”走进语文课堂

步妍(“十一五”、“十二五”课题实验学校河北石家庄十七中语文组教师)

我是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高中语文组的一名教师。我介绍一下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收获,以期得到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仁们的批评指正。

我校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人文积淀河北省重点中学,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我校以“人人成功”为办学理念,秉承“厚积薄发、追求成功”的校训,励精图治、开拓奋进,以极高的知名度、美誉度而蜚声燕赵。2007年以来,石家庄十七中为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和文学素养,着力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7年秋,高中部芳草地文学社成立。文学社以“培育文学人才,建设书香校园”为宗旨,创办社刊《芳草地》,为热爱文学和写作的“芳草”们开辟了一片展示自我的天地。文学社设置有社长、读书会会长、总导、剧务、总编、采编等岗位,吸收社员四百余人。文学社建立以来,积极开展文学阅读和创作,促进了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2011年为了凸显我校“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芳草地文学社更名为三人行文学社团。 三人行文学社团倡导向善求真,合作探究,在社团中“人人为生”又“人人可为师”。三人行文学社团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成就自我的舞台。 如今,三人行戏剧社、三人行话剧社、三人行诗社、三人行读书会、三人行朗诵会已成为我们校园最活跃的社团之一。在文学社辐射带动下,初中各班纷纷成立文学小组。并将优秀习作辑印成册,置于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以供传阅。活动激发了小作者的写作热情,使他们初尝了创作的愉悦。 

2008年,为庆祝学校六十年华诞,语文教研组收集了200余篇优秀习作,编辑印制了学生作品集《太阳花》、《尚礼集》、《菁菁校园》、《探寻伟人足迹》、《国旗下的演讲》《成功教育日演讲》等,凡20万字。2010年2011年语文教研组又把老师们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课例等教科研成果结集成册,先后出版了《校园有韵自风骚》、《美文美读》、《享受美读》三部作品集。

2007年10月19日,石家庄十七中举行了《小小说月刊》图书漂流首漂仪式。仪式上芳草地文学社社员张旎向全市中学生发出“爱文学、读文学”的倡议。《小小说月刊》杂志社向我校芳草地文学社捐赠500册《小小说月刊》。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作家陈冲与文学社成员进行了现场交流,针对社员在创作中产生的困惑进行答疑,还就如何开展文学创作加以指导。

我校的三人行朗诵社定期开展文学作品配乐朗诵活动。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朗诵会以来,至今已经历经5届。朗读者在配乐朗诵中入情入境,在情境中体验作品魅力,在朗诵中体悟诗人情感,在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涵泳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樊老师在一次赛后总结时说:“诗歌是人类语言中的音乐,是人类的灵魂之光;是至真的人性,是至美的文学!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活;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纯美、至真!让我们的校园充满诗歌之乐音,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如今,每学期一次的配乐朗诵展示会已成为我们师生共同期待的盛会。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她积淀了人类几千年来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阅读文学名著是课外阅读的至高境界,也是成熟的读者所必须经历的生命历程。语文组利用假期引导高中生阅读《论语》《孟子》《红楼梦》《围城》《边城》《简爱》《包法利夫人》《巴黎圣母院》等名著,要求学生读后撰写心得和随笔、并作仿笔练习,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阅读体验交流。2009年3月4日,文学社举办了第一届“我读经典”论坛,当时的12名社员就6部文学名著和一位著名作家——张爱玲交流了阅读心得。如今,阅读经典,走近伟人,已成为“三人行”文学社团寒暑假期间的重头戏。

