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3-04-23 11:09:15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还作文于生活
我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设计之初,便信心满满地憧憬着:他们即使没有朱自清身上那么沉重的国仇家难,也总能在日常的柴米油盐间找到母爱的甜蜜或辛酸吧。作文交上来之后却令我大失所望:近一半的同学写的是流水账,内容多是自己考试失利后母亲的反映,情节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饭洗衣,通篇以本地方言为叙事语言……怎么会差得这么多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话题本身吗?生活在母爱的怀抱中,我们本应该是感慨良多的啊!是学生、是老师,还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不禁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是不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已经远离它的本真了呢?不然,为什么为文之思在学生那里已经化为一沟死水了?作文教学的本真
作文教学发展到高中阶段,它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1条目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2条目标提出:“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可见高中作文教学并没有指导文学创作,甚至有培养少年作家之重任。许多人士也大力提倡原生态课堂教学,主张让作文教学回归释放情感、交流心灵之本色,作文教学的所有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符合作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规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这与今天高中新课程设置所遵循的身心发展、统而不死和社会需要三条基本原则是完全吻合的。
看看我们曾经做过的一切吧!作文流程是一例的“命题”——“写作”——“上交”——“批阅”——“发还”,指导作文结构是一例的起——承——转——合,举例方法是一例的古——今——中——外,语言构思是一例的首尾加比喻、排比……这样大规模制造出的文字难免“千人一面,千口同腔”,学生在写作时也是“咬烂笔头”“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之中。其结果必然是使学生中大多数视作文为学习的苦差事。
因此,作为作文教学主导的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师职能,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创造生活化的情境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必须把作文的舞台还给学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
创造生活化的情境首先就要改变命题内容。作文话题设置时不能把成年人的思想强加于未成年的学生身上,逼他们虚假地、甚至违心地去说一些崇高、神圣的话。因为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作文命题都是教材或教师预先设定的,作文教学其实就变成指导学生围绕确定的中心去寻找或编造生活素材的活动。我们不能改变高考作文,但是至少我们在平时作文时有自主权,为什么不选择生活化的命题呢?这样学生才不会为了彰显自己的“高尚情操”而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情节或套用《优秀作文大全》之类的现成素材,甚至在考场上为了博取阅卷者的同情,部分学生制造“灭门惨案”,写自己父亡母丧、家贫重病等等。把精力放在调查学生生活上,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放在作文理论的大讲特讲上,因为文章的写作并不像数理化一样,它是不可以套用一些死板僵硬的公式、定理、方程解决的。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就是说,好的文章是应自然而成,而不须人为的造作。不去理会那些高分作文方法,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不会像八股文一样陈腐,而是从笔端流出的鲜活的文字。
创造生活化的情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还课堂给学生。作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首先在脑海中再现生活,引燃思想的火花,引起写作的欲望,这样才能在稿纸上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不是教他们如何凝神苦思地谋篇布局,搜肠刮肚地想精妙语段。当我再次布置“母爱”这一话题作文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去想、去畅谈与母亲日常相处的一个感人细节。有的学生谈到病痛中的母亲为自己做饭,有的同学说起自己在衣物的芳香中感受到洗衣水中融入的深深母爱,有的同学想起自己入学时的新被褥与母亲结婚近二十年从来没有换过的行李……在学生们踊跃发言的感染下,一个平时只爱打篮球、从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也谈了他的经历:正在做饭的母亲发现窗子震动强烈,赶紧叫儿子快往外跑,母亲紧随儿子出来后才发现,是家住路边大车驶过的缘故。当作文收上来的时候,我看到的作文已经不再有雷同的情节了,更多的同学写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真实生活,言之有物,感情真挚。
在生活中作文
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大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大语文观更是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就要丰富学生生活,开发作文资源,激发作文动机,组织教育学生过好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为作文打下基础。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云走霞飞,春去秋来,给人流动之壮美;长河落日,潮起潮落,给人以辽阔之苍茫;青山碧水,花红柳绿,给人以色彩之绚丽;燕来燕去,花开花落,昭示生命之轮回。语文也同样以其无所不包的内涵展示着它的魅力:优美的散文使我们品味到那份淡雅与幽香;优秀的诗歌使我们在诵读咀嚼中感受到深沉和悠长;外国文学作品为我们打开世界的窗口,而史学著作又让我们聆听到历史车轮的滚滚;甚至,平时的言语交流,也时有机智与幽默,让我们忍俊不禁。这就是,生活的语文,语文的生活。我们高中学习的古文名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无非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生活环境引发了他们创作的激情。据说诗人徐志摩在教授学生作文的时候便是在青山绿水间,让学生成群坐在他的周围,在诗情画意中侃侃而谈,渐渐引发学生的创作风暴。
我们不能做到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中去,但是我们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比如写作“家乡”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去走街串巷,采访家乡的名人,寻访家乡的古迹,考察家乡的建筑特色,搜集家乡的方言、菜式……当他们对生活有了自己体悟,何愁作文不会“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呢?教师又何必感慨学生的作文像理化习题一样冰冷乏味呢?
