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清华附小基于课程整合:为学生更好地发展 2013-10-14 13:41:55  发布者:闻瑛  来源:2013年10月09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窦桂梅

 

整合:为学生更好地发展

——清华附小基于课程整合的学校改进策略

 

 

  ■窦桂梅

  2001年,我与清华附小结缘,担任了近10年主管教学的副校长。3年前,我成为这所学校新校长。一晃十几年过去,我和我的教师们共同制定了《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完成了校园文化改造等一个又一个浩大工程,逐步形成了一支想做事、能做事的教师队伍。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庞大繁复、千头万绪的学校工作,我将学校管理改革的目光投向了教育资源的整合。

  为什么要整合

  引发整合的诱因,源自于我的一次新学期班级蹲点听课。我发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老师,都会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提出属于自己的学科要求。比如,为了有效组织班级纪律,教师们会教新生一些简单易记的口号。语文老师会说“我的眼睛看着你(师),我也看着您(生)”;数学老师就变成了“1、2、3(师),请坐端(生)”。课间操、体育课、英语课也有各种不同要求,搞得学生们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也一样。教科室在强调开学后听课发现的问题;而德育处又在强调课堂常规培养的注意事项。这么多的要求、这么多的注意事项,教师怎能不累,学生怎能不忙?然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最应当做的“培养完整的人”的工作却被忽略了。在当今,乃至未来的社会,完成任何一项具体的工作,需要的都是人的综合能力。基础教育培养的还是人的这种能力。真正的教育是不应该过度分学科、分部门的,特别是当学校里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师都想做事的时候,怎样做到“增效”而不“增负”,答案只能是整合!

  整合先从哪里做起

  《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中有一句话:“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的证物。”作为培养人的地方,学校就应该把最重要的资源、最大的精力用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在学校,什么是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当然是课程。

  课程整合可行吗?其实,在任清华附小副校长时,我就针对语文课标与教材存在的鸿沟,带领语文团队花费7年时间,对各类教材进行过整合,从里面提炼出了每个年级语文的核心目标及实施策略,制定了一套《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的教师都经历了一次自觉而又系统的课标与教材培训。此后,数学和英语学科《质量目标指南》同样取得很好的效果。

  2011年初,学校基于学生发展需求,构建了“1+X”课程体系。“1”即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即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清华附小组建了一个以“1+X”课程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利用每周四下午的时间,就学校课程框架设置的基本问题展开研讨。目前,学校已拥有一套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既强调保障质量,又尊重个性的课程体系。

  但那时,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1”是国家课程,是规定动作,“X”是校本拓展课程,是自选动作,在规定动作不折不扣执行的基础上,还要加入自选动作,二者相加之后,怎能不增加学生负担?

  整合必须继续。从哪里入手?近三年,我们把整合定位为学校课改的关键词,探索出课程整合的三条途径。

  一是学科内整合。就是在某一门学科内,在原有的国家统一标准、地方统一教材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只使用一本教材,无法兼顾其他版本教材优势的局限,改变以往40分钟一节课的固定课时以及按统一教材设定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引入多版本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进度、重新设定课时长短。以语文为例,教师将现行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结合对教材的系统把握,分为精读文和略读文。精读文全面覆盖、精学精炼;略读文,只是学会生字新词、体会文章大意。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学科与教学内容的不同,将原来固定不变的40分钟,变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从而张弛有度,长短交错,使学生学习变得更轻松。

  二是跨学科整合。这是课程整合领域研究的重点。即打破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界限,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连接不同学科,目的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其中,以主题统领方式进行的跨学科整合最具实效。

  全校各个学科找到了一条跨学科整合的最佳主题——戏剧。每个学期,每个班级选择一个主题,编排校园剧。从选题、剧本创作到节目排练、道具制作,全都由学生完成。借助戏剧,多学科教师围绕学生排演中的需要,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关指导。语文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选材、辅导学生撰写剧本;音乐、体育、舞蹈教师帮助学生排练动作、增加表演效果;美术、书法、数学、科学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道具制作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辅导学生制作舞台多媒体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丰富了各学科知识,锻炼了语言与表达、艺术与审美等综合能力。

  三是课内外整合。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学校要把这些密切相关的东西统整起来,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清华附小的课堂上,我们强调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使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意义。

  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实践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发生连接。每学期,学校各学科,甚至跨学科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某些问题展开实际研究。以三年级为例,语文学科开展了“买一次书”,品德与生活学科开展的“赚一块钱”,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学科联合开展的“定一次旅游计划”等研究。学生全身心投入,用调查报告、PPT发言、实践作业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积累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整合不是叠加,不是拼凑,而是基于学生生活的建构和生成较高层次意义的创生,这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整合的触角还应伸向哪里

  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对学校管理方式、组织结构提出了挑战。学校领导者如何围绕课程变革展开学校组织管理变革?

