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大学校园 > 文学社团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2014-03-18 10:38:34  发布者:南枫  来源:本站整理

社团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贡献最突出的文学社团之一。成立于1956年,她的创建者,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年轻人,他们最纯洁的信念孕育了“五四”,同时他们先锋的姿态也确立了校园文坛乃至中国文学界中五四文学社的地位。而冯至、吴组缃等著名的老诗人、老作家,也以他们丰富的作品奠定了文学社最初的文学底蕴。如今,五四以每周一次的诗会讨论为核心活动,并在每年春天举办“未名诗歌节”

文学社团-五四文学社-北大

 

未名湖的世纪回声——北大五四文学社

一个世纪以来,五四精神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社会的更新和时代的进步。而未名湖畔的诗人们组成的“五四”文学社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北大精神之所在,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高校文学社团的领军力量,也是北大对外宣传社团文化的一张微笑的名片。

以五四之名:独特的发声位置

1956年以来,“五四”文学社吸纳了一代又一代拥有共同诗歌理想的年轻人,他们在物质匮乏和精神凋敝的时代不断质疑权威、发挥潜能、塑造经典,以真实、勇敢、先锋的姿态,引领了高校文坛乃至中国文坛的文学创作。

细数“五四”文学社历史,早有冯至、吴组缃等老一辈诗人奠定了文学社最初的诗风和底蕴;张承志、查建英等人,都为80年代小说界提供了重要作品。在中文系吴晓东老师的回忆里,“80年代的北大,在路上扔个馒头,就能砸死个诗人”,从侧面反映了未名诗风之盛。大家熟悉的海子、骆一禾、西川、臧棣、蔡恒平、西渡都是当时诗歌界的明星。“五四”文学社也很注重诗歌理论的构建,编选了“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未名湖丛书”,且推出了《新诗潮诗集》、《青年诗人谈诗》,都成为一代代青年人的必读书。而社员的展示台——五四社刊在历经《未名湖》、《天方》、《第三者》、《炎土》、《抽屉》之后,于2005年重新复刊《未名湖》,目前已经编辑出版第七期。

面对历经一个世纪沧桑的“五四”文学社,现任社长,中文系10级本科生苏画天不无激动地说道:“可以说,一代代‘五四’人以对真理的渴望和诗歌的热情铸就了时代的最强音,而五四则以其独特的发声位置,成为了青年人们书写梦想关心世界的净土。爱诗歌的人虽然越来越少,但是这个位置并不会因为时代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今天矛盾丛生的经济大潮中,五四的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横看五四:一个鲜明的记号

在一些人心中,文学社是一个文艺的遥远存在,而“五四”文学社却像一个鲜明的记号刻在一代代北大人心里,贴近生活又饱具诗意。

首先,对可能性的探索是“五四”文学社的重要理念,既体现在诗歌创作也体现在社团建构上。每年秋天的三角地,都会迎来一次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即北大开学后一段时间,每个社团都会极力招新的场面),而“五四”文学社历来都显得很淡定有序:“诗歌是我们共同的爱好,热爱诗歌的人是幸福的,我们必定会因为共同的名字而有缘相遇。”在中文系11级社员吴妍姝心中,自己与五四便是一次不期而遇,她在采访中说:“我觉得北大社团都很不错,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热情洋溢的邀请是快乐而荣幸的,而我更想珍惜一群人自觉趋同的集会,我希望在诗会找到这样一群人。”

如果问“五四”文学社最具魅力的活动是什么,那便是每周一次的诗会,所以“五四”文学社又称诗社。从2005年起,王璞、徐钺等人发起了“星期六”诗会,诗会以绘制“世界诗歌地图”为机由,进行世界诗歌的解读,每周请一名社员讲读自己最熟悉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并有指导老师进行辅导,这对激发学生诗歌创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而对于中文系同学来说,诗会是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并且也是进行创作的操练场。一位10级同学表达了她的困惑:“我们存在的重大问题是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过度注重,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虽然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可是也需要有点文气,不必对每个作家每首诗都侃侃而谈,但有必要时诗、散文、小说也需拿得出一两首原创来,才能彰显我们的风采。”确实如此,每一级都会涌现一批“五四”诗人,比如09级的胡行舟、魏域波,10级的苏画天、董晨、杨柳青青、刘正薇等,都在各自的风格领域发掘出了别样的可能,为青年诗坛注入了新的声音。

对于外系的同学来说,中文系的老师学识丰厚、性格各异,而诗会则是与中文系同学交流的重要平台。据了解,每年“五四”文学社的新加社员中,有一半左右来自其他院系,诸如物理系、哲学系、化学系、元培学院。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也会来参加“周末之约”。不仅如此,每次诗会还会迎来来自人大、清华、北师大、民大等兄弟院校的诗歌爱好者,讨论诸如叶芝、聂鲁达、波德莱尔、保罗策兰、阿米亥耶胡达、庞德等诗人的作品。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社员坦率地说:“希望诗会的传统能薪火相传,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都能体味到清新的诗歌气氛。”

除了每周的诗会,每年春光旖旎之时,还会迎来两岸三地的诗歌爱好者的盛会——“未名”诗歌节,总会将北大变成诗歌的海洋。对此,一位09级老社员激动地说:“北大必须是诗歌的北大,诗歌节就是我们表达心之所在的地方。”关于诗歌节的起源,不得不说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1993年,为了纪念自杀早逝同时也是社员的诗人海子,诗社举行了未名湖诗会,并定为每年326日举办。进入新世纪,“五四”文学社将未名湖诗会扩大为中国第一个“诗歌节”——“未名”诗歌节,与各地的诗歌爱好者们一起探索诗歌的可能性。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