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出题,公式化的解法
2013-04-23 10:37:39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不知各位发现没有,无论平时练习抑或中考,众多学子在貌似坦途的说明文阅读题方面陷入泥沼——或者几经阅读仍茫然,无从下手;或者欣喜答题足信心,分数却担忧。于是乎,有学生大呼:“说明文分数与自己若即若离,真可谓几多欢喜几多忧!”
真如是所言吗?不尽然。
经过对初中阶段的大量此类试题进行认真分析,我发现,各地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点主要有四:1、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分析文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理清文章说明顺序,搞清文章结构层次;4、熟练把握文章语言特点,并适时作出分析评价。
循着考查点分析,不难发现:尽管篇章千变万化,而试题却始终围绕着说明文的关键知识点进行设置。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控制了说明文的“马首”,也就赢得了这类题型的重要胜利。
关于说明文的要点,最重要的有三方面: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仔细想想,任何题目的设置都不曾偏离这三个知识点,只是问法不一致罢了。
一、说明方法
初中阶段,试卷中最为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五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和作比较。不管采用哪种或那些说明方法,都是为所说明事物增加信度、力度,以避免枯燥感。
经过多方查询,我认为这一知识点最主要的考查形式为:1、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某一段落主要使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一篇文章,不可能使用单一的说明方法,而是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体现。几经思索,我发现:出题段落中多种说明方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往往可以用一句规律性的话语来概括——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而又多方面地说明了……。那省略号指代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代表的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因此,遇到了这样的题型,考生只要找出段落中心句,答案随即就蹦出来了。
[题型示例]:
鸟类在消灭森林、农田和草原虫害方面的作用是人所尽知的。例如,新疆巴里坤草原,每年春末都有大群的粉红椋鸟从南方飞来繁殖。椋鸟的一只雏鸟平均每天可啄食西伯利亚蝗虫137只。未经它们捕食过的草地,蝗虫密度每平方米有33只,而经常捕食的地段,每平方米还不到一只,灭虫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又如,松毛虫是我国松林的主要虫害,每年受害的松林面积近3000万亩,损失木材几百亿立方米。长期以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收效不大,反而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河南省罗山县涩港林场,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等防治松毛虫,很好地抑制了松毛虫的危害。大山雀食量很大,一只幼鸟24小时所吃害虫的重量约等于它的体重。(节选自《鸟类是人类的益友》)
问: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答: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3种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具体准确而又多方面地说明了鸟类在消灭森林、农田和草原虫害方面的作用。
二、说明顺序
在初中阶段,考生只需要关注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总的来讲,前两种很少单独出考题(太简单,一目了然,白送分),出题人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就相对增加了难度,许多考生在不经意间就疏漏了。如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对十幅浮雕介绍时,就采取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种——逻辑顺序,是出题人所青睐的。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的说明顺序,其中事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以及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等都属于逻辑顺序的范畴。有的学生认为逻辑顺序太抽象,不好懂。这样想就错了,其实这也是好事——考试中,出现了此种题型,感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二者的结合都不符合题意,那干脆别多想——逻辑顺序。所以说,明白了这一点,考试的时候就无所畏惧了。
此外,真正的大考不会直接问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而是变换提问方式、利用变式或与文章结构结合,不过换汤不换药。一般来讲,理清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考生了解作者的思路,更好地领会文章要领,也可以较容易地把握说明顺序。初中阶段,只要涉及文章结构,你就想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不会错的。
三、语言特点
语言运用题是说明文阅读较难以把握的。不过,没必要紧张,只要说明文的各种语言特点及其如何运用熟记于胸,无论什么题型摆在眼前,你都会顺利过关。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把握——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生动、形象,富有可读性;平实、明白,通俗易懂。试卷中常见的是前两种,尤第一种最受出题人的喜爱。
1、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条件。大凡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空间、数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否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关于此的题型设置往往以科普类说明文居多,因为这类文章总会出现大量行业术语以及修饰限制性词语,切不可有丝毫差错。因此,这类文章的语言不仅要准确,更应该严密。
这一知识点,最容易出题,它的变式也最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一种形式主要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二种形式则要在前者的基础上比较两个词语的区别(显然,文中的词语更适合语意或语境);第三种形式则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加上一句:“删去后与客观事实不符或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总之一句话:无论哪一种变式,只要答出“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就能够得到1分甚至2分,当然,要求得满分,需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此外,我们还需要认真关注两词:(1)副词;(2)用在数词前面的词语——这可是该题型在试卷中的常客。如“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对“不产生”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没有”,因为事实上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污染,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2、说明文语言需要严谨,但不是严肃,否则一味板着脸孔只会让读者产生压抑感。故此,在准确的前提下,出题人总会让说明文的语言带上生动活泼的色彩。(当然这不是为了迎合考生心理,而是为了在这方面设置“关卡”)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活泼,并不像记叙文、散文(尤其是美文)那般极尽华丽辞藻和修辞之所能,它自有吸引人的一面。(1)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生物入侵者》一文,把入侵的生物比作“偷渡者”和“移民”;《凤蝶外传》中有一句“你不要以为这是蚕在偷懒,坐享清福,其实,它是在吃吃睡睡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为以后吐丝结茧做准备。”很明显,修辞方法的使用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这就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作者对卢沟桥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使人印象深刻,令人百读不厌。
有关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的题目,也可以有一句规律性的话语来概括——文章(或段落)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的表达方式,令文章生动形象,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喜爱赞美,或憎恶批评)。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分析文章亦是如此。考生如果抓住说明文的关键知识点并解题技巧,就不愁理想分数跳不到自己手中。
