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课题动态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校园文学与新课标阅读研究”开题报告 2013-04-28 15:39:01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辽宁省黑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园文学与新课标阅读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现状
  大多数校园虽然有文学社团,但多数是摆设,很少有学生问津。创造的作品数量少质量低是不争的事实。实用主义的巨大车轮正在碾压理想,碾压文学,碾压情怀。在不少地方,实用主义大行其道,影响这个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校园里,莎士比亚被冷落了,鲁迅被驱赶了,高尔基少有人问津。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也被生活和物质社会牵引,被“名利”和“生存法则”框牢。另外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迅速发展,冲击古老的文本阅读,读书习惯与学生渐离渐远。这些导致学生视野变窄,思想深度变浅,理想庸俗化实用化。虽然有少数文学青年为文学保存一丝血脉,但对总体现状的影响不大。可以说当今大多数校园既没有阅读热情,更谈不上文学创作。
  阅读方面:现状之一是阅读内容庸俗化。从调查中发现大多学生喜欢快餐式阅读,即选择武侠、时文、休闲娱乐类,经常看《男生女生》、《故事会》、《知音》、《传奇故事》、《中学生博览》、《意林》及介绍影星歌星类的杂志。他们之所以选取这一类,主要是满足自己的享受心理,消遣、休闲、娱乐是他们的阅读目的,快感是他们的审美追求。现状二是经典阅读面临尴尬。很少有同学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大多数人读不懂,甚至未读过文学名著,即使是了解一些诸如“四大名著”之类的经典文学作品,也是通过影视剧这种浅层次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对经典文学名著普遍冷漠。
  文学社团创作方面:我校有《校园风》每月出两期,每次两个版面。虽然主 管老师水平很高,投入大量精力,但是由于学生创作热情低,人数少投稿少,加之水平较低,所以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它对同学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并没有达到创立文学社团的目的。很多学校情况和我们相似,校园文学名存实亡。
  (二)选题意义
  选题的意义在于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为祖国培养全面高质量人才。语文是工具学科,又对人的整体素质影响巨大,研究价值巨大。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创作能力,这两种能力的提升又能促进阅读。形成好的校园文学氛围和研究好的阅读课方法这两者齐头并进,能够使两者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铸造学生美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和整合校园文学和阅读课的内在的联系,探索两者相互促进的方法和规律。
  (三)研究价值
  1.这是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需求。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和文学创作应该围绕这个根基和原点,思考如何唤醒、诱导、激发学生的言语潜能、个性、情感和心灵,思考如何让学生感到读写的快乐,感受到言说带来的愉悦和骄傲,思考如何让学生表现出对言语的敏感,体验到言语生命的蓬勃和语文盎然的诗意。语文教学的困难在于此,语文的价值价值也在于此。文学社团的建立完善,好的阅读课的形式,无疑对实现上述目标有巨大好处。
  2.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
  总之,此课题的价值在于通过好的阅读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初级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另一方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写作训练和文学社团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课题的界说
  校园文学从广义说,包括一切发生在校园的文学现象,如校园文学创作活动(学生的创作、老师的创作、其他人员进行的校园文学创作)、校园文学批评活动、校园文学交流活动、校园文学鉴赏活动、校园文学教学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学理论研究活动等等。从狭义说,校园文学活动仅指校园文学创作活动。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校园文学与新课标阅读是分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使阅读获得更为高质优效的成果,而校园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也离不开阅读的引导。
  三、理论依据
  1.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为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许多内容,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我国,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
  2.以国家有关文件法规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引。 《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等现代学习理论为支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这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4.广泛汲取先进的教育理论素养及整个教学领域的改革成果。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旨在开掘校园文学活动所具有的教育力量和塑造力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创作活动相结合,将教育变成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校园文学教学与创作等活动的繁荣,丰富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生活内容,使和谐校园更增添一种文化的魅力。
  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发挥文学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发展学生自身心灵,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挖掘情商,启迪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情感道德意识得到增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
  2. 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参与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
  师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培养一批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勇于进行教学研究的新型骨干教师。
  3. 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参与本课题研究,更有利于积淀、发展校园文化,从而把我校建设成有浓厚文学氛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学校。
  4. 为新课程改革注入活力,开创我校语文教育新局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一种融入文学魅力、符合教育规律的“语文大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全面提高我校语文教育教学的效益。
  我们研究的目标是整合一切现有资源,使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教育,学生间的帮助和激励,以及自我能力提升和不断完善的强烈愿望的有机结合。探索一套改变教学现状的方法。
  五、研究内容
  校园文学与新课标阅读研究分成三个子课题:
  (一)探讨、实践、总结能够提升学生对阅读和写作感兴趣及能力的方法
