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是我来到基地的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未上其课,已闻其名,名曰“快乐自助”。
予谓自助,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见其师,方明白此“自助”非彼“自助”也。概念超前,也就是全过程都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
我们班的科目是包饺子。一听,我就有了一种摔进地狱的感觉——剁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烦都烦死了,那么多工序,都要自己完成,看来,麻烦来了。好在我们组还有心灵手巧“贤惠”能干的毛德艳,剁馅的时候展示了娴熟的刀法。刚才还躺在盆里的白菜,被她“卡嚓卡嚓”几下就变成了“白菜泥”,唉,可怜啊。
毛德艳端起白菜泥对我说:“尝尝,是不是咸了。”白菜入口,我觉得天旋地转,先是白菜味,然后是盐、大葱味,一层又一层。饺子好吃,馅却难尝啊。
又放了其他佐料,我拿起筷子搅拌。左三圈,右三圈,三圈再三圈,直到盆的中央有了涟漪般的痕迹。闻闻,有经验人说还差香油。这“自助”还是全自动的,什么都得自己准备,于是我赶紧找来香油,加进去,又重复起先前的搅动。
很久之后,闻到了期待已久的香味,终于可以进“包饺子”这一重要环节了。刘哲自信地举起擀面杖,左手拿起一块小面团,擀起皮来。只见她擀一下,转个圈,擀一下,转个圈。三转两转,一个圆圆的饺子皮就诞生了。
面皮像一个接力棒,传到下一位,一号选手刘丽华,二号选手毛德艳,三号选手孙晓意。一号接过一张面皮,放了少许馅,先在面皮重合处的底部捏了一下,然后逐渐向上,最后,成就了一只“老鼠”。“哦,是条鱼。”有人说。二号选手趁机争先,她采取了另外一种包法:先把饺子皮重合然后把重合的两端再折起,包出来的饺子正着看像元宝,反着看像馄饨。三号选手很虚心,她综合了前两位选手的经验,包出来的饺子肚大边窄,坐在面板上稳稳当当。一看就觉得是个有根底的人的作品。
别问我上面为什么会出现解说词,因为我们这组任务完成很棒,那些煮的有些过火的饺子味道也不错呢。这次“自助”,对我来说不只是食物上的自助,更是一次能力、心灵上的自助:我不仅学会了许多,更明白了许多。
(作者:石家庄市第25中初二(11)班 李欣然,指导教师:梁惠)
点评:活泼的语言记录了初中学生一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饶有情趣地记叙了包饺子的详细过程,人物都着墨不多,但是却形象地表现出各自的性格,勾勒出了新时代的中学生乐观、向上、进取的整体风貌,可谓生活的录音机,校园的WCD。留此存照,别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