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华(北京潞河中学校长、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
文学教育为文化强校引路,要让教育真正培养人的精神,哺育人的灵魂
应该说,我们都是同行,所以在这样一个场合,切忌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我下面就直奔主题,来介绍一下潞河中学在文学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同步幻灯片放映)
刚才田校长也谈到,在一所学校开展文学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在校长的引领。其实校长个人他没有多大的力量,是取决于这个学校文化的力量,所以我感觉在一所学校进行文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三点是我们要共同思考的,一个叫传承,一个叫创造,还有一个叫经营。不管是传承也好,创造也好,经营也好,这里面首先要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在学校常规的教育当中,我们要强调文学教育。
为什么?这里有一段话:“我们认为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除了让学生学好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精神培育,而文学教育也越显重要,因为它涵盖了爱、理想、生命、信仰、个性、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也是民族文化的教育,这一切也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段话实际说是基于两点。一点是潞河中学在1999年世纪之交的时候制定了一份《学校发展规划》,我们当时简称“12年发展规划”,之后,2011年,当我们上一轮10年走过以后,又制定了新的“10年发展规划”,这两份发展规划当中都强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健全人格的潞河人。这样一个培养目标,首先要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紧密地契合。比如我们在上一个10年规划当中明确提出,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提出了潞河中学“四个坚持”:坚持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坚持多元开放的学校发展方向。之后,在2011年八届一次教代会的时候提出新的10年发展目标,把学校定位成:学校要以学生为本,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幸福学习的学习乐园;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把学校办成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当然我们在教育过程当中,要贯彻素质教育,这样使学校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田园。在这三园的基础上,学校要引领师生成长活跃,主动发展,成为首善之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感觉文学教育首先要有一支队伍,潞河的文学教育是有师承的,是有传统的,会议材料里面都有。这个校传是在我们1928年年刊里面一个学生的作品,当时他是以传的形式把整个潞河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地位全部写出来了,我们现在就把它用一块非常朴素的石头刻在我们校园里,读起来非常有力度。前面谈的是在学校坚持文学教育这个过程当中,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要把这个事办成,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团队。我们都是校长,如果说我们要在某一个方面着力,就得下真工夫,这个真工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团队的打造。我们在仔细分析这么多年潞河文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感觉到这一条一直在坚持,就是整个学校的文学教师有处室领导,有教研室的落实,还有专人负责,比如我们现在文学社有专任指导教师,我们把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张丽君老师从教育一线拿出来,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这几年应该说做得也小有声色。有队伍以外,还得有真实的投入,这个真实的投入就包括我们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投入,也包括一些场地等。现在学生在进行文学活动过程当中,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教学场所,刚才各位参观校史馆的时候,我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在我们校史馆里面有专门的一间房,在一层的最西侧,那里就是我们学校文学社活动的专门房间。第二个场所是会议室楼上有一个专门的文学社办公室,这里面的设备配置应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除此之外还有学生们专门静心阅读的相关的场所,比如说我们的仁之楼里面的仁之书屋、绍棠书屋等,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去看。
我们鼓励文学社师生们的一些创造性活动。刚才听了这几节课的老师可能多少有点感触。这些活动比较多。我们会把一些和语文教学紧密相关的小说、诗歌、戏曲、散文等,把这些文字的东西变成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几年,孩子们创作很多,这是《孔雀东南飞》的剧照,去年的。这个是我们学生自己编制的脚本,我们这儿有500位新疆内高班的孩子,他们来自天山南北,一来一年,寒暑假中间是不回去的,在孩子们的一个传统节目,叫“古尔邦”节,我们上个月专门给他们过。以这个为题材,孩子们创作了一个电视剧叫《我的古尔邦节》,整个演员都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再比如我们创作的《花木兰》课本剧,以及刚刚做过的,把我们潞河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做成作品搬上我们学校的舞台,这些把小说变成舞台剧,整个的创作过程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这里面有三点:
第一点,拓宽渠道,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
第二点,鼓励创作,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桥梁。在这里面有些图片给大家看一看。学校和通州区一个非常有名的杂志《运河》联合,每一期都把孩子们最优秀的一些作品推荐给他们的杂志发表。由此,我们学生当中,有几位学生已经成为通州区作家协会的会员,现在在读。孩子们的作品,我们也给他推荐到不同的杂志社,比如说《语文世界》、《文学校园》等一些报刊上去发表。这个照片我想大家看过,是在去年麦麦提敏同学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青年文学作家作品研讨会的时候,和铁凝女士的一张合影。 这是今年刚刚毕业的费圣轩,他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和《月影传说》又被出版社出版。
第三点,是给孩子们创造条件,提供锻炼的机会。我想这个锻炼的机会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真实的世界,我们从去年到今年陆续安排了两次规模比较大的活动,一次是以文学社学生为主,我们的美术老师、摄影老师、语文老师和他们一起进行了一个大运河采风行动,孩子们从京杭大运河的南起点杭州一路向北走,这里面创作了很多作品。各位代表手里有刚刚出版的《运河行记》,记录了我们从策划到实施到最后反思整个活动的成果。当然,有些作品我们也按照这种方式,每年都把师生文学创作的作品,用这种正规出版的方式,给孩子们和老师出版。当然更多的是在我们学校的《潞园》杂志发表。潞河中学除了有《潞园》以外,还有《潞河学刊》,《潞河学刊》主要是老师学术方面的。这是前后两本。我们原来的杂志是一年一本,后来发展到一年两本。现在《潞园》是一年四期,像我们现在手里拿的就是《秋之韵》。
第三,我想谈一谈文学社的引领作用。
1.以语文课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情绪和鉴别能力。
2.运用学校现有的一些资源,比如说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名著的推荐活动。这里面有两点基本想法。一个基本想法就是要把学校的文学教育落到实处,一定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样一个阵地。第二点想法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资源,这种资源除了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外,还要有校外的一些资源。校外资源是我们把一些我们能够联系到的非常有名的,在文学创作、文学教育领域的一些大家引到学校。这些人到潞河来以后,他们会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来定期在校内开一些讲座,比如说梁晓声、毕淑敏等。第二个方式是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当中来。我们聘请他们为潞河中学文学社的校外指导教师,有这样一些朋友,比如说王梓夫先生,就是写《漕运码头》的,现在他已经退休,我们把他请过来。还比如说,原来北方文艺出版社的马合省先生,在通州还有一些散文家和诗人,他们都作为潞河中学的校外知名教师。第三种就是在有些活动过程当中,较长一段时间跟我们进行一些活动。比如说我们大运河采风是去年做的,今年我们进行了一个长城行,就是从嘉峪关回来的。刚才的文学社活动现场课,就是我们这次活动一个全方位的汇报。在这个过程当中,两次我们都请王梓夫老师作为我们的校外顾问来参与全部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我们感觉任何一种文化的活动都包含了一个团体生活的理念和认识,学校文化体现的是这所学校对教育目的和过程的认知与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整体氛围,以及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文化强校的本质理念是科学、先进的,实践过程中全体成员对目的的认知度是广泛统一的,精神面貌上是昂扬向上的,在文化强校的建设过程当中,文学教育的引领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化强校需要更多的人文情怀,需要文学教育的引领,更需要教育的大环境。我们会不断努力,让教育真正培养人的精神,哺育人的灵魂,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复兴做出我们的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各位同仁,我们一起努力,走进文学校园美好的春天。谢谢大家!
上一篇:推进校园文学,实施文化强校,校长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先锋
下一篇:要想校园文学能够普及而且长久,关键在于校长的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