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校长天地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坚持文化强校之路 2014-03-10 13:41:54  发布者:南枫  来源:《校园文学研究通讯》第9期

从参加第一届全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感受,参加一届,我感觉对我们学校校园文学工作的开展就促进一步,提高一步。刚才听了徐校长和田校长讲来,我感觉也是深受启发。下面我把我们学校开展校园文学工作的情况,向各位校长作个介绍。不当之处请各位校长进行指导。

    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重视开展校园文学活动,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以校园文学活动为突破口、切入点,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活动,发挥文学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对于发展学生自身心灵,完善自我,具备文学素质和文学修养,挖掘情商,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抓好阅读这个关键,是校园文学建设的根本。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语文老师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写作。面对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学生常感到不知读何为好。因此,教学生选择书籍尤为重要。语文老师首先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其次是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代十,相互促进。我们坚持引导学生读名著。开出书目的同时,也要对阅读的方法进行指导。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最好的知识便是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将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针对不同的文章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给学生反读、略读、细读、精读等不同的方法。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划以加强印象。必要时做好摘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将上一次阅读内化成果用于下一篇、下单元,以至于课外。每一次阅读都力求发现质量高一点,理解的深度深一点,生疑、解疑的本领大一点,内化成果多一点。使丰富人文背景,熟练语言技能、技巧的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状态。从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达到不需要教而无师自通的境界。

    二、坚持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扩大写作量。我们改变过去作文两周一篇的做法,以课外练笔为写作的主形式,规定每周至少三篇练笔,每篇300到500字。要求在三分钟内完成,每人一个练笔本,取一个表达自己心志的名字,作为三年高中生活的人生记录。传统作文方法一年的写作文字量在9600字左右,三年的文字量也就是在28000字左右。改为练笔后,一年的写作量在4万字左右,三年就是12万左右。有了量的积累,学生写作就有质的提高。

强调练笔的趣味性。练笔是主线,但它不能替代写作教学的全部。我们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高中三年的写作全过程,统筹安排。高一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为主,引导学生坚持作文与做人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高二继续以自由练笔为主,教师规定一篇命题的文章,训练各种文体的章法结构,表达技巧;高三加强创造力培养,升华练笔成果,增加高考作文训练的内容,更加强训练的针对性。

重视练笔的交流与引导。我们摒弃了精批细改和写程式化评语的做法,代之以重视交流与引导,这个过程包括师生交流、学生交流、集中交流、作文展览等几个环节。对学生练笔的评比要有启发性。对学生练笔中出现的闪光点,老师要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同样,对学生在练笔中出现的思想上认识出现的偏差,老师绝不能等闲视之。而应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利用启发性的语言,融情、理、趣为一体,用心写评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将练笔形成师生沟通的桥梁,交流的驿站。对练笔讲评时要有针对性。如果说评语可以解决个别思想认识上的问题,那么对学生练笔中反应出来的较为普遍和相对集中的思想偏差,老师则需要在讲评课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且力求切中学生的思想偏差的要害,使学生心悦诚服。练笔是老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是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又是对学生进行做人原则的教育阵地。充分重视这一阵地,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同步发展,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坚持作文与做人的紧密结合。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也是其心理和生理的动荡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各种社会思潮和人生价值标准多在频繁而矛盾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思想上具有进取性和探索性的优势,但在认识上也带有偏激性和片面性的缺陷。而形式相对自由的练笔能比较全面、自然地反应出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各种变化。因此,我们对学生提出了要求: 学作文必须先学做人,做好人是写好文的先行条件。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热爱生活,体验和感悟生活。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化,并以这种体验和感悟为凭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各种矛盾,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使作文与做人同步发展。具体做法是:每周的一篇命题练笔题要有导向性。“道非文不注,文非道不生”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做人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每周一次的教师命题练,我们有意识地遵循知识点、能力点和教育点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

