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叶落向来被看做是生命衰败的象征;天高风骤,每片叶子最后的绿色被消退,直至在恶风中被肃杀……生命的断魂,宛如又一颗星辰陨落,大地是归宿。面对一片披靡,于是,便有了“西风落叶秋悲泣,日暮萧萧楼上立”的感叹。
历代文人墨客对秋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感,悲秋就是其中一大主题。于是,见秋霜而悲白发,见归鸿而思故乡,见寒蝉而叹余生,见秋风秋雨则更觉是“夜雨风铃断肠声”……
又想起黛玉的诗:“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叶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她那似乎悲愁万感的秋情,便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里她悲辛命运的写照罢。也许,生存在那个岁月、那个不为人详知的世界里,真的会有太多愁绪吧!
然而,秋天真的未必像人们所想的那般悲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就是另类的人生信条。
我以为,享受过新春的喧哗、经历过酷夏的风流,秋应当不抱怨人间冷暖,不诅咒世俗炎凉。在这种意志凝固的氛围中,枯木歪曲而终不倒,花残草败而根不脆,“我谓秋风自有情”……
与悲秋者不同的感悟,是我心中坚强信念的重生!
秋是宽容的。这宽容来自她的无私友善。“萌物众者,莫过于天地;化物多者,莫过于日月。”秋,天更高,地更阔,日月更温柔。万顷稻浪轰轰烈烈地黄了。千亩棉田风起云涌地白了。满山的叶子狂呼着,呐喊着,扑落纷飞。转瞬之刻,“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秋以无限博大的胸襟包容着万物,这便是她至美而独特的馈赠。
秋天的寂静,是无比伦比的,静得很深邃。高而澄澈的苍穹就像纯情的、忧郁的眼睛,让人难以捉摸。一夜无风无雨,无声无息,第二天清晨,银花在满世界里悄然开放,忽而又悄然融化。来无影,去无踪,连一点痕迹都不留下。若她还嫌这世界不够缄默,便在夜幕中再弥漫上一层浓雾,增添几分个性十足的沉默,将整个心灵封闭起来。
但寂静并不是孤独,也不是清高。寂静是一种心态,一种品味,一种反省。天时之秋,亦如同人到中年一样,成熟中有了自己的哲学。这哲学来自经历以及对于经历的省悟,这省悟促使我们放下一切包袱与欲望,在无人的港口停泊心情,让灵魂接受透彻的洗濯……
“独爱清秋染桦林,白银枝干叶如金。”秋天更是别有一番成熟稳重的美。如果说春天是嫩绿的,那么秋无疑就是金黄的,暖色系的格调,给人一种由心的温暖。树荫渐渐变得稀疏,林木光秃了,少了几分虚浮的遮掩,一切真实得让人一眼洞穿。映着明媚和煦的阳光,云沉淀在太阳花的水晶瓶里,风也显得格外轻漫清香,氤氲着野菊的淡雅。这就是秋豪放爽朗而又不失意韵的风格。
秋天又是深刻的。唯有这般深刻,才能彰显生命的魅力;也唯有这不平凡的深刻,才能迎接冬天那凛冽的一搏!
(作者:吉林长春九十八中初二,张璐,指导老师:王甫侠)
点评:《秋诉》在列举人们的种种悲秋感叹后笔锋一转,从多个角度铺叙了秋的可贵之处——它的“宽容”、它的“寂静”、它的“成熟稳重”、它的“豪放爽朗而又不失意韵”、它的“深刻”。文章的语言徐缓而深沉,如涓涓细水,细致生动,又颇具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