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生不喜欢大学语文,可能与语文教育的单一性有关。当然好的老师可能会把语文讲得很好,那原因是掌握了内在的规律。而这规律与文章学的理念是有关系的。几十年来,语文教学几乎没有文章学的理念,只是就作品谈作品,没有把汉语的智性因素召唤出来。文章学是打通文史哲概念的一种精神表达,乃汉语写作的重要传统。如今一些文人的文章不及民国文人的文章有味道,是大家忘却了文章的肌理。现在将其变为选修课,意在以改革的方式,把文史哲的因素与美文结合起来,回复传统的文章学训练。在多维的语境里理解母语,才可能使食之无味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母语的教育不都在语文的领域可以完成,所以语文课变为选修课不必大惊小怪。母语的弱化是文化生态与学术生态不健全所致。改变这一状况要在文史哲、艺术领域互动起来才有可能。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欲望。而表达,其实是思想与感情的通道。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才是。所以,为了表达而表达,有一点问题。表达好的人,多是有艺术感觉和有学识的人。在语文教学上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其他的知识的训练,也可以达到此目的。鲁迅、胡适、郁达夫、王小波都不是学文学的,他们的文章好,和文史哲与自然科学的修养有关。我们把其他学科的因素带到语文教学中,或以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互动,也许不至让母语的训练通道变窄。
大学语文改革关键是要打通学科界限。比如以古代文学刺激对词语的敬畏,用现代文学焕发对人的现实的关注,在文物、考古、美术、音乐里激发神思的涌动。这是一个知识与思想的合力使然。其实,我们细想一下,文物鉴定的文字,可能是一篇美文。戏剧唱词的欣赏,便可能唤起古典美的表达。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就写得一手好的文章,这和沈从文这样的作家的作文训练有关,而他的书法、绘画等爱好丰富了其写作。这些需要摸索。不能一概而论。大学语文的创新是一个过程,允许尝试,也允许尝试的失败。它是必要的存在,而非决定性的存在。现代以来,给母语带来色泽的多是思想者与艺术家。大学语文改革可以让一些作家和艺术家参与。在学术生态得到调整的时候,母语的潜能或许会随之而得以进一步显现。
(作者孙郁,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上一篇:大学语文不能定位为某种专业性的学科
下一篇:文学教育在中小学亟需普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