  观点:必须探讨、实践、总结能够提升学生对阅读和写作感兴趣及能力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稳定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观点阐述: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报有这样的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中国古人亦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阅读对人的影响力之大。对于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而同时,广泛深入的阅读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写作素养的必由之路。
  操作办法:
  (1)以读为主的策略:即教师在阅读课中坚持读书先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形式,正确、有序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联系比较策略:即教师在理解课文词句意义与课文思想感情过程中加强多维的联系比较,从中进行语言文字与思维想象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多形式表达策略:即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能运用不同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课文的观点,或从多方面进行质疑与解疑,培养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
  (4)启疑创新策略:即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启发学生生疑、质疑或适当设疑,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议疑、设疑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有所发现,敢于批判,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5)重视训练策略:即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学习,加强听说读写训练、语言文字训练和学法迁移训练,从中形成能力,培养习惯,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寻找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形成全新教学理念
  观点:必须改变过去僵化教条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法,寻找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形成全新教学理念。
  观点阐述: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思想依据,同样,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新课标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挑战:即要迅速转变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比如:教学为什么教?教什么?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怎样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这些问题必须是教师经常思考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这里面有着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需要解读。而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与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有关,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理念问题。
  操作办法: 
  (1)提高学生认识,明确阅读价值。教师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文本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阅读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和改变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学生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内涵丰富、趣味高雅、品德高尚的人。
  (2)精心选择读物,搭好阅读平台。首先应选择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描写校园生活的有关读物,或是当前社会流行的热点读物。引导学生读一些精致美文,如蕴含哲理的小品文、充满人生智慧的寓言、故事,文质兼美的散文等等。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阅读经典既是文化传统的启蒙,也是文化精神的熏陶。经典作品都是有思想深度的,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我们能正确引导,巧妙指点,学生就同样会产生阅读的兴趣
  (3)鼓励学生质疑,优化阅读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并鼓励学生质疑。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主动介入”的状态,正是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同时,在班级建设中,要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比如张贴富有激励作用的名人名言、标语条幅,创设班级图书报刊栏以及学生阅读体会与交流的展览台等等。另外,适时地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每个学生均体验到阅读所带来的成功。
  (4)教会阅读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式阅读,要求学生坚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的原则,通过老师推荐的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其次,教会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只动口动眼而不动手动脑有关系,因此,要求学生阅读读书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点勾画、摘抄评论、妙句仿写、改拟标题等,学生借助这些手段来控制自己阅读的注意力,弄清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写法和意图,同时把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三)实验完善校园文学社团的新的组织结构,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
  观点:必须实验完善校园文学社团的新的组织结构、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务必使之不成摆设,实效且高效。
  观点阐述:语文学习不能单纯依赖于课堂,所以文学社团开展活动的出发点是在课堂教学和知识讲授的基础上,组织一系列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活动,并在其中渗透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从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味趋向、审美情操)三个维度展示学生和社团风采。也就是说,文学社团能极大地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对成就感的需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文学社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赛、课本剧表演、研究性学习及成果展示、创办手抄报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和外出采风及写作,并以校刊《校园风》为平台全方位展示学生作品,激发他们文学创作的积极性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操作办法:
  (1)建立各个级别的文学社团:班级内部成立读写小组,组成帮扶对子,以“优”带动“弱”,以利于形成读写的风气;各个年组和学校有官方组织的文学社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自愿组成民间文学社团,各个社团在争鸣、竞争和合作中互相促进。
