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中外名家 > 国外名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伯恩哈德:用愤怒唤醒对文学的敬意 2013-09-11 23:16:03  发布者:闻瑛  来源: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世纪文景首次系统引进已故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作品系列,继《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之后,今年8月又推出《我的文学奖》、《历代大师》两部作品。

  “奥地利的鲁迅”

  托马斯·伯恩哈德在中国还是一个知者寥寥的名字,这与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的“地位”很不相称。他的中国知音局限于德语文学 研究、实验戏剧领域,和为数不多的纯文学读者群。而在奥地利以及整个德语文化圈,他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用2004年诺奖作家耶利内克的话说,“他是标杆, 其他的都是‘其他。

  “伯恩哈德的书最让我欣赏的,不是其背景或道德观。而是:我只要在那里,在那些书页里面,欣然接受他那无法遏止的愤怒,并和他一起愤怒,这就足 够。文学引得我们像受到爱戴的作家一样暴跳如雷,它就是这样抚慰着我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这样评价伯恩哈德。卡尔维诺直言, “伯恩哈德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作家。”

  对伯恩哈德的介绍通常离不开这么几个称呼:阿尔卑斯山的贝克特、灾难与死亡作家、以批判奥地利为职业的作家、夸张艺术家和语言艺术家。伯恩哈德 有着与我们熟悉的大师鲁迅最投契的真性情,对自己、对外界的虚伪禁忌劣根性都毫不留情、率真到底。与他独一无二的文学成就一样引人关注的是,他一生与奥地 利政府与民众的紧张关系。作为一个追求精神生活、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作家,他对奥地利社会的浅薄无聊深恶痛绝。伯恩哈德多年不遗余力地批判,到1988年 11月《英雄广场》的上演达到高潮,奥地利从政府、媒体到民众对其一致讨伐,称他为“玷污家园的人”,而作为回应,伯恩哈德在不久后的遗嘱中宣布死后不在 奥地利出版一个字。

  疾病作为一种推动力反哺文学,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但在伯恩哈德身上才算是达到了极致。他的主人公多半是带病之人,身患病痛却一心追求某种或艺术 或学问或精神上的极致。聚焦于人类生存的困境及其抗争,加以艺术性的夸张和放大,制造出一种既是悲剧又是喜剧的效果,可以说,伯恩哈德把自卡夫卡以来的德 语文学传统发扬光大,开创了一种他独有的“伯恩哈德派”。他用伟大的愤怒,唤醒我们对文学的敬意。

  蔑视一切文学奖

  伯恩哈德作品系列的译者马文韬告诉记者,伯恩哈德创作甚丰,他18岁开始写作,40年中创作了5部诗集,27部长短篇散文作品(亦称小说)、 18部戏剧作品,以及150多篇文章。他的作品已译成近40多种文字,一些主要作品如《历代大师》、《伐木》、《消除》、《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等发行量早 已超过10万册,他的戏剧作品曾在世界各大主要剧场上演。

  《我的文学奖》是伯恩哈德对他所获若干文学奖的回忆,以及颁奖典礼上的讲话稿的合辑。伯恩哈德是文学奖的常客,先后获得数十种重要奖项,包括德 语文学最重要的毕希纳奖、奥地利国家奖等。但他很快就对获奖失去了兴趣,拒绝接受任何文学奖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最 终瑞典评委会鉴于他对奖项的态度,决定避免去碰这个钉子。伯恩哈德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获得文学奖与否跟文学成就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和文学以外的因素有 关,爱国、族裔、与权力和财富的勾结,甚至随机……当克服为了虚荣和物欲而接受奖项、接受随之而来的难堪与屈辱,伯恩哈德不再接受荣誉和奖金。

  伯恩哈德在世时已经被视为大师,追捧他的人和批评他的人一样都毫不妥协,但如今,连曾经指责他“卖国”的奥地利官方也把他看作自己国家的一张文 化名片。他影响了很多人,比如帕慕克:“我欠伯恩哈德一个人情”,比如耶利内克:“我们都是他的遗产”。据北京世纪文景媒体经理张天宁介绍,他们之后将陆 续推出《英雄广场:戏剧三种》及新版《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等书。 

上一篇:希尼的诗歌生涯 从土地回到土地
下一篇:《死亡赋格》与诗人保罗•策兰:德国诗歌的最高峰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