    三、办好文学社,发挥文学社团的引领作用。百年名校,人才辈出。张家口一中文学社,虽然经历时代的变迁,但吸取多元文化的丰富营养,紧扣时代脉搏的原则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与新时代文学的蓬勃发展相适应,我校成立了熙攘文学社,社员自编、自校、自印文学小报《熙攘》。上世纪90年代,文学社改名为“塞北风”,编辑出版文学丛刊《塞北风》。各年级、各班级的分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办起《晨曦》、《明眸》、《地平线》等班刊班报。在军训中诞生了反映师生和教官军训生活的小报《绿色风》,一天出版一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3年张家口一中校刊问世,开设了“细雨星河”、“蓝蜻蜓”和“草房子”等栏目发表学生作品。几年间发表学生作品近千篇。随着时代发展,张家口一中文学社今年更名为“紫塞”。我们隆重召开了张家口一中文学社更名暨紫塞文学社成立大会,制定了张家口一中紫塞文学社的社章,对文学社的办社宗旨、目的、任务以及文学社社员、干部的权利、义务、职责、奖励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文学社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依据文学社的章程,选举产生了文学社的组织机构,并在各年级成立文学社分社和小记者站,负责组织本年级文学社成员开展活动。紫塞文学社成立之初,成员不足100人,现在已发展到200余人。我们成立了文学社领导委员会,主任由我们刘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党委副书记余成东和其他校长担任。我们邀请我省知名作家和我校特级教师成立了顾问委员会。顾问包括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文学校园》主编王世龙先生,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文学校园》副主编王光第先生,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胡学文,还有我们张家口市作协副主席白薇、韩仰熙、吴凤翔,以及我们学校四位语文特级教师。在发展新成员的基础上,我们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文学社领导机构,下设组织部、编辑部、网络部和联络部。社长由我们高三理科实验班的常歌同学担任。我们《紫塞》季刊开设有“谈经论道”、“清风季风”、“历史足音”、“渐渐精妙”、“远景走笔”等12个栏目。截至今年10月,出版了5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另外我们组织社员参加青春笔会。2012年暑假,我们组织部分社员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首届青春笔会活动,活动中社员们聆听了文化名人、著名作家、知名记者、语文名师关于文学创作的主题报告,与报刊主编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浏览了平遥古城、厂家庄园等名胜古迹,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还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我社的社员获得国家级特等奖5人、一等奖15人、三等奖12人。今年7月24号至26号,我校张志兵等三位老师带领我们高一、高二共85名学生参加了新一届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感觉到这几年校园文学在我们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是校园文学校本课程迈入新轨,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先后编写了校园文学校本教材总计40万字。重视校园文学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构建校园文学课程评价体系。校园文学教育围绕提高学生素养这一核心目标,以学会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为主线,按校园诗歌、校园小说、校园戏剧、校园散文四个板块来构建文学教育主干内容。通过指导教师理论点拨、学生艺术欣赏和创作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领会文学的欣赏和创作的奥秘,达到学生自我创作的最终目的。

    第二是加强课题研究,保证校园文学健康发展。学校以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为载体,深入开展校园文学课题研究。通过大量而有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在教师论文发表和获奖、学生作品发表和获奖、文学社团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第三是为学生提供发表园地,鼓励学生参赛。除了紫塞文学社给学生提供的展示平台,我们还在《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发表了40多篇题材多样的作品。有的社员开设了文学博客,定期更新自己的作品。文学社成员积极参加各类作文比赛,有300多人次获省、市各类作文竞赛奖励。

还是要抓学生的综合素养,他要有能力,他素质要高,他才能进国企,他才能进国有大中型企业,他才能进五百强,他才能进党政机关。他要自己都顾不下来,在社会生存不下来,怎么能致富这个家庭?所以我说讲素质教育不是在倡导这个。所以我认为校园应该保持特有的纯洁与典雅,应该充盈着生命的激情与热度,应该散发着文学的书香与情怀,应该是探索科学奥妙的殿堂,应该抒发年轻一代人的憧憬。这才是真正纯粹的教育,这才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教育。我觉得我们校园文学是一个幽灵,多少年徘徊在校园上面,又进不去课堂,进不去教室,挤不进学校的大课堂,但它又不愿意散去,在这校园上面飘荡,赶上一个有知的校长就让它落了地了。好多校长让他落不了地。

    所以,我们的校园文学能不能广泛地开展起来,能不能持久地搞下去,跟校长的价值观非常有关系,我就说到这,谢谢大家。张东兵 河北张家口一中副校长)

 

上一篇:要想校园文学能够普及而且长久,关键在于校长的办学理念
下一篇:围绕育人目标,整合多方资源,加强课程建设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