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 中学生文学 > 花季小说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春节的故事 (李辰阳) 2014-04-23 15:53:01  发布者:南枫  来源:《文学校园》 作者:李辰阳(西安中学高一)

 

(一)

男孩探头探脑地将半个脑袋伸进厨房,期盼的目光像两束探照灯投在妈妈瘦小的忙碌的背影上,油花四溅的噼啪声在厨房不大的空间里来回弹跳。锅里渐渐漫出一阵香气四溢的烟雾,模糊了男孩流动着急切与渴望的眼睛。

揉了揉眼,男孩转身走到餐桌旁坐下。桌上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水果硬糖早就被兄弟姐妹们抢得所剩无几。男孩有些失落地想,今年除夕吃不到牛奶糖了,接着用小手抓起最后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放进新衣服的口袋里衣服是妈妈亲手做的,一个月前还被拿着在自己身上反复比划的布料现在已经被做成了薄薄的罩衣,套在旧棉袄的外面,妈妈总是那么细心,她还为自己和其他几个孩子的新衣服作了假领子,鲜亮地翻在外面,男孩笑了,他至今都记得妹妹穿上新衣服时粉嫩如春花的笑脸。

年夜饭端上桌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一家人挤在小小的平房里,白炽灯明晃晃的光照着每个人脸上的笑意。男孩舔着嘴唇将筷子伸向桌子中央的带鱼,这是哥哥排了三个小时的队买回来的,他说轮到自己的时候他手里的副食票已经被攥得皱成一团,上面密密的褶痕像是奶奶额前的褶皱。

男孩的筷子被妈妈敲了回去,她说怎么当哥的啊,先让妹妹吃,说这话的时候她脸上的笑容和宠溺远远大过责备。妹妹也装模作样地嘟了小嘴冲男孩嚷,坏哥哥!

大家的笑声像轻柔的浪漾在平房里,爸爸抬手把鱼一块块地分进每个人的碗里,他的眼里有看上去很温暖的什么在浮动,冲淡了平日里的疲惫和严肃。

门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有人在外边喊男孩。屋内热闹的说笑声渐渐听不清晰,饭菜的香气浓郁地笼住大家微微有些红润的脸。男孩放下碗筷匆忙地抹了嘴便追着哥哥的背影朝门外冲,跑边拼命把拆散的小炮仗往口袋里塞这时奶奶“小心点别伤着了”的嘱咐在耳后长长地荡着。

推开门的刹那,男孩有些恍惚地想,也许,也许自己已经开始期盼下一年的春节了。

(二)

女孩坐在餐桌旁边,安静地看着桌上在灯光下油润发亮的鸡鸭鱼肉,这些菜和平时吃的没什么不同,况且她也不饿。

屋里的人并不多,奶奶、爸爸、妈妈还有自己,显得三十平米的餐厅有些空旷,也有些寂寥。

一块鱼肉被夹到女孩的碗里,她微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拿起筷子慢慢剥掉鱼皮,把鱼肉小块小块地放进嘴里,咀嚼,然后咽下。

墙上的电视正放着央视的春晚,几个穿红戴绿的演员努力地演着小品,可是似乎不怎么好笑。女孩望着电视里人们被拉宽变形的脸,轻轻撇了撇嘴角,然后离开饭桌,一个人默默走向窗边。

窗外安静极了,即使天色昏暗,女孩也能隐约看见有几片混浊的云在低着头慢慢地向前爬。它们和女孩一起沉默着。就因为这些浊色的云和不干净的空气,这个城市里的人被告知春节不再允许放鞭炮和礼花,女孩已经很久没有在除夕时听到炮仗的声响了。

背后有脚步声响起。男孩——准确地说应该是曾经的男孩——走到女孩的身边,他的手抚了抚女孩的头。

女孩仰起小脸问他:爸爸,你小时候是怎么过春节的?也这么无聊吗?

男人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悠长起来。他开始细细地讲,讲廉价的水果硬糖和带鱼,白炽灯下全家清瘦却温暖的笑脸。他还讲了女孩远在他乡的姑姑,说这些的时候他的眼里闪着潮湿而明亮的光。

女孩听得入了迷,她把下巴抵在窗台上,轻轻地问,我们的春节,它为什么变了呢?

是啊,我们的春节怎么就变了,男人也叹了一声。

他的叹息渐渐淹没在窗外静谥的夜色里。

上一篇:君,回颜 (张子鹏)
下一篇:天使渐次走过,我们都已遗落 (张元)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