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只不过是段时间罢了。一段流年的记忆,需要被我们拾起,重新整理,重新惦记。
——题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我合上宋词,口里不禁吟唱。
窗外,一帘春雨。花败,最后一场雨抹杀了她一生的记忆,从容离开,不带一丝遗憾和惊动,把一个季节结束。叶成,一场雨赋予他新的生命意义,破枝而出,不带一缕震撼与热闹,将一个季节展开。
关于黛玉
两个季节的交融,把午后的窗台阳光凝固。云在半空中,被微风剪碎。香茶的气息正微微上扬,漫过《红楼梦》被阳光浸淫的纸张,又悄然褪去。
我并不敢把《红楼梦》看得太懂,只不过沉迷于优美的诗词,只不过沉迷于宝黛的爱情。一首《枉凝眉》,一曲《葬花吟》,半行清泪,一拨心碎。昔日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已经亡故,心中倍感惋惜。黛玉给她的哀戚,让她最后归依佛门,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属,在市嚣之外,化作一缕清烟离散。有人说,“黛玉”成就了陈晓旭,也毁了她的一生。但不可否认的是,黛玉因陈晓旭而获得重生,晓旭亦因为黛玉使其短暂的42载光阴大放异彩。“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晓旭是永远离开我们了,但她的“黛玉”依旧存活下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人们心中已留下不可消磨的痕迹。
黛玉葬花,埋葬了青春,埋掉了牵挂,终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晓旭葬花,埋葬了尘缘,埋掉了凄楚。或许她不曾遗憾,亦不曾伤感,不曾迷茫,亦不曾溃败。在某个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我们仍会把她记起,今忆两行清泪落,独思红楼梦中人。
关于《莲花》
我想如果不是看到它这么朴素的封面,我是不会买它的,尽管买了回来被我闲置一边,好久不曾拿起。而又是这几个夜晚,在低于30分贝容易使人神经质的环境里,把它读完,随着安妮宝贝的文字心碎,而窗外夜色依然清凉如水。
我并不确定自己把安妮宝贝的文字读懂了,只是被它所包容,被它所震慑,她笔下的善生、庆昭、内河,还有一个令我神往的地方,传说中莲花隐藏的圣地——墨脱。如果可以,我一定会去那个神秘又幽远的地方,听藏族阿妈低声吟唱远古的声音,看经幡翻飞在冰清的雪山下,依着我的爱人,看完一次又一次的日落,度完我的一生又一生。可笑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并没有这样大的勇气,不惜代价地放弃一切,踏上去墨脱的征途,待以新生。“生活并没有给我们放纵和沉溺的机会。”安妮宝贝如是说。
把书签取出,我读完了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却无法挽回他们的宿命。像是溃烂的伤口,生生作痛。“这一本书,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程,有关所有人走上的路途。”生命的真谛,如若莲花,神圣得不容许任何人侵蚀。
关于同学
班会课,老师让大家再加把劲,一起度过初二最后一个月。“啊,用上‘最后’了,看来真是在劫难逃了。”同桌打趣地说道。笑着笑着,突然听到她一声叹惋:“真快啊,又两年。”我低头不语。窗外,夕阳打落一地记忆碎片,泛着明亮的忧伤,晶莹通透。
之前的很多日子,我都很认真地去结束他们,亲手把它们烙进我的回忆里,待到有一天可以拿出来仔细品尝,嗅到那时花开的香气,那醉人的回忆所弥漫的气息,一点一滴,一滴一点,仔细品尝,待到我吃也吃不下,想也想不起。
我害怕分离,它总把我的记忆肢解得四分五裂。我的三年,被中考的三天结束,青春散场,再多不舍亦逃不过一个海角一个天涯的无奈。真的到那时,我的朋友们呢?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你会不会把我的记忆磨去,看着似曾相识的笑脸,伸过手来对我说:“您好,很高兴认识你。”不,千万不要。那我该怎么回答你,怎么抵挡你的盈盈笑意?湮灭记忆流沙的岁月荒野里,你见证了我那三年的时光,你身上萦绕那年阳光独有的香气,使我知道,这种感觉,我从未忘却,亦从未离我而去。
关于七月
“在千千万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在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张爱玲这样说。
如果没有那朵梨花,如果没有那场大雨,我和他就不会相识在北京仲夏的七月。短暂的一天相处,让大家都走进彼此的生命里,相惜相知。我知道,这是缘。这段缘分,让我放弃了澳门、沈阳的邀请函,而是紧拽这根线,来到北京。这段缘分,在千里之遥的北国,让我遇见了会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迹的一个人。
2006年的7月26日,我们郑重地互道再见,是承诺,是约定。相约在2007年的北京,而如今约期将至,跨越一年,他是否安好;跨越一年,北京的新阳是否灿烂如初。
春将逃离,而夏又未近,两季交融得如此透明,一梦,一季;一季,一流年。这个时候,总会想起来不及做到的事,来不及忘掉的人。春末夏初,陈晓旭的玉陨香消,《莲花》的圣洁孤傲,七月的北京,还有将至的初三,都迫不及待地结束和被期许。春末夏初,我们莞尔,触碰着那渡过在手指缝之间如雨水一样无法停止的时间。
(本文作者:广东清远连州北山中学初二谢颖馨,指导老师:成美琴)
点评:《春末夏初》取材广泛,既有读书体会,又有时事感叹,更有友情故事,但由于都从时光容易流逝这一角度写,用“春末夏初”这条时间的彩带系成一束美丽鲜花,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