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南的遥想,我从同里开始。
站在同里素色石桥上,我遥想江南的过去;在饱经沧桑的墙瓦之间,我依稀看到江南斑驳的掠影。
站在退思园的跑马楼上,很容易想象出当年江南的风情:从一个码头驶向另一个码头的船停靠在同里,船员们上岸歇脚,小贩吆喝着卖绿豆汤,窄窄的街上走着几个穿着华丽的人,午后的阳光斜射在青石板地上,小孩子奔跑着……
这是我心目中过去的江南,四处都透着闲散和安适,没有战争,没有动乱,人们日复一日宁静地生活,安详得似乎与整个世俗没有一丝瓜葛。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当吴王夫差在虞山劈下那惊天一剑后,江南就成了铁骑银戈的世界。一场场战役永无止境地循环,直至夫差胜了勾践,勾践又卧薪尝胆胜了夫差。而止战后的江南,已是一片狼藉。
或许是江南人本性非恶,并不善战,扫了战场,葬了西施,就又迎来了和平年代。太湖边人又多起来了,兴福寺的香火又旺了。
恬静和安适,也造就了浪漫,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唐伯虎了,写一手好诗,画一手好画,自称才子,看淡功名利禄,靠卖诗赠画维持生计。看中了华府秋香,还弄出“三笑”的故事。唐伯虎是一个浪漫的人,又做着浪漫的事。逍遥快活,无忧无虑,这是唐伯虎的性格,也是江南人的性格。
时光飞逝,一转眼到了明朝,江南出了一位爱国烈女柳如是,可惜她嫁错郎君,随了叛国贼钱谦益。明朝国破时,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河自尽,而钱谦益却编出“河水太冷,怎么办”这样荒唐至极的借口,真是负了柳如是的一片真心。后来,柳如是死后,人们按她的意愿将她的尸体放入悬棺之中,为的是双脚不粘清朝一寸土地,柳如是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江南人的骨气。
如今,“评弹”留了下来,“叫化鸡”留了下来,“梅饼”留了下来。而过去的江南已经不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现在的我,只有循着江南的风景,去寻找最后一点古江南的印象,在细软的吴语和精致的舞步中,遥想江南当年。
(作者:江苏常熟昆承中学初三黄睿力,指导老师:钱建江)
点评:《遥想江南当年》,“从同里开始”,纵览几千年历史,放眼数万里山河,把“大场面”与“小画面”结合起来。短短几百字中,作者既写出了江南历史鼎盛与战乱的更替,又写出了江南人物浪漫与刚烈的性格,凭借高度的概括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得十分恰当。
上一篇:李陵的悲剧(第五届“叶圣陶杯”一等奖)
下一篇:张三的暑假作文/周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