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广采博闻 > 人文之光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柏格森生命哲学对文学活动的启示 2014-09-28 14:46:23  发布者:闻瑛  来源:《长城》 朱全国(江西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生命作为其基本概念,改变了近代哲学对“生命”的认识,把生命从笛卡尔以来的 “我思”转向“生活”,对生命的本质不再从思维而是从生活上加以确定,认为生命是一个精神和身体的和谐整体。从此,“自然也不再被看做是一种静止的事实,没有转变和生成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自然;而没有时间的延续,也就没有转变和生成。这一观点成了‘生命哲学’的核心逻辑。” “生命哲学”以生命整体突破了启蒙主义的二元对立,改变了浪漫主义的主观任意性,使生命在他那里获得了本体的地位。就柏格森而言,生命是一条永不停止的河流。作为具体人的存在就是生命之河流的具体体现,生命冲动存在于自身,也存在于他人,人们对生命冲动的体验“绵延”不止,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其他体验,本身就是直观或直觉的存在。柏格森在论述时间、空间、绵延、生命及直觉的同时很自然地展示出了他的艺术理论,如 “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直接面对实在本身”旧,艺术的超功利性、直觉性、真诚性、独特性以及对于悲剧、喜剧和笑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但柏格森的思想对于美学和艺术的启示远不止于此,其思想对于艺术作品本身的构成同样具有深刻的肩示。

一、作为形式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

    就形式本身而言,从古至今的哲学家、美学家做了相当深入的探讨,但是意见仍未能得到最终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形式问题也同样如此。有一种观点得到人们较为广泛的认同,即“艺术形式这个概念,从质的规定性上说,它必然且只能是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这个定义展示出如下的意义: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形态;语言材料是作品的形式之一;各种艺术手段及有机结合而成的作品内在结构也是构成作品的形式。这就说明,形式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存在,单纯地分析作品内部形式的构成是不完整的,也无法真正地揭示形式的构成。单纯对形式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可能并不能反映文学形式的整体内涵,有可能破坏形式各种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形式本来应有的面貌发生变化。

    柏格森的时间观为形式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我们自己的意识完全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发生了变化而没有觉察到,我们就不会认为有时间过去了。”“因此时间既不是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在这里时间只是运动的一种属性,是运动的一种描述,同时也成为人们理解运动,进而理解实体昀过程。亚里士多德强调了时间与运动的关系,“人们之所以能够感觉到时间的存在,是因为有运动发生,而人之所以能感觉到运动发生,是因为物体有时没有发生运动,即处于静止状态。”时间的显示在于其对运动状态的计量,同时这种状态又须要人们能觉察和感觉到。柏格森在认真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牛顿、康德等人的时间与运动、静止、空间关系后,认为在时间关系上,传统的哲学家在分析时空关系时不知不觉地倾向于空间而在事实上放弃了对时间观点的重视。他认为,在传统的时间与空间两种纯一形式中,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其中一个还原为另一个,而在这一过程中,空间观念是他们基本的蓝本”,也即是使时间空间化。柏格森认为这是一种曲解,因而他更加重视时间因素,认为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中,时间应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地位。

    就文学活动而言,时间对于叙事型的作品显得尤其重要。叙事实际上就是讲故事,  “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没有时间的发展与展开,也就没有人物性格的发展,作品的生命力也就无从谈起。正如柏格森认为的那样,行为和性格的发展就是一种生命活动,就是一种生命的“绵延”,“而绵延是时间性的”,“是一种在绵延中展开的过程,一种时间过程。”时间在这里成为作品构成的纯形式之一。在抒情型的作品里,意境的构成主要强调意与境的和谐,强调时间与空间结合。因而富有意境的作品展示出来的是时间与空间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象征型的作品里,有限的类似问题形式充分调动了艺术作品构成中时间形式的作用。

 

