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之际,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曲阜市迎来了校园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
高峰论坛暨首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颁奖典礼、成果展览会于
本届论坛的任务是:总结成果经验,合力课题研究,创建“文学校园”;主题是:引领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建设,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发展。
群贤云集,激情潮涌
10月22日上午,阳光朗照的曲阜孔子研究院金秋璀璨,庄严肃穆的儒学会堂热潮奔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专家学者、校长、文学社指导教师、学生代表济济一堂。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开幕式在这里举行。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研究课题组组长章景曙,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校园文学与社团研究课题组副组长王世龙,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潞河中学校长徐华,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郝民,曲阜市副市长储福梅,曲阜市教育局局长李建伟,济宁市教育局教研室书记李宗文等出席了开幕式。
副会长章景曙致开幕词。他说,中国的文学教育自孔子始,曲阜是我国文学教育的发源地。联系到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他强调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是促进并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摇篮。在这样的条件下,研讨新形势、新背景下校园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和完善,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郝民、曲阜市副市长褚福梅以及曲阜实验中学学生代表先后致欢迎词。郝民称论坛能在东方圣城济宁曲阜举办,实乃756 万济宁人的骄傲。他肯定校园文化是新时期教育发展中所涌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与发展不仅给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联系着教育与文化两大领域,蕴含着两者相互结合的发展规律,而作为青少年精神食粮的校园文学更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开发思维、培养能力、健全性格、增强素质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褚福梅代表曲阜市委、市政府对与会专家、领导、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概述了作为儒学圣地的曲阜的教育状况、校园文学发展态势,特别是努力打造古、儒、文、雅特色书香校园的做法,表示将以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文学研究活动,丰富与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努力构建校园文学课程,推动曲阜市语文教学实现新的突破。曲阜市实验中学北辰文学社社长颜灿在欢迎词中以“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诗句,表达今天的文学幼苗成长为明天的参天大树的愿景。
常务副会长王世龙以“总结成果经验,合力课题研究,创建文学校园”为题做了本届论坛工作报告。他首先回顾了校园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论坛举办的背景,表示要为那些辛勤耕耘在校园文学领域、富有文学品位的老师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为那些富有先进办学思想、有志于素质教育、不媚俗于狭隘应试教育的校长们构建有校园文学特色的学校文化打开交流学习的广阔视野。他就促进校园文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总结提升经验,发扬论坛成果,使这些丰硕成果转化为推进校园文学和素质教育的巨大力量;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创建文学校园,文学校园是校园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产物,创建文学校园是校园文学与学校整体教育结合的重要举措,将会给校园文学带来崭新的希望和光明的前景;三是扩大研究团队,推进课题研究,把我们的工作从活动层面向课题研究层面提升。
参加会议开幕式的还有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长、语文特级教师钟湘麟,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邓虹,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编辑张树伟,校园文学与社团研究课题组副组长罗权、沈肖宝,本届论坛承办学校负责人、曲阜市实验中学校长王玉贞等。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光第主持了开幕式。
百花齐放,硕果飘香
首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颁奖典礼与开幕式紧相衔接。激越而轻快的乐曲声中。获奖单位和获奖个人代表走上主席台,从领导、专家手中接过奖牌、证书。把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首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评选活动的宗旨是交流展示全国各地学校校园文学优秀成果与经验,整合校园文学资源优势,引领创建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即创建“文学校园”,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发展。评委会共收到近400所学校报来的各类申报材料1500余份,经评委会认真评审,共从中评选出了示范文学校园22家(中学20家,小学1家,大学1家,同时评出“示范文学校园”模范校长、模范教师)、优秀文学校园共11家(同时评出“优秀文学校园”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示范校园文学社53家(同时评出“示范校园文学社”模范指导教师、模范校长、模范社长)、优秀校园文学社共65家(同时评出“优秀校园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校长、优秀社长),校园文学社社刊(报)奖45家(同时评出模范、优秀主编,模范、优秀指导教师),校园文学研究成果奖23件,校园文学教学成果奖63件,校园文学创作成果奖62件,校园文学新苗奖24名同学。(获奖名单在中国教育文学网站和《校园文学研究通讯》第4期公布,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将编选首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获奖论文集和创作作品选集,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浙江省义乌三中校长张敬政代表获奖单位,山东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王岱代表获奖教师,四川省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文学社社长陈疏影代表获奖学生发言,阐述了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构建“文学校园”的诉求及深远意义。
整个颁奖典礼过程中, 乐曲飞扬,掌声雷动,闪光灯闪烁,记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首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展览会”于11月23日上午在曲阜市实验中学开展。虽遇瑟瑟秋风,霏霏细雨,但学校师生和与会专家、代表如火的热情,使展览会色彩缤纷,处处洋溢浓浓的诗意,人人共享丰收的喜悦。
常务副会长王世龙主持展览会剪彩仪式。副会长章景曙、徐华,副会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张鹏举,副秘书长邓虹等为展览会剪彩.