作文最重要的是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认识生活。一讲到要提高写作水平,我们的学生就大量购买作文书,苦读背诵,写作时生搬硬套,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还是不会写作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就必须扭转学生的作文素材观念,指导学生按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等方面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为生活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校园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无小事,事事存教育”。在校园生活里,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诗意的校园环境,这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到亲切的校园生活情境,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幸福家庭的孩子,他们大多热情、纯真、善良、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所以,在生活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选取学生典型的家庭生活情景,确定具体的场景和观察的顺序,引领他们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的“为情而作”的境界中去,使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用爱心去感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环境,适时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活场面的沸腾……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这些都能使学生激动不已。选取一些有典型意义的画面,纳入生活作文的范畴,引领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描绘、去体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去。
积累的方式变了,我们的作文方式也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往的教师在布置自由练笔的时候,往往要采用日记这一模式,并且规定数量、篇幅,最后往往又坚持不了多久就改为周记,甚至周记也坚持不了多久就无疾而终了。我曾经尝试着不做硬性规定,而是用一种新的模式——“杂记”(日记加摘抄)来取代单一的日记模式,试用起来效果尚佳,边积累边写作,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后来我又尝试为这一多元模式注入流行元素,改变写作介质,让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进行网络博客、空间的写作,这就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好的作文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感悟,而不是教师逼迫下的违心之言。我不止一次给学生讲,唐代一个农妇在织布小憩的瞬间,看到春风吹起的残花落在蛛网上,不无感慨地吟唱出“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的诗句,只要我们写出一个优美的句子,便是最伟大的成功!
评改方式也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大胆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明白了优劣得失,学会了自己没有掌握的写作手法,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培养,更尝试了成功的愉悦。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进入一种“乐学”的境界。
作文本是为生活而生,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将作文还给生活,将作文还给写作的主体——学生,让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在生活中作文,在生活中评改。教师又何必“劳神苦思,代学生之职役”哉?
我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设计之初,便信心满满地憧憬着:他们即使没有朱自清身上那么沉重的国仇家难,也总能在日常的柴米油盐间找到母爱的甜蜜或辛酸吧。作文交上来之后却令我大失所望:近一半的同学写的是流水账,内容多是自己考试失利后母亲的反映,情节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饭洗衣,通篇以本地方言为叙事语言……怎么会差得这么多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话题本身吗?生活在母爱的怀抱中,我们本应该是感慨良多的啊!是学生、是老师,还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不禁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是不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已经远离它的本真了呢?不然,为什么为文之思在学生那里已经化为一沟死水了?作文教学的本真
作文教学发展到高中阶段,它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1条目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2条目标提出:“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可见高中作文教学并没有指导文学创作,甚至有培养少年作家之重任。许多人士也大力提倡原生态课堂教学,主张让作文教学回归释放情感、交流心灵之本色,作文教学的所有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符合作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规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这与今天高中新课程设置所遵循的身心发展、统而不死和社会需要三条基本原则是完全吻合的。
看看我们曾经做过的一切吧!作文流程是一例的“命题”——“写作”——“上交”——“批阅”——“发还”,指导作文结构是一例的起——承——转——合,举例方法是一例的古——今——中——外,语言构思是一例的首尾加比喻、排比……这样大规模制造出的文字难免“千人一面,千口同腔”,学生在写作时也是“咬烂笔头”“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之中。其结果必然是使学生中大多数视作文为学习的苦差事。
因此,作为作文教学主导的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师职能,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创造生活化的情境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必须把作文的舞台还给学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
创造生活化的情境首先就要改变命题内容。作文话题设置时不能把成年人的思想强加于未成年的学生身上,逼他们虚假地、甚至违心地去说一些崇高、神圣的话。因为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作文命题都是教材或教师预先设定的,作文教学其实就变成指导学生围绕确定的中心去寻找或编造生活素材的活动。我们不能改变高考作文,但是至少我们在平时作文时有自主权,为什么不选择生活化的命题呢?这样学生才不会为了彰显自己的“高尚情操”而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情节或套用《优秀作文大全》之类的现成素材,甚至在考场上为了博取阅卷者的同情,部分学生制造“灭门惨案”,写自己父亡母丧、家贫重病等等。把精力放在调查学生生活上,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放在作文理论的大讲特讲上,因为文章的写作并不像数理化一样,它是不可以套用一些死板僵硬的公式、定理、方程解决的。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就是说,好的文章是应自然而成,而不须人为的造作。不去理会那些高分作文方法,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不会像八股文一样陈腐,而是从笔端流出的鲜活的文字。