二、绵延与作品意义的生成

    “绵延”是柏格森哲学的核心概念,也即是他后来称作的“生命冲动”,柏格森的哲学和美学及文艺思想就是建立在其完整的生命绵延理论之上。他认为绵延首先是一种绝对的自由意志,强调绵延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其次他认为绵延是心理过程的综合,主要是一种时间发展的过程。他认为绵延是一种创造与进化,“绵延就是创新,就是形式的创造,就是绝对新的东西的连续制作。”他同时认为,绵延不是以旧换新,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积累。

    由此看来,作品意义是主体心智和思想在时间和空间形成的作品整体结构中不断积累的结果。这样作品的意义就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作品的意义随着时间的发展,新的意义不断出现和产生,整体呈现出生命——意义的绵延。在他看来,绵延就是实在,就作品而言,作品意义的绵延就是作品的本质。但他同时也认为,“实在就是可动性,没有己造成的事物,只有正在创造的事物,而没有自我保持状态,只有正在变化的状态”。从他的观点出发,作品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并且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柏格森的这种认识有其可取之处,即无论是作品的意义,还是其他事物,其实质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个思想即便是现在看起来仍有其合理之处。但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他的绵延强调的是一种绝对的自由意志,很容易违背辩诬法。正因为如此,对于作品意义的理解如果仅从自由意志出发就会形成两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方面,如果作品的意义一刻不停地处在变化之中,那么,对于作品意义的理解就不会存在相对稳定的意义,这样势必会坠入不可知论的深渊。柏格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采用的是直觉方法论,他认为通过直觉可以解决,但实际上仍是行不通的,因为每个人的直觉千差万别,作品的理解仍是无法保证其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则是对作品意义绵延本身的怀疑,按柏格森“绵延”理论出发来看文学作品意义,他认为“绵延不等于新陈代谢,而是保留旧质的新质叠加,是‘滚雪球’式的增加,因而,现在即是过去的积累。”由他的观点出发,作品的意义处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之中,这是很有意义的说法。但如果仅是“保留旧质的新质叠加”,就很值得商讨了。就作品本身意义的绵延实况来看,作品产生的年代是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赖以产生的社会是以历史的方式存在的。

    此外,柏格森的绵延理论强调绵延是不可预测的,这对于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意义而言是不真切的。事实上,作家或创作者在作品完成以后并非是无所作为的,人们对作品和理解也并非纯粹自我。创作者意图隐含于作品之中,构成了对接受者在按受过程中的指引,作品意义上的绵延实际上是依循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的绵延。

三、直觉与作品意义的发现

直觉是柏格森哲学的认识论,但是他对于哲学的直觉与美学意义上的直觉没有作任何区分,“这种哲学的直觉是和艺术,审美的直觉一样的,因此它的目的与艺术的目的是同源的。”直觉在柏格森那里具有两种意义。其一,绵延的生命活动本身就是直觉或直观的;其二,直觉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直接领悟的方式,是领悟作品意义的必由之路。由其直觉的两种意义出发,不难发现,作家创作活动实际上就是其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把握以直觉的方式进行,通过直觉以达到对外界的认识。“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内部,以便与对象中的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在直觉的方式下,创作者“打破了空间设置在他和创作对象之间的界限,从而直接进入到对象之中,与对象融为一体,赋予无生命的外物以生命和意义,使作家的生命之流与对象的生命之流一起流淌,最后形成具有生命意义的作品。在他看来,“创作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生命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作品是作家生命运动有机的外在,是作家生命活动的展开。创作过程中直觉贯穿从事物外形到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赋予语言材料以生命和暗示。这样一来,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存在,这种存在时刻暗示、指引着接受者的直觉,激发接受者的生命冲动。

总之,柏格森把运动抽象化,把直觉绝对化了,因而要完整地用其理论来关注艺术活动必然会产生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其时间、空间、绵延、直觉的思想对于人们理解艺术活动、展示作品的形式和意义的生成、发现,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发表于《长城》 2010年第8期)

上一篇:伊斯坦布尔:命运难以摧毁的古都
下一篇:中国园林造园艺术特点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