从获奖单位选出的70家文学社成果展板,反映出各地学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蓬勃开展的喜人情景,汇成了一幅校园文学百花齐放的壮丽风景图。各与会学校带来的数千册校园文学社报刊和图书琳琅满目,让与会代表格外惊喜。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生自主制作的优秀学生刊物,《附中人》首次走出校园,在展览会亮相,引人注目。北京潞河中学《潞园》、山东省实验中学《空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雨霁》、浙江省萧山十中《花雨》、陕西省西安中学《二月》等众多优秀社刊令人爱不释手。代表们如获至宝,纷纷翻阅收集,有的一会儿就选了厚厚一摞。
人头攒动,笑语喧哗,秋雨中的校园,荡漾着滚滚春潮。
专家报告,高屋建瓴
本届论坛邀请多名一流专家前来讲学,使与会代表们享受了一场场高品位、高水准的学术盛宴,获益匪浅。
10月22日上午10时,白烨教授在儒学会堂做文学及文学教育的报告,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谈校园文学。他从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谈及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谈到校园文学的重要地位。由上世纪中叶“主流文学”——传统文学,谈到现今文学流派的分野——传统文学、市场化文学和新媒体文学“三分天下”的格局;从建国之初与现今文学从业人员人数、出版书籍的数量比较,谈到“主流文学”与“非主流文学”的激烈碰撞等。他指出,正是现今宽松的文化氛围、多元化文化共存并不断相互融合的文化环境,滋生了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他认为“校园文学是当代文学的青春期”,对校园文学的潜力及发展前景寄予厚望,热切希望与会语文同仁及全国从事校园文学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努力耕耘校园文学这片沃土,并表示作为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的他将大力支持校园文学的建设发展。白烨教授的报告让与会代表开拓了视野,坚定了建设校园文学特色学校、促进学校文化发展的信心。
上午11时,苏立康教授做有关文学教育教学指导的报告。她说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应当遵循规律,立足现状,讲求实效。遵循规律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学习强调大量读写,尽可能多地积累,这不单单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有广大的教师。“语文学习的致命伤是贫乏”,贫乏的问题应该先从老师着手,老师应先积累。苏教授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如《藤野先生》中的“也无非”中的“也”字词性的辨析对作者情感抒发的认知,《谈骨气》中作者引用《孟子》言论是论证还是论述的辨析,散文的特点并非“形散而神不散”而是作者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思的及时倾述等。她指出老师积累的贫乏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是对文本的误读,进而影响教师对学生解读文本的指导,由此强调教师自身知识的积淀和更新。苏教授的报告,对于与会教师把文学教育抓好、抓细、抓深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午14时,副会长程翔作有关写作教学改革报告。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附中写作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北大附中将写作教学同阅读教学分离开来,成立了写作教研室,并编写了系列写作教材,在学生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新的探索。接着他结合写作教学和学生习作的具体案例说明写作观念变化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生活中的东西不加挑选地写出来,要用思想来写作。学生写作要从人性的角度写,不要光写歌功颂德的句子,两个方面都要写。教育关乎国运,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离不开。写作是写思想、写生活、写人性,不能简单地用健康或者不健康这些道德层面的东西来判定,来束缚孩子的心灵。学生写作的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性灵,写作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应试不是我们写作的第一目的。程翔老师还结合梁启超等人的写作教学理论著作谈了如何构建写作教学体系的问题。程翔老师的报告,实例丰富生动,阐述深入浅出,给与会代表很大启发。
23日上午10时,张鹏举教授在曲阜中医药学校杏林讲堂做“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学教育研究”的课题指导报告。在报告中,他首先谈了对《论校园文学》一书的看法。关于校园文学,他主张取“发生在校园的文学现象,包括创作”这个广义。他提出了“校园文学教育”的概念,认为发生在校园的文学现象都应该指向教育。他从中美两国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对非洲贫困儿童援助计划的制定这个案例,说明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现在的教育指向出现了错位,从而指出教育包括校园文学教育首先要指向受教育者的德性。校园文学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育行为,是指向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学教育的研究就是探索规律,掌握规律,遵循规律,从而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做研究要有一定的学养,了解基本的学术规范,不要与学理相悖。要以文学之心鉴赏文学,以文化的情怀拥抱文化。对文学作品要掌握正确的读的方法,要有更丰厚的古典文学滋养。张教授的报告,对校园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专家们的报告,高屋建瓴,紧贴实际,与会代表认真聆听,仔细记录,深入思考,打开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
总结经验,互相交流
22日下午,副会长程翔的报告结束后,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进行了交流发言。常务副会长王世龙、副秘书长邓虹、曲阜市教研室孔庆和主任主持了交流发言。
各地中小学校长对本届论坛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席本届大会的校长有20多位。校长们争相登上讲台,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