创造生活化的情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还课堂给学生。作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首先在脑海中再现生活,引燃思想的火花,引起写作的欲望,这样才能在稿纸上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不是教他们如何凝神苦思地谋篇布局,搜肠刮肚地想精妙语段。当我再次布置“母爱”这一话题作文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去想、去畅谈与母亲日常相处的一个感人细节。有的学生谈到病痛中的母亲为自己做饭,有的同学说起自己在衣物的芳香中感受到洗衣水中融入的深深母爱,有的同学想起自己入学时的新被褥与母亲结婚近二十年从来没有换过的行李……在学生们踊跃发言的感染下,一个平时只爱打篮球、从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也谈了他的经历:正在做饭的母亲发现窗子震动强烈,赶紧叫儿子快往外跑,母亲紧随儿子出来后才发现,是家住路边大车驶过的缘故。当作文收上来的时候,我看到的作文已经不再有雷同的情节了,更多的同学写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真实生活,言之有物,感情真挚。
在生活中作文
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大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大语文观更是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就要丰富学生生活,开发作文资源,激发作文动机,组织教育学生过好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为作文打下基础。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云走霞飞,春去秋来,给人流动之壮美;长河落日,潮起潮落,给人以辽阔之苍茫;青山碧水,花红柳绿,给人以色彩之绚丽;燕来燕去,花开花落,昭示生命之轮回。语文也同样以其无所不包的内涵展示着它的魅力:优美的散文使我们品味到那份淡雅与幽香;优秀的诗歌使我们在诵读咀嚼中感受到深沉和悠长;外国文学作品为我们打开世界的窗口,而史学著作又让我们聆听到历史车轮的滚滚;甚至,平时的言语交流,也时有机智与幽默,让我们忍俊不禁。这就是,生活的语文,语文的生活。我们高中学习的古文名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无非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生活环境引发了他们创作的激情。据说诗人徐志摩在教授学生作文的时候便是在青山绿水间,让学生成群坐在他的周围,在诗情画意中侃侃而谈,渐渐引发学生的创作风暴。
我们不能做到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中去,但是我们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比如写作“家乡”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去走街串巷,采访家乡的名人,寻访家乡的古迹,考察家乡的建筑特色,搜集家乡的方言、菜式……当他们对生活有了自己体悟,何愁作文不会“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呢?教师又何必感慨学生的作文像理化习题一样冰冷乏味呢?
作文最重要的是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认识生活。一讲到要提高写作水平,我们的学生就大量购买作文书,苦读背诵,写作时生搬硬套,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还是不会写作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就必须扭转学生的作文素材观念,指导学生按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等方面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为生活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校园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无小事,事事存教育”。在校园生活里,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诗意的校园环境,这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到亲切的校园生活情境,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幸福家庭的孩子,他们大多热情、纯真、善良、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所以,在生活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选取学生典型的家庭生活情景,确定具体的场景和观察的顺序,引领他们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的“为情而作”的境界中去,使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用爱心去感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环境,适时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活场面的沸腾……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这些都能使学生激动不已。选取一些有典型意义的画面,纳入生活作文的范畴,引领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描绘、去体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去。
积累的方式变了,我们的作文方式也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往的教师在布置自由练笔的时候,往往要采用日记这一模式,并且规定数量、篇幅,最后往往又坚持不了多久就改为周记,甚至周记也坚持不了多久就无疾而终了。我曾经尝试着不做硬性规定,而是用一种新的模式——“杂记”(日记加摘抄)来取代单一的日记模式,试用起来效果尚佳,边积累边写作,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后来我又尝试为这一多元模式注入流行元素,改变写作介质,让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进行网络博客、空间的写作,这就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好的作文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感悟,而不是教师逼迫下的违心之言。我不止一次给学生讲,唐代一个农妇在织布小憩的瞬间,看到春风吹起的残花落在蛛网上,不无感慨地吟唱出“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的诗句,只要我们写出一个优美的句子,便是最伟大的成功!
评改方式也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大胆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明白了优劣得失,学会了自己没有掌握的写作手法,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培养,更尝试了成功的愉悦。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进入一种“乐学”的境界。
作文本是为生活而生,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将作文还给生活,将作文还给写作的主体——学生,让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在生活中作文,在生活中评改。教师又何必“劳神苦思,代学生之职役”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