我校的“阅读经典、书香校园”活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外的社团活动中,其实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让“美文美读”真正走进了语文课堂。石家庄市十七中语文组借助“校园文学与阅读教学”这个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在诗歌、散文包括文言文教学中初步形成了“初读、再读、品读、美读”的课堂模式。用朗读贯穿课堂,用朗读引领课堂,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朗读评价促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涵泳作者的情感志趣。我们绝不为朗读而朗读,绝不抛开朗读做空洞的分析,绝不把朗读仅仅作为熟悉文本的简单手段。下面我就用我校周慧欣老师上的《春江花月夜》一课为例做一简要说明。课堂设计第一步——“初读入诗境”:采用齐读的方式,订正字音,把握节奏。因为是初读,所以学生对情感的把握肯定不是很到位,接下来我们就进行第二步——“再读把诗脉”。这一环节采用自由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找出贯串全诗的意象——月,并明确诗歌的时间线索——月生、月悬、月斜、月落。第三步——“品读诵诗美”。教师启发: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宇宙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然后依据诗歌“景、理、情”的思路,让学生自由朗读,揣摩情感,体验用怎样的声音才能准确地传达情感。在学生展示朗读之后,师生或肯定或纠正或示范,总之,边朗读边赏析,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出诗歌景物的壮丽辽阔、迷离美妙,哲思的幽远缥缈、哀而不伤,情感的忧伤深挚、绵绵无尽。最后一步——“美读传诗情”,请学生进行配乐朗诵。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诵读的作用,“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感知作品,每一次读都是与作品的心灵沟通,每一个词的重读,都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每一句话的节奏,都是对作品内涵美的展示……当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背诵时,我们感觉美文确实应该通过美读去感悟。这种感悟或许是老师任何形式的讲解也无法替代的。

也许有的老师认为只有诗歌才能进行“美文美读”,其实不尽然。上个星期我校李敏老师参加山东省同课异构活动,教读鲁人版选修课本《史记选读》中的一篇节选文章《甘罗》。虽然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但我们在课堂设计中还是将诵读放在了最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听读、跟读、齐读、自由读、交流读、演绎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力争做到每一次诵读都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初读环节主要解决正音问题,帮助学生扫清字音障碍,同时指导学生诵读的技巧如句读停顿、抑扬顿挫,让学生能够流畅地加以诵读,并对接下来的解读生发兴趣。再读环节,解决文本梳理问题,让学生在牢固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及语法现象的基础上做到对文本的初步解读。品读环节主要通过学生的诵读和小组合作,深入了解甘罗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在诵读和讨论中不仅再次感受到《史记》的叙事之美,同时也对甘罗这一年仅12岁就具有智、勇、谋的少年英雄做到了整体了解,激发学生对于这样一位彪炳史册的少年英雄的敬佩之情,在震撼学生心灵的基础上达到品味人物的学习目标。美读环节引导学生在对甘罗性格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诵读全文,同时提醒学生找寻自己感受最深最能够体现甘罗少年英雄的片段,并用诵读的方式达到角色转换,演绎少年英雄风采的程度,教师在点评其诵读时引导学生对于人物语言语气的把握和领悟,从而对甘罗这一少年宰相的形象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就文言文教学而言,文与言的处理往往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但是利用反复诵读就能够使这一困惑迎刃而解,让学生既能够牢固地掌握文言基础字词又能够对文本整体内容以及细节内容做到深度理解。

我们的“美文美读”四环节在设计思路上,严格遵循两个规律:一、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二、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诵读“做文章”,让语文课堂成为传出琅琅书声的课堂,成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课堂,成为动态生成、和谐融洽的课堂。

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探索运用了其他的方法,如音乐诱导法、自由演绎法、表演赏析法等。这些方法与“美文美读”环节相结合,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亮点频出。比如我本人在教读《诗经·采薇》时,为了让学生在复杂的情感中准确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运用了音乐诱导法。我让学生在两首风格比较相近的古典乐曲中选取一首与诗歌意境最贴近的乐曲,作为诗歌朗诵的配乐。学生在对比取舍中依据文本反复推敲,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情感。我在教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时运用了表演赏析法和自由演绎法,我让学生分组分角色用现代汉语表演文章内容,在表演前的准备和表演后的评价中,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理解了儒家的“和”文化。之后我又让学生把文章内容改编成歌词,模仿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要求形神兼备。学生们各显神通,自由演绎,创作热情高涨。最后大家一起和着音乐唱出“暮春里,穿彩衣,春游一起去。年长的,年少的,不分我和你。来吧,朋友,舞雩沂水滨,暮春里,山歌起,和谐快乐里。”我相信通过这节课,中华文化中传承了2000多年的儒家“和”文化之精髓,已经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名园秀色望中妍,芳草芊芊花欲燃。”几年来,石家庄十七中引领学生沐浴书香、涵泳经典,快乐阅读、尝试创作,营造了充满文学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音乐、表演、阅读、朗诵、写作、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积淀了深厚的思想底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自身心灵的完善,人文素养和文学审美的培养,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今天,我校师生正不辞辛劳地挥汗耕耘,建设一个更加书香馥郁的文学校园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校园文学激发了语文教学的活力
下一篇:校园文学活动——校园文学走进课程的必由之路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