以上就是我对分析初中说明文阅读题所做的总结,实乃一人之拙见,如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同仁予以指点修补。
2008年7月
真如是所言吗?不尽然。
经过对初中阶段的大量此类试题进行认真分析,我发现,各地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点主要有四:1、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分析文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理清文章说明顺序,搞清文章结构层次;4、熟练把握文章语言特点,并适时作出分析评价。
循着考查点分析,不难发现:尽管篇章千变万化,而试题却始终围绕着说明文的关键知识点进行设置。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控制了说明文的“马首”,也就赢得了这类题型的重要胜利。
关于说明文的要点,最重要的有三方面: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仔细想想,任何题目的设置都不曾偏离这三个知识点,只是问法不一致罢了。
一、说明方法
初中阶段,试卷中最为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五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和作比较。不管采用哪种或那些说明方法,都是为所说明事物增加信度、力度,以避免枯燥感。
经过多方查询,我认为这一知识点最主要的考查形式为:1、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某一段落主要使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一篇文章,不可能使用单一的说明方法,而是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体现。几经思索,我发现:出题段落中多种说明方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往往可以用一句规律性的话语来概括——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而又多方面地说明了……。那省略号指代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代表的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因此,遇到了这样的题型,考生只要找出段落中心句,答案随即就蹦出来了。
[题型示例]:
鸟类在消灭森林、农田和草原虫害方面的作用是人所尽知的。例如,新疆巴里坤草原,每年春末都有大群的粉红椋鸟从南方飞来繁殖。椋鸟的一只雏鸟平均每天可啄食西伯利亚蝗虫137只。未经它们捕食过的草地,蝗虫密度每平方米有33只,而经常捕食的地段,每平方米还不到一只,灭虫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又如,松毛虫是我国松林的主要虫害,每年受害的松林面积近3000万亩,损失木材几百亿立方米。长期以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收效不大,反而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河南省罗山县涩港林场,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等防治松毛虫,很好地抑制了松毛虫的危害。大山雀食量很大,一只幼鸟24小时所吃害虫的重量约等于它的体重。(节选自《鸟类是人类的益友》)
问: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答: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3种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具体准确而又多方面地说明了鸟类在消灭森林、农田和草原虫害方面的作用。
二、说明顺序
在初中阶段,考生只需要关注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总的来讲,前两种很少单独出考题(太简单,一目了然,白送分),出题人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就相对增加了难度,许多考生在不经意间就疏漏了。如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对十幅浮雕介绍时,就采取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种——逻辑顺序,是出题人所青睐的。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的说明顺序,其中事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以及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等都属于逻辑顺序的范畴。有的学生认为逻辑顺序太抽象,不好懂。这样想就错了,其实这也是好事——考试中,出现了此种题型,感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二者的结合都不符合题意,那干脆别多想——逻辑顺序。所以说,明白了这一点,考试的时候就无所畏惧了。
此外,真正的大考不会直接问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而是变换提问方式、利用变式或与文章结构结合,不过换汤不换药。一般来讲,理清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考生了解作者的思路,更好地领会文章要领,也可以较容易地把握说明顺序。初中阶段,只要涉及文章结构,你就想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不会错的。
三、语言特点
语言运用题是说明文阅读较难以把握的。不过,没必要紧张,只要说明文的各种语言特点及其如何运用熟记于胸,无论什么题型摆在眼前,你都会顺利过关。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把握——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生动、形象,富有可读性;平实、明白,通俗易懂。试卷中常见的是前两种,尤第一种最受出题人的喜爱。
1、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条件。大凡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空间、数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否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关于此的题型设置往往以科普类说明文居多,因为这类文章总会出现大量行业术语以及修饰限制性词语,切不可有丝毫差错。因此,这类文章的语言不仅要准确,更应该严密。
这一知识点,最容易出题,它的变式也最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一种形式主要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二种形式则要在前者的基础上比较两个词语的区别(显然,文中的词语更适合语意或语境);第三种形式则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加上一句:“删去后与客观事实不符或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总之一句话:无论哪一种变式,只要答出“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就能够得到1分甚至2分,当然,要求得满分,需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此外,我们还需要认真关注两词:(1)副词;(2)用在数词前面的词语——这可是该题型在试卷中的常客。如“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对“不产生”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没有”,因为事实上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污染,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2、说明文语言需要严谨,但不是严肃,否则一味板着脸孔只会让读者产生压抑感。故此,在准确的前提下,出题人总会让说明文的语言带上生动活泼的色彩。(当然这不是为了迎合考生心理,而是为了在这方面设置“关卡”)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活泼,并不像记叙文、散文(尤其是美文)那般极尽华丽辞藻和修辞之所能,它自有吸引人的一面。(1)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生物入侵者》一文,把入侵的生物比作“偷渡者”和“移民”;《凤蝶外传》中有一句“你不要以为这是蚕在偷懒,坐享清福,其实,它是在吃吃睡睡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为以后吐丝结茧做准备。”很明显,修辞方法的使用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这就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作者对卢沟桥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使人印象深刻,令人百读不厌。
有关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的题目,也可以有一句规律性的话语来概括——文章(或段落)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的表达方式,令文章生动形象,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喜爱赞美,或憎恶批评)。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分析文章亦是如此。考生如果抓住说明文的关键知识点并解题技巧,就不愁理想分数跳不到自己手中。
以上就是我对分析初中说明文阅读题所做的总结,实乃一人之拙见,如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同仁予以指点修补。
2008年7月
上一篇:名师透露作文高分秘诀(引用)
下一篇:快乐,作文教学的永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