  合理的组织结构决定管理质量。粉笔和贝壳都是碳酸钙组成,粉笔一碰即碎,而贝壳坚固无比,究其原因是自身组织结构不同。学校的变革必须搭建坚固的组织结构。怎么做?突破口还是整合。

  整合学校管理部门

  传统的学校管理部门划分过细,德育处、大队部、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人事处、校办……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所有的职责最终都要落到教师身上,教师经常会觉得头上婆婆多、身上任务重。所以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必须先从整合部门做起。

  最初,学校将德育处、大队部整合为学生中心,教务处、教科室整合为教师中心,总务处、人事处、校办整合为服务中心。但渐渐地,我们发现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还是在两套话语体系中各自为政。整合,必须更进一步。为此,学校将这两个重点部门进一步合并,形成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工作由两条线拧成了一股绳,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合为一体制定计划、开展工作。结果,整体性增强,各项工作能够根据轻重缓急、要事第一的原则有序安排。

  学校同时成立“1+X”课程研究中心,专职进行课程研发,服务学校科学决策。学校在所有部门命名中加入“研究”二字,将校长室改为学校研究中心,服务中心改为综合服务研究中心,意在强调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光在“做事”,更要“谋事”。

  学校将原有的六个年级,整合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各年段自主安排作息时间、课时、人员、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独立小整体。“1+X”课程研究中心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提供指导与督导。学段负责人如小校长,全权负责所辖段的教育教学及科研质量。原有的体育、美术、音乐、英语等教研组以学科为单位,封闭办公的形式被打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间,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整合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

  学校组织结构梳理清楚之后,怎样让想做事的团队能够围绕学校共同目标做成事?课程便成了共同的语言密码。

  除“1+X”课程研究中心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之外,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重点是围绕学生,将原有的一个个独立活动,系统设计成系列课程;围绕教师,不再是只想着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而是提高其作为学校课改参与者的研发、设计、实施能力。在学段管理当中,段长与教师更关注的,是怎样为本学段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

  连综合服务研究中心这样看似与课程无关的部门,在工作中也转变了以往什么都往自己篮子里面装的工作方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绿化美化都成了建构隐形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学生营养餐、安全演习、卫生保洁等一系列常态后勤工作也成为课程化的一部分,当“课程”成为学校核心工作之后,管理的杠杆就撬动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整合聘任方式

  为适应组织结构改革,学校在岗位选择与聘任方面,更加凸显了以课程为导向的整合。

  首先,由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商讨学校核心部门设置;核心部门确立后,聘所属部门负责人;学校和各中心负责人商定年段“段长”;年段主管聘任年段班主任、副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同时,教师也可自主选择适宜的年段和岗位。当在双聘中自己的选择与学段的选择不能达成共识时,则需要在学段、学科、教学岗与后勤岗甚至学校内外进行流动。

  这样的聘任方式,使得学校核心部门的设置,由因人设岗,变成了因需设岗,能够及时满足学校发展变化的需要;这样做又因起源于一线,符合民意,提高了管理效率。这种聘任方式,加大了各中心、各学段工作自主性。在双聘的压力与动力之下,每位教师都努力用良好的工作,赢得专业的尊严与岗位的认同。

  从课程整合到管理整合,改革的落脚点都在儿童。课程整合,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儿童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和能量;管理整合,一切围绕儿童的发展进行,关心儿童成长,关注儿童健康,为儿童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支持。

  整合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以课程为导向的整合,因为减少了管理层级,既避免了因为信息不畅带来的误会与低效,又把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聚焦课程。

  “整合以后,教师和学生工作整合了。两根线,拧成了一股绳。”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管老师如是说。原来学生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张老师也深有同感:“整合之后,老师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单单是课堂上教课的老师,而变成了教育者。拥有了这样思维方式的教师,会更主动参与到学校一切与学生有关的活动中去。”

  围绕课程研究,不仅是教师,哪怕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走向专才与通才结合的道路。于是,学校里人人有一手,人人又是多面手,这就为每一位教职员工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多可能与选择。因为双聘,团队在竞争中凝聚,教师在竞争中走向职业自觉。管理者的工作,不再是“坐着管理”,也不仅仅是“走着管理”,而是“陪伴教师,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而这一切,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教育的根本在儿童生命的成长。从课程到管理,清华附小一切工作的整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儿童的生命奠基,为儿童提供创生意义的校园生活。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专家点评

  成尚荣(国家督学):

  “1+x”课程体系,给目前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条思路。课程的整合,意义并不仅仅在节省时间上,而是要造成许多课程综合的地带,甚至带来许多课程的边缘地带。儿童的创造性,往往发生在课程的交叉地带、边缘地带。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是富有创新意义的,或者说是有利于儿童创新能力培养的。“1+x”课程的灵魂其实是一种文化精神。

  《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9日第5版

上一篇:跟风“洋早教”隐藏认识偏差
下一篇:在游学中雕刻生命精彩

媒体链接