  (2)引进竞争和交流学习机制。校刊定期向某个文学社团约稿,比赛看谁的稿子质量高,多组织各种读写演讲方面的比赛。学校尽量给这些文学社团提供一些固定的场所和资金上的帮助让他们有机会交流提高。
  (3)教师的指导要精化细分。要求每个老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保证自己在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上不断提高,根据教师所长分成若干指导小组,例如分成诗词组、小说组、散文组、戏剧组等等。学生也可单独指定某个老师对自己进行指导。对不同的学生经常开出读书目录。多组织名师开专题指导课等。
  所有的一切举措目的是让文学社团真的有活力,真正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六、课题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1. 课题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指导中心的统一规划与指导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校园文学教学活动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语文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主要采取调查、归纳、借鉴、分析、探讨、总结等开展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为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课题组教师分布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将结合各年级具体情况,开展课题研究。各位老师之间加强沟通,加强对外交流,聘请专家开讲座,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发表文章,撰写论文,设计活动教案,形成理论专著。
  2. 课题实施的大体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5月—8月) ⑴ 确定参与课题研究者,讨论本课题研究设想;⑵ 学习相关理论,提高对课题的认识,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解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指导思想;⑶ 分析学校校园文学与语文阅读现状,提出课题组解决问题设想,拟定课题设想;⑷ 申报子课题。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⑴ 设计校园文学状况调查表,一定范围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认真统计分析问卷情况;⑵ 根据调查情况,各参与者在假期写一篇论文;⑶ 撰写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准备,收集、修改所写论文,推荐优秀论文发表或参加比赛,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开题仪式;⑷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校园文学活动与语文教学活动(读书活动、作文展评、课堂教学比武、演讲比赛、手抄小报等);⑸ 积极撰写论文并力争在省市刊物上发表;⑹ 总结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2013年1月—5月)⑴ 收集学生围绕读书、活动、校园生活等
  而写的随笔、摘抄、周记、作文等,在调查、分析总结颁奖;⑵ 召开座谈会或
  书面形式征求意见并及时整改;⑶ 邀请专家做报告,听取对校园文学与语文阅
  读改革的意见;⑷ 撰写论文并发表,总结阶段性成果。
  第四阶段(2013年5月—12月)⑴ 全面搜集整理活动过程的各种资料,全面总结课题开展情况,撰写课题总结报告;⑵ 申请课题结题,邀请专家参加课题结题会,听取课题拓展意见;思考课题成果推广和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设想。
  3. 课题预期成果
  专著1部、课题组成员论文17篇、课题研究报告1篇、课件5个、案例6个。
  七、课题研究组织与管理
  ㈠ 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课题研究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1. 主持人:高岩(教务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刘玥(锦州教师进修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王志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庞娜(中教一级教师)。
  2. 主研人员:邱丽娜(中学二级教师)、陈颖(中学教一级教师,负责诗词鉴赏方面的教法研究)、王冰(中学二级教师)、李兰芳(中学二级教师)、荣中影(中学二级教师,负责小说及人物传记的教法研究)、李秀明(中学一级教师)、王磊(中学二级教师)、王冬梅(中学二级教师)、王红(中学二级教师)、郭晶晶(中学二级教师)、王丛波(中学二级教师,负责数据分析与研究)、史桂彬(中学二级教师)、徐丽丽(中学二级教师)、刘悦(中学二级教师)、安鹏飞(中学二级教师)
  ㈡ 课题研究管理
  1. 经费管理:学校自筹经费并管理。
  2. 教研管理:根据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进行。
  3. 课题组自我管理:由课题研究小组建立组员研究档案,严格课题进度;要求以论文、案例、研究报告、校本教材等形式形成研究成果。小组定期商量、讨论、交流、开展活动。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1. 我校课题研究主要参加者具有较高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具有潜在的教育科研能力,年富力强,思维活跃,理念先进,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保证了人力资源。
  2.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1)保证活动场地设施,有专业教室----电教室、实验楼、美术室、图书馆、演播室等,构建了校园网、演播程控系统,拥有网管中心、计算机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每间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校园电视台,使课题研究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保证科研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3)学校拥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教师。他们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独特的教学、见解、严谨的教学策略、良好的工作作风。(4)学校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学校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一直承担和参与国家规划课题和辽宁省规划课题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5)课题负责人有多年的教育科研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能够胜任该课题研究工作。
  3. 我校领导特别支持语文教研组申报本课题,学校为此组成了以校长挂帅,有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研室主任参加的课题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由学校全额拨款,上交总课组的管理经费一次性缴清,凭发票报帐,日常的研究经费由子课题组预算报告,经校长审批后支付,并严格按照现行财经管理机制进行管理。
  4. 课题组自我管理: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组自我管理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研讨和综合汇报管理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必须具备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和拼搏精神,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学积累与理论修养,必须具有足够的科研灵感和悟性,必须具有足够的信心和意志力。课题组明确分工,分组负责,任务到人,分段小结。
  

上一篇:“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全国校园文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指南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