徐华校长以“文学之花,开放潞园”为题,介绍了营造读书环境、文学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打造文学课堂、支持文学社的经验;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余森以“校园文学塑造鲜活生命的本真”为题,论述了校园文学的功能,介绍了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学,积极推进校园文学的做法和体会; 河北省石家庄十七中校长边东书围绕“学习、认识、感受”的主题词,阐述了对校园文学和校园文化的认识,提出学校无形资产要增值,就要实行校园文化创新与发扬;四川省射洪太和一中校长覃润昌、江苏省淮北中学校长赵晓娟、山东省曲阜杏坛中学校长陈迎安,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的经验,畅谈了指导校园文学工作的认识。
一些校园文学活动开展活跃、成果突出的地区的代表及文学社指导教师,也在会上交流发言。广东省深圳市中学生文联谢晨、山东省临淄实验学校吕毅然、浙江省萧山十中张旺、湖南省衡阳五中胡国繁、广东省深圳田东中学杨玉英、山东省曲阜实验中学孔凡菊等,先后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和体会。
出席本届论坛的高等院校代表,也带来了卓越的见解和宝贵的经验。他们当中有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文》杂志主编桑哲、浙江省海洋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段双全、山东聊城大学校园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秦治洲等。
23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曲阜市实验中学校园文学成果的各种展牌、实物,观摩了“北辰”文学社指导教师颜保华的社团活动指导课,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该校依托曲阜文化优势,形成了人文教育见长的特色,创办的“北辰”文学社、“新月”诗社,成为他们创建“文学校园”的有力载体。论坛召开前夕,由校园文学委员会“中国当代校园文学丛书”编委会编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北辰文丛》,包括师生诗歌卷《新月》、学生散文卷《北辰》、教师散文卷《采芹》及教师个人作品卷《记忆的浮沉》、《相逢是首歌》五卷本,集中体现了该校师生校园文学创作的成果。充满诗意的校园和文学教育,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研究,再展宏图
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文学课题研究,是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的重点和落脚点。23日上午,论坛渐近尾声,“合力课题研究”作为点睛之笔凸显出来。
在张鹏举教授课题研究指导报告之后,钟湘麟秘书长代表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就全国校园文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了介绍。他说明了课题的级别与性质、课题的类别与项目、怎样申报“十二五”课题、“十二五”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形成的主要成果等,指出学校申报课题时应认真分析总结本校以往校园文学研究的情况,选择具有研究需要、研究基础、研究空间、研究条件的恰当课题。他还通报了几个月来已有20多个学校申报立项的动态。
常务副会长王世龙、副会长章景曙、张鹏举教授为部分课题实验学校及辽宁大连(高中)实验区、辽宁锦州(高中)实验区授牌。
最后,常务副会长王世龙发表总结讲话,向所有为本届论坛付出辛劳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他说,这次论坛的胜利召开,将是我们校园文学研究活动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飞跃,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想、新的目标。希望大家回校后进一步传播我们的校园文学教育理念及其价值,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开展好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构建校园文学课程,开辟语文教育新途径,创建“文学校园”品牌学校。
23日下午和24日,代表们进行了自由交流,参观了“三孔”。
大家认为,《论语》中就包含了最早的校园文学,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体现着教育的根本规律,经过岁月的打磨至今仍在放射着闪亮的光芒。在曲阜举办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其意义深远,意味深长,必将成为校园文学发展史上一次继往开来的盛会。这是校园文学正本清源的寻根之旅,也是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世界创造先进的现代文化而走向光辉未来的扬帆之旅。
《中国教育报》11月13日4版发表王世龙《校园文学铸就滋养学生内心的阵地》以论坛为背景的论述文章,以《文学校园,梦栖息的地方》介绍了张家口一中创建“文学校园”的经验;11月14日8版专版发表了8家获奖文学社的学生佳作。
(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处)
又讯: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2011年10月在曲阜联袂主办的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13日以《校园文学铸就滋养学生内心的阵地》为题进行了综述,11月14日又整版推出8家校园文学社团学生佳作,引起广泛影响。最近被《中国教育报》评选列入“2011年教育和文化之旅上的十件事”,于2012年1月2日公布。这十件事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清华大学举办百年校庆、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举办、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举办、特朗斯特罗默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五作品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教育部推进书法教育、第十八届大学生电影节举办。
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page/1/2012-01/02/08/2012010208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